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后部构造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180198B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180049879.3

    申请日:2011-1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 B62D25/087

    Abstract: 一种车身后部构造。车身(11)包括:形成在后表面的开口部(15);位于该开口部的下缘(15b)且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状的后面板组装体(26);位于该后面板组装体之前的左右的后轮罩(21、21);连结该左右的后轮罩和该后面板组装体的左右的面板用角撑板(114、114)。该左右的后轮罩构成车身侧部的内壁(19、19)的一部分,具有用于支承左右的后悬架用后减震器(48、48)的左右的支承部(49、49)。该左右的面板用角撑板从该左右的后轮罩向车身后方且向车宽中央延伸,并接合在该后面板组装体上。

    车身后部构造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180198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180049879.3

    申请日:2011-1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 B62D25/087

    Abstract: 一种车身后部构造。车身(11)包括:形成在后表面的开口部(15);位于该开口部的下缘(15b)且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状的后面板组装体(26);位于该后面板组装体之前的左右的后轮罩(21、21);连结该左右的后轮罩和该后面板组装体的左右的面板用角撑板(114、114)。该左右的后轮罩构成车身侧部的内壁(19、19)的一部分,具有用于支承左右的后悬架用后减震器(48、48)的左右的支承部(49、49)。该左右的面板用角撑板从该左右的后轮罩向车身后方且向车宽中央延伸,并接合在该后面板组装体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