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分离器及制冷循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348203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280007936.6

    申请日:2012-02-02

    CPC分类号: F25B43/006 F25B2400/23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液分离器(1A),具备:包括上覆盖部(21)、筒状部(22)及下覆盖部(23)的密闭容器(2);作为从密闭容器(2)的外部向内部延伸的三根配管的第一配管(3A)、第二配管(3B)及气体出口管(4)。在密闭容器(2)内配置有在其与上覆盖部(21)之间形成流入空间(11)并且在其与筒状部(22)的内周面之间形成使双层流F通过的流通路(15)的引导构件(5)。第一配管(3A)及第二配管(3B)构成为,在哪一方使气液二相流体从密闭容器(2)的外部向流入空间(11)流入时,另一方都使液面形成在比内部的液体出口孔(31或32)更靠上侧的位置且同时使储液部(13)的液体从液体出口孔(31或32)向密闭容器(2)的外部流出。

    翅片管式热交换器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998891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280060283.8

    申请日:2012-12-07

    IPC分类号: F28F1/40 F28F1/32

    摘要: 本发明的翅片管式热交换器(1A)包括并排排列的多个翅片(2)和制冷剂流路(10)。制冷剂流路(10)由主流路径(6)、多个分支路径(7)和集管(3)构成。各分支路径(7)包括至少3根毛细管(4)和多个回流弯管(5),将翅片(2)贯通。多个分支路径(7)各自的多个回流弯管(5)包括:具有平滑的内周面的至少一个平滑弯管(52);和具有形成有多个螺旋状的槽的内周面的至少一个带槽弯管(51)。至少一个平滑弯管(52)位于从集管(3)通往分支路径(7)时最接近于集管(3)的位置。

    翅片管式热交换器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998891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280060283.8

    申请日:2012-12-07

    IPC分类号: F28F1/40 F28F1/32

    摘要: 本发明的翅片管式热交换器(1A)包括并排排列的多个翅片(2)和制冷剂流路(10)。制冷剂流路(10)由主流路径(6)、多个分支路径(7)和集管(3)构成。各分支路径(7)包括至少3根毛细管(4)和多个回流弯管(5),将翅片(2)贯通。多个分支路径(7)各自的多个回流弯管(5)包括:具有平滑的内周面的至少一个平滑弯管(52);和具有形成有多个螺旋状的槽的内周面的至少一个带槽弯管(51)。至少一个平滑弯管(52)位于从集管(3)通往分支路径(7)时最接近于集管(3)的位置。

    气液分离器及制冷循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348203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280007936.6

    申请日:2012-02-02

    CPC分类号: F25B43/006 F25B2400/23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液分离器(1A),具备:包括上覆盖部(21)、筒状部(22)及下覆盖部(23)的密闭容器(2);作为从密闭容器(2)的外部向内部延伸的三根配管的第一配管(3A)、第二配管(3B)及气体出口管(4)。在密闭容器(2)内配置有在其与上覆盖部(21)之间形成流入空间(11)并且在其与筒状部(22)的内周面之间形成使双层流F通过的流通路(15)的引导构件(5)。第一配管(3A)及第二配管(3B)构成为,在哪一方使气液二相流体从密闭容器(2)的外部向流入空间(11)流入时,另一方都使液面形成在比内部的液体出口孔(31或32)更靠上侧的位置且同时使储液部(13)的液体从液体出口孔(31或32)向密闭容器(2)的外部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