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629C
公开(公告)日:2003-06-04
申请号:CN00106589.0
申请日:2000-04-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G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G5/00 , F24D17/001 , F24D2200/04 , F24D2200/26 , F24H2240/10 , Y02B10/70 , Y02E20/14 , Y02T10/1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适当地对应多个独立热需求的热电共生装置。设置热水储箱17,储存利用内燃机发电机10的余热生成的第1温水。在热水储箱17内设置用于生成第1温水的第1热交换器20和用于取出第1温水的热生成第2温水的第2热交换器22。在第1热交换器20与第2热交换器22之间设置温度传感器TS1,在第2热交换器22的上方设置第2温度传感器TS2。控制器29相应于温度传感器TS1、TS2检测出的水温判断的热负荷21、24运行内燃机发电机10。另外,还设置用于加热供给到热负荷24的第2温水的再热锅炉25。
-
公开(公告)号:CN100390396C
公开(公告)日:2008-05-28
申请号:CN02118017.2
申请日:2002-04-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G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G5/02 , Y02E20/14 , Y02T10/166 , Y10S165/916 , Y10S165/921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内燃机的余热回收装置。设置使热介质在内燃机(2)的冷却部(6A)和利用内燃机(2)的废气的废气热交换器(9)中循环的循环路径(12)。循环路径(12)的输出侧连接到设于热水储箱等的输出热交换器。由泵(10)导入的热介质依次在废气热交换器(9)、油热交换器(5)、水套(冷却部)(6A)循环后输出。导入至废气热交换器(9)的热介质通过调整流量等使废气中的水蒸气处于其露点以下地设定为低温。热介质回收废气具有的热和废气的冷凝热后,引导至冷却部(6A),进一步使温度上升。这样,内燃机的余热有效地得到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16511C
公开(公告)日:2003-07-30
申请号:CN00130696.0
申请日:2000-10-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G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G5/04 , Y02E20/14 , Y02T10/166
Abstract: 设有使热媒体循环到发动机冷却部及利用发动机废气的废气热交换器中的循环路径(12)。循环路径(12)的输出侧通过管路(18)连接于输出热交换器,该输出热交换器设于热水贮存器(17)等。在循环路径(12)上的较发动机冷却部更上游处设置废气热交换器(9)。导入到废气热交换器(9)中的热媒体被设定成低温,以使与该热媒体进行热交换的废气中的水蒸气温度变为露点之下。在废气热交换器(9)中,热媒体回收废气及废气的凝结热,并在导入发动机冷部后再次升温。这样来高效地回收发动机产生的热量。
-
公开(公告)号:CN1382902A
公开(公告)日:2002-12-04
申请号:CN02118017.2
申请日:2002-04-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G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G5/02 , Y02E20/14 , Y02T10/166 , Y10S165/916 , Y10S165/921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内燃机的余热回收装置。设置使热介质在内燃机(2)的冷却部(6A)和利用内燃机(2)的废气的废气热交换器(9)中循环的循环路径(12)。循环路径(12)的输出侧连接到设于热水储箱等的输出热交换器。由泵(10)导入的热介质依次在废气热交换器(9)、油热交换器(5)、水套(冷却部)(6A)循环后输出。导入至废气热交换器(9)的热介质通过调整流量等使废气中的水蒸气处于其露点以下地设定为低温。热介质回收废气具有的热和废气的冷凝热后,引导至冷却部(6A),进一步使温度上升。这样,内燃机的余热有效地得到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295186A
公开(公告)日:2001-05-16
申请号:CN00130696.0
申请日:2000-10-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G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G5/04 , Y02E20/14 , Y02T10/166
Abstract: 设有使热媒体循环到利用发动机冷却部及发动机废气的废气热交换器中的循环路径12。循环路径12的输出侧通过管路18连接于输出热交换器,该输出热交换器设于热水贮存器17等。在循环路径12上的较发动机冷却部更上游处设置废气热交换器9。导入到废气热交换器9中的热媒体被设定成低温,以使与该热媒体进行热交换的废气中的水蒸气温度变为露点之下。在热交换器9中,热媒体回收废气及废气的凝结热,并在导入发动机冷部后再次升温。这样来高效地回收发动机产生的热量。
-
公开(公告)号:CN1270278A
公开(公告)日:2000-10-18
申请号:CN00106589.0
申请日:2000-04-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G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G5/00 , F24D17/001 , F24D2200/04 , F24D2200/26 , F24H2240/10 , Y02B10/70 , Y02E20/14 , Y02T10/1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适当地对应多个独立热需求的热电共生装置。设置热水储箱17,储存利用内燃机发电机10的余热生成的第1温水。在热水储箱17内设置用于生成第1温水的第1热交换器20和用于取出第1温水的热生成第2温水的第2热交换器22。在第1热交换器20与第2热交换器22之间设置温度传感器TS1,在第2热交换器22的上方设置第2温度传感器TS2。控制器29相应于温度传感器TS1、TS2检测出的水温判断的热负荷21、24运行内燃机发电机10。另外,还设置用于加热供给到热负荷24的第2温水的再热锅炉2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