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式氢泵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161679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210173475.5

    申请日:2022-02-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化学式氢泵。电化学式氢泵(14)具有单位电池(46),该单位电池(46)具有电解质膜(58)、阳极供电体(64、64A)、支承部件(例如,流路部件(55)或阳极隔板(52))和阴极供电体(66),其中,所述电解质膜(58)具有氢离子传导性;所述阳极供电体(64、64A)被层叠于电解质膜(58)的一个主表面侧;所述支承部件以朝向阳极供电体(64、64A)的方式配置;所述阴极供电体(66)被层叠于电解质膜(58)的另一个主表面侧,阳极供电体(64A)由具有多个通气孔(78)的亲水性的导电性材料形成,并且其朝向所述支承部件的表面被实施疏水处理。据此,能够防止阳极供电体的堵塞。

    水电解系统
    2.
    发明公开
    水电解系统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16637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311682521.5

    申请日:2023-1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电解系统。水电解系统(10)基于由浓度传感器(22)检测出的氢气浓度来控制使电流在水电解堆(12)的阳极电极(32)与阴极电极(33)之间流通的电源装置(16),其中,该浓度传感器被设置于排出管路(40)的比压力控制阀(18)靠下游的位置。据此,即使在水电解堆的温度、电解质膜的劣化进度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将含氧气体中的氢气浓度保持在低浓度状态。

    变速器的安装结构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896069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093015.1

    申请日:2015-0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速器的安装结构,其能够在输入轴的中间部也受到支撑的情况下,抑制变速器壳体的重量增加。变速器(1)具有:变速器壳体(80),其具有通过装载机构(102)安装于车体框架(101)上的装载安装部(103);输入轴(2),其通过来自发动机的驱动力而在变速器壳体内旋转;以及多个变速组件(20-1~20-6),它们收容于变速器壳体内且将输入轴的旋转传递至输出轴(3)。输入轴通过分别支撑其两轴端侧的第1轴承(91)和第2轴承(92)以及支撑中间部的第3轴承(93)以自由旋转的方式被支撑于变速器壳体。在第1轴承与第3轴承之间、以及第2轴承与第3轴承之间分别配置有至少1个变速组件。装载安装部被配置为在输入轴的轴向上与第3轴承重叠。

    无级变速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364557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380031110.8

    申请日:2013-07-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41/06 F16H29/04 F16H57/028 F16H2057/02021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校正误差的无级变速器。无级变速器的变速器壳体(30)具备:一端壁部(32),其位于输入轴和输出轴的一端侧;另一端壁部(34),其位于输入轴和输出轴的另一端侧;以及周壁部(40),其以存在间隔地覆盖曲柄连杆机构(20)的方式将另一端壁部(34)和一端壁部(32)连结在一起。在一端壁部(32)上设置有一端侧切口部(50(52、54))。在周壁部(40)设置有周壁侧切口部(56)。周壁侧切口部(56)和一端侧切口部(50)被构成为使得变速器壳体(30)具有挠性。

    电化学式氢泵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216796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0175957.4

    申请日:2022-02-25

    Inventor: 高杉将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化学式氢泵。电化学式氢泵(10)的电化学电池(12)具有第1流路部件(42)和第2流路部件(44),该第1流路部件(42)具有氢气流路(66);该第2流路部件(44)具有水路(84)。第1流路部件(42)位于阳极电极(52)与阳极隔板(38)之间。第2流路部件(44)位于阳极电极(52)与第1流路部件(42)之间。第1多孔部件(110)位于第1流路部件(42)与第2流路部件(44)之间。第2多孔部件(114)位于第2流路部件(44)与阳极电极(52)之间。据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电解质膜的干燥。

    变速器的供油结构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242736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125349.0

    申请日:2019-02-20

    Inventor: 高杉将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速器的供油结构,在具备机械式油泵及电动式油泵的变速器中,将部件个数、组装工时的增加抑制在最小限度,同时防止从滤油器吸入空气。油分配部件(19)具有在内部形成有双叉形状的分配通路(20)的板状部(19f),分配通路(20)从滤油器连接口(19a)延伸到机械式油泵连接口(19b)及电动式油泵连接口(19c),板状部(19f)被配置成覆盖滤油器(16)的上方,因此,能够利用油分配部件(19)的板状部(19f)承接从上方下落的油,使其发挥抑制滞留在其下方的油的油面的起伏的挡板的功能。而且由于使用于形成分配通路(20)的油分配部件(19)的板状部(19f)具有挡板的功能,因此能够削减部件个数、组装工时。

    无级变速器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090444B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510229736.0

    申请日:2015-05-07

    Inventor: 高杉将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级变速器,其实现了能够抑制支撑输入轴和输出轴的轴承的套圈与滚动体之间的间隙的扩大、并改善NVH的恶化的结构。无级变速器具有输入轴、输出轴、曲柄连杆机构、单向旋转阻止机构以及变速器壳体,所述变速器壳体具有侧壁部,该侧壁部借助于输入轴承支撑所述输入轴的两端部,并且借助于输出轴承支撑所述输出轴的两端部,所述侧壁部上的支撑所述输入轴承和所述输出轴承的套圈的位置相对于所述输入轴承和所述输出轴承的滚动体的轴向上的中心位置,向由所述输入轴承和所述输出轴承分别支撑的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的近侧的轴端侧偏移。

    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736895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380054936.6

    申请日:2013-08-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29/04

    Abstract: 在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中,收纳多个曲柄式传递单元的变速器壳体(11)具备将周壁部(11c)的相互对置的内表面(11d)之间连接起来的多个柱状部(11e),周壁部(11c)连接第1侧壁部(11a)和第2侧壁部(11b),因此,能够利用柱状部(11e)提高周壁部(11c)的刚性,抑制膜面振动的发生,将重量的增加抑制为最小的限度,同时降低噪音。而且,多个柱状部(11e)被配置在多个传递单元(14)的连杆(33)之间,因此,能够避免柱状部(11e)与连杆(33)发生干涉。

    无级变速器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364557B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380031110.8

    申请日:2013-07-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41/06 F16H29/04 F16H57/028 F16H2057/02021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校正误差的无级变速器。无级变速器的变速器壳体(30)具备:一端壁部壁部(34),其位于输入轴和输出轴的另一端侧;以及周壁部(40),其以存在间隔地覆盖曲柄连杆机构(20)的方式将另一端壁部(34)和一端壁部(32)连结在一起。在一端壁部(32)上设置有一端侧切口部(50(52、54))。在周壁部(40)设置有周壁侧切口部(56)。周壁侧切口部(56)和一端侧切口部(50)被构成为使得变速器壳体(30)具有挠性。(32),其位于输入轴和输出轴的一端侧;另一端

    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736895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380054936.6

    申请日:2013-08-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29/04 F16H21/20 F16H57/03

    Abstract: 在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中,收纳多个曲柄式传递单元的变速器壳体(11)具备将周壁部(11c)的相互对置的内表面(11d)之间连接起来的多个柱状部(11e),周壁部(11c)连接第1侧壁部(11a)和第2侧壁部(11b),因此,能够利用柱状部(11e)提高周壁部(11c)的刚性,抑制膜面振动的发生,将重量的增加抑制为最小的限度,同时降低噪音。而且,多个柱状部(11e)被配置在多个传递单元(14)的连杆(33)之间,因此,能够避免柱状部(11e)与连杆(33)发生干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