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体结构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711647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510725258.2

    申请日:2015-10-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1/09 B62D2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体结构,其在实现车体轻量化的同时,藉由简单的结构,提高了左右副车架及左右悬架壳体的刚性。该车体结构具备:左右副车架(30),其呈封闭截面状;以及左右悬架壳体(70),其位于该左右副车架的附近。左右副车架藉由左右加强部件(90)得到加强。其中,该左右加强部件具有位于该左右封闭截面内的部分,在连接形成该封闭截面的左右下板(32)和左右上板(31)的同时,从该左右上板伸出而向上方延伸,接合于左右悬架壳体(70)。

    车体结构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711647B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510725258.2

    申请日:2015-1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体结构,其在实现车体轻量化的同时,藉由简单的结构,提高了左右副车架及左右悬架壳体的刚性。该车体结构具备:左右副车架(30),其呈封闭截面状;以及左右悬架壳体(70),其位于该左右副车架的附近。左右副车架藉由左右加强部件(90)得到加强。其中,该左右加强部件具有位于该左右封闭截面内的部分,在连接形成该封闭截面的左右下板(32)和左右上板(31)的同时,从该左右上板伸出而向上方延伸,接合于左右悬架壳体(70)。

    车身前部结构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882755B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610069733.X

    申请日:2016-02-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1/155 B60R19/34 B62D21/11 B62D25/0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仅能够抑制车身全长的尺寸,而且能够稳定地吸收冲击能量的车身前部结构。一种车身前部结构(10),在左前侧车架(11)及右前侧车架(11)的下方设置有副车架(25)。左前侧车架11具有第1脆弱部(35)。副车架(25)具有第2脆弱部(95)及延长部(94)。延长部(94)的前缘部(94a)在保险杠左端部(23a)及左保险杠支架(22)因冲击负载而垮塌时,位于和保险杠左端部(23a)的前表面(23b)相同的位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