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7370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293622.8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上虞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T7/11 , G06V10/774 , G06V10/80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10/75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深度学习的人机融合牙齿分割方法。现有的自动分割算法在准确性和稳定性方面存在不足。本发明方法包括:使用Mask R‑CNN模型对全景X射线片上的牙齿进行分割,得到不同类别牙齿的特征图;通过特征抽取对分割结果进行评估,并使用可视化技术进行展示;提供交互工具支持专家对模型的分割结果进行修正;将修正后的高质量牙齿样本反馈到模型中,进行自适应迭代优化,提高模型的分割性能。本发明引入牙齿的解剖学特征的交互修正和反馈优化机制,使得牙齿分割结果更为精准,通过全面的评估和优化工具,显著提升了牙齿分割的准确性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232972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76721.6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4B7/0456 , H04B7/0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QR分解与波束增益对准的混合预编码方法。本发明基于透镜天线阵列的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包括如下步骤:首先根据波束空间信道的稀疏性和功率分布构造候选波束集,对波束信道进行降维,生成一个新的波束选择搜索空间。其次对波束信道矩阵进行QR分解,以可达和速率为目标,按照递增的顺序逐一选择合适的波束,直至选出最优波束选择矩阵。最后利用波束增益对准策略设计模拟预编码,消除系统中的多用户干扰。本发明设计有使信道对角化的数字预编码器,利用QR分解与波束增益对准策略缓解功率泄露和用户干扰问题,有效提升系统性能,并且所提方案有着更高的能量效率,在不损失系统性能的前提下,节省了硬件成本,降低了系统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8157832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449727.1
申请日:2024-04-15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4L5/00 , H04B7/0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竞争AP选择的图着色能效均衡方法。本发明根据AP服务用户的大尺度衰落系数降序来竞争AP,与同集合其他用户竞争AP后,大尺度衰落系数小的用户被淘汰并把此AP存入黑名单,按索引对不同AP集内用户逐次筛选确保不遗漏用户,再结合图着色的导频分配降低导频污染。本发明竞争AP服务时不遗漏大尺度衰落系数较小的用户,存在AP为其服务;再通过图着色进行导频分配,减小了用户间导频污染,提高了系统的频效和能效方面。
-
公开(公告)号:CN113866030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71579.4
申请日:2021-10-08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密复杂拉刀保精度寿命预测方法与装置,通过构造被加工工件材质非均匀特性,模拟精密复杂拉刀真实工况下的拉削状态,对拉刀施加交变冲击负载,温度检测模块检测拉削时被拉削区域的加工温度,并通过机器视觉检测刀齿磨损和破损,通过线偏振激光检测加工工件表面精度演变特性,从而建立拉刀使用寿命公式,进而根据拉刀使用寿命公式预测在保证加工工件精度前提下的精密复杂拉刀寿命。本发明具有更高的试验效率,自动化程度高,并可以实时采集分析拉削力、拉削温度等参数,测量精度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525897A
公开(公告)日:2009-09-09
申请号:CN200910097054.3
申请日:2009-03-30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IPC: E03C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水自动利用的方法及其自动切换装置。现有技术实施与使用的成本较高。本发明方法是在二次水箱到出水口之间的管路上引入一次水源,并通过自动切换装置控制用水器的水来源于二次水箱或一次水源。实现该方法的装置包括机械式自动切换阀、管道扩容器、稳压阀。机械式自动切换阀的一次水入口通过稳压阀与一次水源连通,机械式自动切换阀的二次水入口与管道扩容器的一端连通,管道扩容器的另一端与二次水箱连通,机械式自动切换阀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路与用水器连通。本发明方法解决了二次水量不足时需要自动切换使用一次水的问题。本发明装置无需外加动力源,实施和使用简便、成本低,有利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538070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310452442.5
申请日:2013-09-27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五自由度液压伺服机械手,目前现有的机械手因其驱动方式及控制系统的限制,难以实现在高温重载工况下,实现准确抓取。本发明是一种具有五自由度姿态调整的机械手;是一种具有双缸电液伺服同步驱动的机械手;具有双马达电液伺服同步驱动的机械手;是一种具有电液伺服驱动旋转抓手的机械手;是一种应用PLC实现运动轨迹规划的电液伺服驱动机械手。本发明的五自由度液压伺服机械手能实现五个自由度姿态调整,定位准确,抓取灵活;双缸电液伺服同步驱动,保证运动的平稳与同步性;双马达电液伺服驱动可减小结构尺寸,提高系统整体性能;电液伺服驱动旋转抓手能实现多角度夹取,适用于高温重载工作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5546713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012559.7
申请日:2022-08-23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卫辉市供电公司 , 天津大学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Inventor: 郭志民 , 田杨阳 , 齐企业 , 库永恒 , 姜亮 , 张焕龙 , 李斌 , 王楠 , 刘善峰 , 毛万登 , 刘昊 , 李哲 , 苏海涛 , 曾平良 , 吴秋轩 , 梁允 , 朱新山 , 王倩 , 陈岑 , 谭磊
IPC: G06V20/52 , G06N3/04 , G06N3/08 , G06V10/26 , G06V10/75 , G06V10/77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V20/40
Abstract: 一种基于语义分割的变电站水位监测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汛期变电站监控设备的视频图像数据样本,利用数据标注软件提取视频图像数据样本中的水位信息,利用水位信息构建变电站语义分割数据集;基于UNet语义分割算法,建立变电站水位监测模型;使用变电站语义分割数据集,基于迁移学习的方法,对变电站水位监测模型进行迭代训练;以训练好的水位监测模型,对汛期变电站水位进行监测。本发明解决在没有水尺、不具备相机标定条件下实现变电站水位监测,可在水位上升时及时发出预警,尽可能让电力运维人员提前开展防汛工作,避免后期的严重财产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05972309B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610471239.6
申请日:2016-06-23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自追随密封型提升式板阀,现有技术中,由于阀杆通过螺旋来完成升降工作,升降时候不仅仅是处于周期旋转运动,同时轴向运动状态。传统阀杆密封采用填料、或者弹簧加填料密封来减小蒸汽沿阀杆缝隙泄露。由于阀杆处于周期旋转、轴向运动运动状态,造成填料磨损最后造成蒸汽泄露严重,影响整体设备的正常运行;本发明包括阀杆、阀体、自追随密封座、螺栓、压板、止推套、限位板、压紧螺栓、T型静密封环、O型圈、动环和异型密封;本发明采用自追随密封座补偿阀杆升降过程中轴向位移,采用T型密封环和动环端面密封,补偿阀杆周向旋旋密封,解决阀杆在旋转和轴向运动密封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525897B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0910097054.3
申请日:2009-03-30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IPC: E03C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水自动利用的方法及其自动切换装置。现有技术实施与使用的成本较高。本发明方法是在二次水箱到出水口之间的管路上引入一次水源,并通过自动切换装置控制用水器的水来源于二次水箱或一次水源。实现该方法的装置包括机械式自动切换阀、管道扩容器、稳压阀。机械式自动切换阀的一次水入口通过稳压阀与一次水源连通,机械式自动切换阀的二次水入口与管道扩容器的一端连通,管道扩容器的另一端与二次水箱连通,机械式自动切换阀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路与用水器连通。本发明方法解决了二次水量不足时需要自动切换使用一次水的问题。本发明装置无需外加动力源,实施和使用简便、成本低,有利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52019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41781.5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4L25/02 , H04B7/0413 , H04B17/3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超大规模MIMO系统的混合场信道估计方法。将两种信道的稀疏变换矩阵合并为一个稀疏变换矩阵并对混合场信道进行稀疏表示;混合场信道估计问题被转化为一个稀疏估计问题,避免了两次稀疏稀疏估计过程中两种信道相互干扰的问题。在估计过程中,每一次更新混合场稀疏信道的支撑集,都会根据当前支撑集联合估计远场稀疏信道和近场稀疏信道,并根据当前的估计值计算出残差,用于下一次更新支撑集。克服了现有方案无法解决远场稀疏信道和近场稀疏信道在支撑集选取过程中相互干扰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更高的估计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