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09588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103172.5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研究所)
IPC: C12Q1/6886 , C12N15/11 , G01N33/574 , A61K31/69 , A61K38/08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NPRL2作为靶点在癌症放疗增敏中的应用。本发明发现NPRL2入核是引起放疗耐受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明确了其具体作用机制。而使用核内去泛素化抑制的策略能够抑制NPRL2与WDR24的互作,维持NPRL2与DEPDC5的相互作用,且不随时间推移而发生改变,从而使GATOR2对GATOR1的侵入受阻,最终致使NPRL2以GATOR1复合体成员的身份锁定在溶酶体膜上。通过对细胞核内NPRL2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可以实现对放疗疗效以及预后的合理评估;同时,利用去泛素化酶抑制剂的干预,则能够有效抑制NPRL2的入核行为,以降低放疗耐受性,提升对放射治疗的获益。本发明为结直肠癌放疗耐受的干预方案提出了一项具有潜力的策略,对于在临床上为结直肠癌制定“精准治疗”方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340891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399785.8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IPC: A61K45/00 , A61P37/02 , A61P9/14 , A61P17/02 , A61P9/00 , A61P21/00 , A61P19/02 , A61P43/00 , A61P7/06 , A61P1/04 , A61P1/00 , A61K31/427 , A61K31/381 , A61K38/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PDI抑制剂在制备抑制STING激活的产品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PDI对免疫细胞中STING的激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针对多种PDI的泛抑制剂能有效阻止STING的激活。对此,本发明采用了包括E64FC26等在内的PDI抑制剂进行研究,发现均能够通过对PDI的抑制而产生对STING及其信号通路激活的抑制活性,显著抑制不同细胞内STING磷酸化过程、明显降低IFNβ表达水平;同时,通过利用PDI抑制剂进行处理,能够有效降低体内IFNβ1、IL‑6、Isg15、CXCL10等表达水平,同时大大提高因Trex1缺失突变导致STING异常激活小鼠的生存率。本发明为因STING信号通路异常激活而导致的各种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明确的科学依据和方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90342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032336.6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IPC: A61K45/00 , A61K45/06 , A61K31/506 , A61K31/423 , A61K31/713 , A61P35/00 , A61P3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USP1抑制剂在制备增强STING介导的抗肿瘤免疫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通过抑制去泛素化酶USP 1能够大幅度增强DC等免疫细胞对dsDNA的响应,有效地提升STIN G介导的I型干扰素通路激活程度,明确了USP1通过去泛素化调控阻碍STING从内质网向高尔基体转运的过程,进而限制了STING的激活,这就导致STING直接激动剂或者放化疗等手段激活肿瘤内STING通路的效能不足,抗肿瘤效应也将因此受限。本发明揭示USP1的作用机制及其打破阻碍因素的机制,并评价了USP1抑制剂在增强放疗后由STING介导的抗肿瘤免疫的重要作用,为具有创新作用机制的放疗治疗方案与肿瘤免疫药物研发提供必要的、坚实的基础,为实现临床转化提供充足的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109588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103172.5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研究所)
IPC: C12Q1/6886 , C12N15/11 , G01N33/574 , A61K31/69 , A61K38/08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NPRL2作为靶点在癌症放疗增敏中的应用。本发明发现NPRL2入核是引起放疗耐受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明确了其具体作用机制。而使用核内去泛素化抑制的策略能够抑制NPRL2与WDR24的互作,维持NPRL2与DEPDC5的相互作用,且不随时间推移而发生改变,从而使GATOR2对GATOR1的侵入受阻,最终致使NPRL2以GATOR1复合体成员的身份锁定在溶酶体膜上。通过对细胞核内NPRL2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可以实现对放疗疗效以及预后的合理评估;同时,利用去泛素化酶抑制剂的干预,则能够有效抑制NPRL2的入核行为,以降低放疗耐受性,提升对放射治疗的获益。本发明为结直肠癌放疗耐受的干预方案提出了一项具有潜力的策略,对于在临床上为结直肠癌制定“精准治疗”方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