-
公开(公告)号:CN101310357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780000134.1
申请日:2007-02-2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1/595 , H01J11/12 , H01J11/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具有面板主体,在面板主体中相向配置至少前面侧为透明的一对基板,以在基板间形成放电空间,并且在至少一个基板上配置用于将放电空间分隔为多个的障壁,并且,在基板上配置电极群以便在由障壁分隔的放电空间中产生放电,并且设有由于放电而发光的荧光体层,荧光体层包括至少由Zn2SiO4:Mn组成的绿色荧光体层,Zn2SiO4:Mn表面涂布氧化镁,并且用XPS装置测定出的表面的Mg元素与Si元素之比为0.7以上4.0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723522B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0480001791.4
申请日:2004-06-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J1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11/42 , C09K11/7706 , C09K11/7721 , C09K11/7734 , C09K11/7777 , C09K11/778 , C09K11/7787 , H01J11/12 , H01J2211/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具有:全部带正电,同时对水、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或烃吸附少或反应少的绿色荧光体。作为绿色荧光体,是组合使用含有具有磁铁铅矿型结晶结构的MMg1-xAl11 O19:Mnx(式中,M为La、Ce中的任意一种)、硼酸钇或铝酸钇类的通式(Y1-a-yGda)BO3:Tby、通式(Y1-a-yGda)(Ga1-xAlx)3(BO3)4:Tby、通式(Y1-a-yGda)(Ga1-xAlx)3(BO3)4:Cey、Tby、(Y1-y)3(Ga1-xAlx)5O12:Tby、LaMg1-xAl11O19:Cex、Tbx的绿色荧光体。
-
公开(公告)号:CN100590773C
公开(公告)日:2010-02-17
申请号:CN03804990.2
申请日:2003-09-2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29/26 , C09K11/643 , C09K11/7734 , C09K11/778 , C09K11/7787 , C09K11/7797 , H01J1/63 , H01J11/12 , H01J11/42
Abstract: 一种等离子显示装置,通过在隔壁(109)的壁面上均匀地形成具有β-氧化铝晶体结构、表面带正(+)电、在氧气-氮气气氛中进行烧成而削减氧不足的蓝色荧光体和绿色荧光体与氧化钇系化合物的红色荧光体的组合而构成的荧光体层(110G、110B、110R),在各色的荧光体的带电特性成为相同的同时,减低荧光体的氧不足,抑制面板制作过程中的各种气体的吸附,能够谋求驱动中的放电特性的稳定化,而防止亮度劣化。
-
公开(公告)号:CN100557674C
公开(公告)日:2009-11-04
申请号:CN200610101625.2
申请日:1999-07-1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用至少两阶上升或下降阶梯波将建立、写入、保持和擦除脉冲变化地加到等离子体显示板上。这些阶梯波可通过将至少两个脉冲相叠加而实现。用这种波形作建立、写入和擦除脉冲可改进对比度,并用这种波形作保持脉冲可降低屏闪改善发光效率。这在驱动高分辨率等离子显示板以获得高画质和高亮度方面特别有用。
-
公开(公告)号:CN100466147C
公开(公告)日:2009-03-04
申请号:CN200510055193.1
申请日:2000-10-1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放电空间介于其间而相互面对的第一板和第二板,从所述放电空间的外周包围并密封所述放电空间的密封部件跨设于两个板之间,在所述第一板或所述第二板的内主面形成多个电极,并在所述多个电极与所述密封部件交叉的部位形成电极扩散防止层,以避免所述密封部件与所述多个电极直接接触,所述多个电极包含Ag,所述电极扩散防止层由具有比所述密封部件的熔点更高的软化点的有绝缘性的材料所构成,所述电极扩散防止层包含玻璃和氧化填充物。
-
公开(公告)号:CN100442337C
公开(公告)日:2008-12-10
申请号:CN200510128720.7
申请日:1999-11-0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G3/2927 , G09G3/293 , G09G3/2948 , G09G3/296 , G09G5/399 , G09G2310/0267 , G09G2310/066 , G09G2360/126
Abstract: 当驱动气体放电板时,在扫描和寻址电极组之间施加电压以执行设置。所述电压波形具有四个区间。在第一区间中,电压在短时间内上升至第一电压,其中100V≤第一电压<启动电压。然后,在第二区间中,电压上升至不小于启动电压的第二电压,并且电压上升的绝对斜率小于在第一区间中电压上升的绝对斜率。接着,在第三区间中,电压在短时间内从第二电压下降到比启动电压低的第三电压。随后,在第四区间中,电压以小于第三区间中电压下降的斜率的斜率进一步减小,在100μs至250μs内。整个电压波形所占的时间应该不大于360μs。这意味着可以适当地积累壁电荷,使得甚至当寻址周期中所加脉冲短时可以执行稳定寻址。这加长了放电保持周期因而提高了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310357A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申请号:CN200780000134.1
申请日:2007-02-2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1/595 , H01J11/12 , H01J11/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具有面板主体,在面板主体中相向配置至少前面侧为透明的一对基板,以在基板间形成放电空间,并且在至少一个基板上配置用于将放电空间分隔为多个的障壁,并且,在基板上配置电极群以便在由障壁分隔的放电空间中产生放电,并且设有由于放电而发光的荧光体层,荧光体层包括至少由Zn2SiO4:Mn组成的绿色荧光体层,Zn2SiO4:Mn表面涂布氧化镁,并且用XPS装置测定出的表面的Mg元素与Si元素之比为0.7以上4.0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0421205C
公开(公告)日:2008-09-24
申请号:CN200480003349.5
申请日:2004-09-2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1/592 , C09K11/7734 , C09K11/7797 , H01J2211/42
Abstract: 本发明是为了防止荧光体层的恶化,实现提高PDP的亮度和寿命、可靠性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以及在此装置中使用的荧光体的制造方法。此装置具有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在其中排列有多个放电单元,同时配置与各个放电单元相对应的颜色的荧光体层(110R、110G、110B),此荧光体层(110R、110G、110B)被紫外线激励而发光,绿色荧光体层(110G)具有含Zn2SiO4:Mn的绿色荧光体,在其表面附近的锌(Zn)和硅(Si)的元素比为化学计量比2/1,并带有正电或者带电为0。
-
公开(公告)号:CN100399489C
公开(公告)日:2008-07-02
申请号:CN200480001792.9
申请日:2004-06-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J1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11/42 , C09K11/642 , C09K11/645 , C09K11/7729 , C09K11/7734 , C09K11/774 , C09K11/7774 , C09K11/778 , H01J1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具有:全部带正电,同时对水、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或烃吸附少或反应少的绿色荧光体。并且由含有从通式M1-a(Ga1-XAlX)2O4∶Mna(式中,M为Zn、Mg、Ca、Sr中的任意一种)、通式(Y1-a-yGda)(Ga1-xAlx)3(BO3)4∶Tby、通式(Y1-a-yGda)(Ga1-xAlx)3(BO3)4∶Cey、Tby、通式(Y1-a-yGda)BO3∶Tby或通式(Y1-a-yGda)3(Ga1-xAlx)5O12∶Tby中选择的至少一种绿色荧光体形成绿色荧光体层。
-
公开(公告)号:CN1913087A
公开(公告)日:2007-02-14
申请号:CN200610093442.0
申请日:2000-10-1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装置通过设置互相面对的第一板和第二板,使放电空间夹于其间,并将从外周包围并密封该放电空间的密封材料跨接在两个板之间而形成,其中,在第一板或第二板的内主面上形成多个电极,而且,在该多个电极和上述密封材料交叉部位形成电极扩散防止层,用以避免密封材料与多个电极直接接触,防止上述电极的断路等。本发明尤其在上述多个电极包含有Ag时特别有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