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的电车跨域充电匿名认证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684099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519176.7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区块链的电车跨域充电匿名认证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S1、初始化:证书权威机构部署智能合约到区块链,生成公开参数并上传至区块链;S2、域信息部署:充电站服务器从区块链上获取公开参数并将域信息发送至云服务器,云服务器计算域信息的哈希值并将哈希值上传至区块链;S3、电车用户的密钥分发:电车用户向证书权威机构提交自身属性集合,证书权威机构生成并返回该电车用户的密钥;S4、跨域充电认证:用户向跨域的充电站服务器申请认证,充电站服务器调用合约验证认证请求的正确性和用户资格,根据验证结果判断是否为该电车用户提供跨域充电服务。本发明实现电车在跨域充电时不泄露其身份且具备访问控制功能。

    基于区块链访问可控的公开可追责匿名认证方法、系统和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015667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546778.3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访问可控的公开可追责匿名认证方法、系统和介质,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构建主公私钥对,设定访问策略,并将主公钥和访问策略到区块链;获取主私钥和属性集合,生成与属性集合所对应的属性秘钥;构建对消息的认证令牌,认证令牌包括链接标签和追踪标签,并将认证令牌上传到区块链;验证认证令牌的有效性;获取两个消息及其对应的认证令牌,检测认证令牌所对应的链接标签是否相同,判定两个认证令牌是否由同一个用户生成;获取链接标签相同的两个消息和认证令牌组合,根据认证令牌所对应的追踪标签,计算出生成该认证令牌所对应的用户身份。本发明既可以实现匿名下的访问控制,又能进一步实现公开可追责。

    面向事件的可链接可追踪的匿名认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00851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011516419.4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事件的可链接可追踪的匿名认证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系统初始化,生成主公钥和主私钥;用户秘钥生成,通过秘钥生成算法生成用户的公私钥对;通过证书生成算法生成用户的证书;匿名认证消息,通过认证算法对消息进行认证;验证认证,通过验证算法检验得到的认证;链接认证,通过链接算法检查两个认证令牌是否来自于同一个用户;追踪二次认证用户,当链接到两个认证令牌时,通过追踪算法得到该二次认证用户的公钥。本发明方法不依赖于群签名或环签名,在面向同一事件的认证中,认证一次具有完全地匿名性,同时针对认证两次的情况,进一步实现了不依赖于权威机构的可链接性和可追踪性,从而平衡了匿名性和责任性。

    细粒度访问控制的可追责的基于属性的匿名认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99395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110047215.9

    申请日:2021-01-1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粒度访问控制的可追责的基于属性的匿名认证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进行初始化处理,生成主公钥和主私钥;通过证书权威机构生成用户的属性秘钥;发布认证任务,对认证任务进行加密操作的处理得到认证任务的密文;解密认证任务,对认证任务的密文进行解密操作;生成认证,对消息进行认证操作,生成认证令牌;验证认证,通过验证者对认证操作结果进行验证操作;追踪重复认证的用户,当用户认证达到两次时,通过验证者进行链接操作、追踪操作的处理。本发明采用密文策略基于属性加密处理、zk‑SNARK零知识证明处理,允许任何人识别同一个用户生成的两个有效认证令牌,达到细粒度访问控制、保证用户的隐私和公开可追责的效果。

    可追踪的基于属性的匿名认证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2600850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516176.4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可追踪的基于属性的匿名认证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系统初始化,通过设置算法生成主公钥和主私钥;用户匿名凭证生成,通过交互的匿名凭证生成算法生成用户的匿名凭证;匿名认证消息,通过认证算法对消息进行认证;验证认证,通过验证算法验证得到的认证;追踪二次认证用户,若某个用户认证了两次,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追踪算法去追踪认证了两次的用户。本发明在现有匿名认证的基础上,实现了注册匿名和认证匿名的更强隐私保护,即完全匿名性,具有一定的访问控制功能,同时实现了允许任何人可公开追踪的功能,在提供强隐私保护的前提下平衡了匿名性和责任性。

    基于区块链的具有隐私保护的公平合同签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15728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811569351.9

    申请日:2018-12-2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具有隐私保护的公平合同签署方法。以往电子合同签署需要借助中心化可信第三方协调签名过程。但中心化易出现单点故障,受到内部或外部的攻击,泄露敏感信息。区块链可以实现去中心。然而,已有的基于区块链的合同签署协议虽然可以实现公平合同签署,隐藏合同内容和合同的数字签名,但无法完全隐藏签署人的身份,通过区块链交易的签名脚本仍然可以追查到交易发起人。为了最大限度保护签署方的身份,本发明使用一次性环签名技术,实现混淆参与方身份,并结合盲的可验证加密签名方案,设计出更强的隐私保护公平合同签署协议,让多个签署者通过区块链完成公平的合同签署,隐藏合同内容、数字签名及签署方的身份信息。

    基于区块链的可追踪的匿名电子投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85494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811569059.7

    申请日:2018-12-2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追踪的匿名电子投票方法,该方法基于区块链平台,用户通过对选票进行匿名认证,并利用一次性区块链地址进行投票,整个投票过程不泄露用户身份,进而保护了用户隐私。此外,当恶意用户投票两次时,能根据公开信息追踪到该用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用户的恶意行为。与利用群签名和环签名实现匿名投票的方案不同,本发明改进了一种基于前缀的匿名认证方法,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前提下,减少了在链接选票和追踪用户时的计算量,提高了计算效率。此外,该投票方法可以保证选举过程透明、选票不可伪造、选举结果可验证等特性。本发明实用性强,易于推广和应用。

    基于区块链访问可控的公开可追责匿名认证方法、系统和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015667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1546778.3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访问可控的公开可追责匿名认证方法、系统和介质,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构建主公私钥对,设定访问策略,并将主公钥和访问策略到区块链;获取主私钥和属性集合,生成与属性集合所对应的属性秘钥;构建对消息的认证令牌,认证令牌包括链接标签和追踪标签,并将认证令牌上传到区块链;验证认证令牌的有效性;获取两个消息及其对应的认证令牌,检测认证令牌所对应的链接标签是否相同,判定两个认证令牌是否由同一个用户生成;获取链接标签相同的两个消息和认证令牌组合,根据认证令牌所对应的追踪标签,计算出生成该认证令牌所对应的用户身份。本发明既可以实现匿名下的访问控制,又能进一步实现公开可追责。

    一种光控太赫兹光纤调制器及其光振幅调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21376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110863050.2

    申请日:2021-07-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控太赫兹光纤调制器及其光振幅调制方法,该光控太赫兹光纤调制器包括:用来传输太赫兹波的太赫兹光纤,太赫兹光纤的侧边设置抛磨区域,侧边设置有抛磨区域的太赫兹光纤端面呈“D”型;抛磨区域上设置具有微纳结构的超材料,超材料上设置石墨烯,形成作为光调制结构的石墨烯‑超材料结构。本发明采用侧边抛磨太赫兹光纤结构,能有效降低太赫兹波在自由空间中的损耗,增大石墨烯与太赫兹波倏逝场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调制效率。本发明采用石墨烯作为调制媒介物质可有效提高太赫兹调制器的调制特性。在太赫兹波段,采用超材料制备的纳米周期性结构具有高谐振因子。谐振增强使得超材料与太赫兹光的相互作用得到有效加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