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17385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210183649.6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271 , H01M8/1004 , H01M8/1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所述燃料电池(12)具有: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0a),其在电解质膜(18)的两面设置有电极(20)、(22),在电解质膜(18)的外周部接合有框构件(24);以及一对隔板(14)、(16),该一对隔板(14)、(16)夹持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0a),在所述燃料电池(12)中,将电极(22)的外周部(22c)与框构件(24)的内周部(24n)的重复部分(24m)配置于形成有流路槽(36a)的流路区域(36b),所述流路槽(36a)使反应气体沿着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0a)的电极面流动,并且将所述重复部分(24m)以不向流路区域(36b)与连通孔(30a)、(30b)之间的缓冲部(44a)、(44b)伸出的方式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0380080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652989.7
申请日:2016-10-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273 , H01M8/0284 , H01M8/0286 , H01M8/1004 , H01M8/1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用带树脂框的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及其制造方法。带树脂框的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10)具备阶梯MEA(10a)和树脂框构件(24)。在树脂框构件(24)设置有树脂熔融部(26),该树脂熔融部(26)的一部分的树脂浸渗到第一气体扩散层(20b)的内部。在树脂框构件(24)的最外周,在树脂熔融部(26)的最外周经由阶梯部(26s)设置有在厚度方向薄的薄壁部(24a)。
-
公开(公告)号:CN105556721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480050815.9
申请日:2014-09-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263 , H01M8/10 , H01M8/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3 , H01M8/02 , H01M8/0258 , H01M8/026 , H01M8/0265 , H01M8/0267 , H01M8/10 , H01M8/24 , H01M8/242 , H01M2008/1095 , H01M2250/20 , Y02E60/50 , Y02T90/32
Abstract: 燃料电池堆(10)具备第1发电组件(12a)以及第2发电组件(12b)。第1发电组件(12a)的波状的第1燃料气体流路(34)、和第2发电组件(12b)的波状的第1燃料气体流路(34(rev.))被设定为彼此不同的相位。并且,第1燃料气体流路(34、34(rev.))的端部构成从波形的振幅的幅度的中央部在波长方向上直线状延伸的直线流路槽。
-
公开(公告)号:CN11511738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183649.6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271 , H01M8/1004 , H01M8/1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所述燃料电池(12)具有: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0a),其在电解质膜(18)的两面设置有电极(20)、(22),在电解质膜(18)的外周部接合有框构件(24);以及一对隔板(14)、(16),该一对隔板(14)、(16)夹持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0a),在所述燃料电池(12)中,将电极(22)的外周部(22c)与框构件(24)的内周部(24n)的重复部分(24m)配置于形成有流路槽(36a)的流路区域(36b),所述流路槽(36a)使反应气体沿着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0a)的电极面流动,并且将所述重复部分(24m)以不向流路区域(36b)与连通孔(30a)、(30b)之间的缓冲部(44a)、(44b)伸出的方式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0380080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1910652989.7
申请日:2016-10-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273 , H01M8/0284 , H01M8/0286 , H01M8/1004 , H01M8/1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用带树脂框的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及其制造方法。带树脂框的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10)具备阶梯MEA(10a)和树脂框构件(24)。在树脂框构件(24)设置有树脂熔融部(26),该树脂熔融部(26)的一部分的树脂浸渗到第一气体扩散层(20b)的内部。在树脂框构件(24)的最外周,在树脂熔融部(26)的最外周经由阶梯部(26s)设置有在厚度方向薄的薄壁部(24a)。
-
公开(公告)号:CN104577158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524787.1
申请日:2014-10-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04 , H01M4/8626 , H01M8/023 , H01M8/0234 , H01M8/0247 , H01M8/0258 , H01M8/0267 , H01M8/0273 , H01M8/0297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用带有树脂框的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其能够以紧凑的结构确保所需的粘接强度及树脂强度,并能尽量减少因电极端部造成的膜劣化现象。第1带有树脂框的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0a)中,阳极电极(54)的平面尺寸被设定为比阴极电极(56)的平面尺寸大。第1树脂框构件(58)的内侧鼓出部(58a)上,设有将与阳极电极(54)的外周边缘部侧相对应的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52)的外周边缘部(52e)一体粘接的粘接剂涂布部(62a)。同时,阳极扩散层(54b)的厚度t2被设定为比阴极扩散层(56b)的厚度t1小。
-
公开(公告)号:CN101546838B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0910118249.1
申请日:2009-03-0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97 , F04F5/54 , H01M8/04201 , H01M8/2465 , H01M8/2483
Abstract: 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其对层叠在燃料电池组内的各发电单元均匀且可靠地分配供给反应气体。燃料电池系统(10)具有层叠多个发电单元(60)的燃料电池组(14)和用于向所述燃料电池组(14)供给燃料气体的喷射器(50)。在构成燃料电池组(14)的绝缘板(59b)上,在连通喷射器(50)和燃料气体供给连通孔(76a)的连通部位设有用于对燃料气体进行整流的整流部(130)。整流部(130)设有横长形状的开口部(132)和多个孔部(134),开口部(132)与具有横长形状的燃料气体供给连通孔(76a)的底部对应,多个孔部(134)配置在所述开口部(132)的上方。
-
公开(公告)号:CN116435538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041056.0
申请日:2023-01-1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26 , H01M8/0247 , H01M8/0263 , H01M8/0258 , H01M8/0202 , H01M8/1004 , H01M8/0429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电电池。在发电电池(10)中,由出口侧被封闭的第1阴极流路槽(42)和入口侧被封闭的第2阴极流路槽(44)构成阴极流路槽(40),其中,所述阴极流路槽(40)形成与MEA(12)相向配置的阴极隔板(14)的气体流路。第1阴极流路槽(42)和第2阴极流路槽(44)在流路宽度方向上相邻配置。据此,发电电池的排水性能优异,能够防止由于溢流导致的反应阻碍,从而提高了发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293767B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1710315352.X
申请日:2014-09-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263 , H01M8/0267 , H01M8/1006 , H01M8/2457
Abstract: 燃料电池堆(10)具备第1发电组件(12a)以及第2发电组件(12b)。第1发电组件(12a)的波状的第1燃料气体流路(34)、和第2发电组件(12b)的波状的第1燃料气体流路(34(rev.))被设定为彼此不同的相位。并且,第1燃料气体流路(34、34(rev.))的端部构成从波形的振幅的幅度的中央部在波长方向上直线状延伸的直线流路槽。
-
公开(公告)号:CN106611864A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610902948.5
申请日:2016-10-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1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用带树脂框的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及其制造方法。带树脂框的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10)具备阶梯MEA(10a)和树脂框构件(24)。在树脂框构件(24)设置有树脂熔融部(26),该树脂熔融部(26)的一部分的树脂浸渗到第一气体扩散层(20b)的内部。在树脂框构件(24)的最外周,在树脂熔融部(26)的最外周经由阶梯部(26s)设置有在厚度方向薄的薄壁部(24a)。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