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29558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111344538.0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IPC: A61K31/365 , A61K45/06 , A61K31/704 , A61P35/00 , A61P15/14
Abstract: 本发明首次发现式(I)所示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联合化疗药物对乳腺癌MDA‑MB‑231和SKBR3细胞具有高效的抗肿瘤增殖及诱导凋亡作用。式(I)所示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不仅提高了乳腺癌MDA‑MB‑231和SKBR3细胞对EPI的敏感性,也提高了表阿霉素耐药的乳腺癌MDA‑MB‑231/EPI细胞对EPI的敏感性,EM‑2(IC20)联合EPI可以逆转MDA‑MB‑231/EPI细胞对EPI的耐药。EM‑2联合EPI在治疗癌症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712429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919692.9
申请日:2023-07-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31/365 , A61K31/7048 , A61P1/16 , A61P35/00
Abstract: 申请公开了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在制备治疗肝癌药物中的应用,本申请式(I)的白花地胆草单体EM‑6是从白花地胆草中的提取鉴定的新型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对肝癌细胞具有较好增殖抑制作用,且对肝上皮LO2细胞以及支气管上皮样HBE细胞具有较低毒性;另一方面,EM‑6可以通过ROS积累,造成肝癌细胞Huh‑7细胞S期阻滞及激活MAPK通路,诱导细胞凋亡。此外,本申请首次发现EM‑6与巴佛洛霉素A1(BafA1)联用在治疗肝癌中疗效显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129558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344538.0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IPC: A61K31/365 , A61K45/06 , A61K31/704 , A61P35/00 , A61P15/14
Abstract: 本发明首次发现式(I)所示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联合化疗药物对乳腺癌MDA‑MB‑231和SKBR3细胞具有高效的抗肿瘤增殖及诱导凋亡作用。式(I)所示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不仅提高了乳腺癌MDA‑MB‑231和SKBR3细胞对EPI的敏感性,也提高了表阿霉素耐药的乳腺癌MDA‑MB‑231/EPI细胞对EPI的敏感性,EM‑2(IC20)联合EPI可以逆转MDA‑MB‑231/EPI细胞对EPI的耐药。EM‑2联合EPI在治疗癌症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