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胀箱装置,制造膨胀箱装置的方法以及液冷式散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0432589C

    公开(公告)日:2008-11-12

    申请号:CN200480033265.6

    申请日:2004-11-11

    Abstract: 一种膨胀箱装置(14),包括具有冷却液通道(17)的箱安装基部(16)和设置在该安装基部(16)的上表面上的膨胀箱(18)。基部(16)具有用于保持该基部的上表面上方的空间与冷却液通道(17)连通的连通孔(19)。膨胀箱(18)具有包括在下端有开口的向上凸出部(22)的箱主体(21),和底板(23),该底板接合在箱主体(21)下端以封闭凸出部(22)的下端开口,并接合到箱安装基部(16)的上表面。底板(23)在对应于连通孔(19)的部分具有与连通孔(19)连通的通孔(25)。该底板(23)具有沿该底板的限定通孔(25)的内周边的整个圆周形成的挡板(26),该挡板朝通孔(25)的中心向上倾斜。膨胀箱装置(14)将冷却液内的空气从循环系统除去,防止系统破裂并防止循环系统内的冷却液的量减少。

    流体从中流过的扁平空心体部、包含该空心体部的热交换器以及制造该热交换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68755C

    公开(公告)日:2008-02-13

    申请号:CN200380103821.8

    申请日:2003-1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体通过的扁平空心体部(2),其包括纵向伸长并且定位成一个在另一个之上且间隔开的上部和下部平板(15、16),和一放置在该两个平板(15、16)之间并钎焊于其上的通道形成体部(17)。该通道形成体部(17)包括两个纵向延伸的直侧杆(18),其分别设置在该上部和下部平板(15、16)之间的该平板的前部和后部相对侧边处,一纵向延伸并设置在这两个侧杆(18)之间且与其间隔开的中间杆(19),两个传热面增大部分(21),每个该传热面增大部分使该中间杆(19)和每个与其成一体的侧杆(18)互连,并且位于该杆的高度的中部处,以及从与其成一体的各侧杆(18)的右端向前或向后朝内部延伸的端杆(22),该端杆的各内端部接合并钎焊到该中间杆(19)的右端的前部和后部相对侧面上。该中间杆(19)的左端部被切除,该两个传热面增大部分(21)的各自的右端部被切除,该平板(15、16)中的每一个均在其右端部内分别在该中间杆(19)的前部和后部相对侧上形成孔(13、14)。该两个平板(15、16)中的每一个的左端部均朝另一个平板弯曲,该弯曲部分(15a、16a)互相重叠并钎焊到一起。

    膨胀箱装置,制造膨胀箱装置的方法以及液冷式散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878996A

    公开(公告)日:2006-12-13

    申请号:CN200480033265.6

    申请日:2004-11-11

    Abstract: 一种膨胀箱装置(14),包括具有冷却液通道(17)的箱安装基部(16)和设置在该安装基部(16)的上表面上的膨胀箱(18)。基部(16)具有用于保持该基部的上表面上方的空间与冷却液通道(17)连通的连通孔(19)。膨胀箱(18)具有包括在下端有开口的向上凸出部(22)的箱主体(21),和底板(23),该底板接合在箱主体(21)下端以封闭凸出部(22)的下端开口,并接合到箱安装基部(16)的上表面。底板(23)在对应于连通孔(19)的部分具有与连通孔(19)连通的通孔(25)。该底板(23)具有沿该底板的限定通孔(25)的内周边的整个圆周形成的挡板(26),该挡板朝通孔(25)的中心向上倾斜。膨胀箱装置(14)将冷却液内的空气从循环系统除去,防止系统破裂并防止循环系统内的冷却液的量减少。

    流体从中流过的扁平空心体部、包含该空心体部的热交换器以及制造该热交换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14269A

    公开(公告)日:2005-12-28

    申请号:CN200380103821.8

    申请日:2003-1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体通过的扁平空心体部(2),其包括纵向伸长并且定位成一个在另一个之上且间隔开的上部和下部平板(15、16),和一放置在该两个平板(15、16)之间并钎焊于其上的通道形成体部(17)。该通道形成体部(17)包括两个纵向延伸的直侧杆(18),其分别设置在该上部和下部平板(15、16)之间的该平板的前部和后部相对侧边处,一纵向延伸并设置在这两个侧杆(18)之间且与其间隔开的中间杆(19),两个传热面增大部分(21),每个该传热面增大部分使该中间杆(19)和每个与其成一体的侧杆(18)互连,并且位于该杆的高度的中部处,以及从与其成一体的各侧杆(18)的右端向前或向后朝内部延伸的端杆(22),该端杆的各内端部接合并钎焊到该中间杆(19)的右端的前部和后部相对侧面上。该中间杆(19)的左端部被切除,该两个传热面增大部分(21)的各自的右端部被切除,该平板(15、16)中的每一个均在其右端部内分别在该中间杆(19)的前部和后部相对侧上形成孔(13、14)。该两个平板(15、16)中的每一个的左端部均朝另一个平板弯曲,该弯曲部分(15a、16a)互相重叠并钎焊到一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