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3918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08353.4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 , 澳门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大型海藻琼胶产品碳足迹评估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方法包括:对目标琼胶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进行阶段划分;分别确定大型海藻栽培阶段、大型海藻运输阶段、大型海藻琼胶产品生产阶段以及大型海藻废物处理阶段的碳排放项目,并分别确定大型海藻栽培阶段和大型海藻废物处理阶段的碳汇项目;根据碳排放项目和碳汇项目构建琼胶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估模型;获取碳排放项目和碳汇项目的项目活动数据,根据项目活动数据和琼胶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估模型确定目标琼胶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估结果。本发明实现了大型海藻琼胶产品碳足迹的全面评估,提高了琼胶产品碳足迹评估的准确性,可应用于产品碳足迹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49540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273140.1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6Q30/018 , G06F17/18 , G01N33/18 , G01N27/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栽培大型海藻生态系统碳汇的评估方法,包括对收获栽培的大型海藻移除的碳汇、栽培大型海藻产生的惰性有机碳、栽培大型海藻产生的沉积碳汇、栽培大型海藻过程中渔船碳排放量分别进行计算,并综合统计。该统计方法通过将栽培大型海藻生态系统各组分碳汇以及栽培活动导致的渔船燃油排放碳的评估结果进行综合统计,从而实现对栽培大型海藻生态系统碳汇的全面评估,最终实现对海藻碳汇的准确且完整的定量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6840113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91830.7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1N1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研究中小型浮游动物粪便沉降速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注射器的活塞拉至抽取状态的初始刻度处;步骤二:海水注入沉降管,将中小型浮游动物的粪便颗粒,投入沉降管水体表面;步骤三:打开上出水口开关,同时记下时刻T0,用离心管收集完毕;步骤四:几分钟后,打开下出水口开关,同时记下时刻T1,用离心管收集完毕;步骤五:在显微镜下进行粪便颗粒密度计数;步骤六:测量上、下出水口之间的垂直距离(L);步骤七:按照公式计算粪便颗粒平均沉降速度(S,单位:厘米/分钟)。本发明结合距离和耗时计算出粪便的下沉速率,解决了常规观察法无法直接测量中小型浮游动物粪便颗粒沉降速率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381704B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110280501.6
申请日:2011-09-2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载银活性炭制备方法及其在自来水净化处理中的应用。本发明首先用水配制浓度为100~1000毫克/升的硝酸银溶液;将硝酸银溶液与清洗干净的粒状活性炭按银/炭质量比为0.1~0.5∶100混合,于5~50℃搅拌反应12~48小时,得到吸附银离子的活性炭;再于400~500℃加热4~5h,过50目筛除去小粒径载银活性炭,得到载银粒状活性炭。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实现活性炭负载0.1~1%的银,银利用率超过99.6%。经高温处理的载银活性炭,经过60天的运行,处理过的自来水经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不含银离子,而未高温处理的活性炭在运行最初2周检测到银离子的存在。因此,本发明所述的载银活性炭适宜在自来水净化处理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381704A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1110280501.6
申请日:2011-09-2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载银活性炭制备方法及其在自来水净化处理中的应用。本发明首先用水配制浓度为100~1000毫克/升的硝酸银溶液;将硝酸银溶液与清洗干净的粒状活性炭按银/炭质量比为0.1~0.5∶100混合,于5~50℃搅拌反应12~48小时,得到吸附银离子的活性炭;再于400~500℃加热4~5h,过50目筛除去小粒径载银活性炭,得到载银粒状活性炭。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实现活性炭负载0.1~1%的银,银利用率超过99.6%。经高温处理的载银活性炭,经过60天的运行,处理过的自来水经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不含银离子,而未高温处理的活性炭在运行最初2周检测到银离子的存在。因此,本发明所述的载银活性炭适宜在自来水净化处理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388288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0892018.6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研究中型浮游动物粪便溶解有机碳释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以添加NaH14CO3的培养液培养的微藻喂食中型浮游动物后,收集中型浮游动物产生的粪便颗粒,迅速以无菌海水润洗后,放入过滤套盒中;步骤二:往烧杯中放入无菌海水,底部放一个磁力搅拌子,将过滤套盒没入无菌海水;步骤三:开启磁力搅拌器,模拟自然环境下的水动力环境;步骤四:在不同的时间点吸取无菌海水,用于放射性测定;步骤五:取出过滤套盒,进行润洗,收集润洗液,进行放射性测定。本发明通过喂食中型浮游动物14C标记的饵料,利用具有过滤功能的粪便DO14C释放装置,可直接收集并精确测定浮游动物粪便释放的DO14C量。
-
公开(公告)号:CN203968883U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20173644.6
申请日:2014-04-1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01G3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提高龙须菜产量和抗风浪能力的栽培筏架,包括两固定浮杆、苗绳、固定绳以及龙须菜种苗,所述苗绳两端连接于两固定浮杆上,所述固定绳连接在固定浮杆上以将固定浮杆固定于水面,龙须菜种苗串绕于苗绳上。龙须菜种苗以串绕的方式均匀分布于苗绳上,苗绳间距40cm,每根苗绳的龙须菜种苗密度为40~100克/米,这样可充分利用养殖空间,并保证海水交换,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更有利于龙须菜的生长,可以获得更高的龙须菜产量,龙须菜种苗每隔2~3cm串绕固定在苗绳上,因此,龙须菜的固定点更多,龙须菜不易从苗绳上脱落,抗风浪能力更强。
-
公开(公告)号:CN203482714U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320480356.0
申请日:2013-08-0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01G3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防鱼害且抗风浪的龙须菜养殖网架,包括框架、浮子、网体、桩绳、坠子以及夹苗绳,其中:所述框架位于水面上,所述网体顶端敞口且固定在框架上,该网体的顶端边沿向上伸出水面;所述浮子固定在框架上;所述桩绳的一端连接在框架上,另一端连接在固定物上;所述坠子吊挂在网体的底部;所述夹苗绳系在框架上。本实用新型龙须菜养殖网架应用在篮子鱼等植食性鱼类较多的海域,能经济有效地防止蓝子鱼的摄食,同时具有良好的抗风浪效果。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