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胀箱装置,制造膨胀箱装置的方法以及液冷式散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0432589C

    公开(公告)日:2008-11-12

    申请号:CN200480033265.6

    申请日:2004-11-11

    Abstract: 一种膨胀箱装置(14),包括具有冷却液通道(17)的箱安装基部(16)和设置在该安装基部(16)的上表面上的膨胀箱(18)。基部(16)具有用于保持该基部的上表面上方的空间与冷却液通道(17)连通的连通孔(19)。膨胀箱(18)具有包括在下端有开口的向上凸出部(22)的箱主体(21),和底板(23),该底板接合在箱主体(21)下端以封闭凸出部(22)的下端开口,并接合到箱安装基部(16)的上表面。底板(23)在对应于连通孔(19)的部分具有与连通孔(19)连通的通孔(25)。该底板(23)具有沿该底板的限定通孔(25)的内周边的整个圆周形成的挡板(26),该挡板朝通孔(25)的中心向上倾斜。膨胀箱装置(14)将冷却液内的空气从循环系统除去,防止系统破裂并防止循环系统内的冷却液的量减少。

    热管式热交换装置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97038A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310122336.0

    申请日:2013-04-03

    Inventor: 多贺和夫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53/06 B21D53/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热管式热交换装置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工序:通过挤压加工制造管的挤压工序,所述管在横截面观察时从内壁面向径向内侧突出形成有多个内翅片;通过对在挤压工序中制造的管进行拉拔加工,在不使内翅片的高度发生实质性变化的情况下,缩小管的直径并且缩小内翅片间距的工序;将在缩小内翅片间距的工序中制造出的管插入到热管组件组装体中的工序,所述热管组件组装体包括:具有管穿插孔的排气侧板翅片组、分隔板和供气侧板翅片组;对插入有管的所述热管组件组装体的管进行扩管而使管固定到板翅片上的工序;在扩管后的管中注入工作介质并密封而形成热管的工序。

    电池组的冷却兼加热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3227354A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310044124.5

    申请日:2013-01-25

    Inventor: 多贺和夫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2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却兼加热结构,能够高效率地对构成电池组的单电池进行冷却,并且即使在严寒地区也能在使用开始前以短时间将单电池加热至适合的温度范围。本发明的冷却兼加热结构以层叠状配置有多个扁平状的单电池(1)和多个平板状热管(2),更具体地,以使单电池(1)以及平板状热管(2)成为垂直状,且使平板状热管(2)与单电池(1)的至少一面热接触的方式配置为层叠状。平板状热管(2)的基板(5)的上端与单电池(1)的上端相比位于上方,同样地下端与单电池的下端相比位于下方。在主体部分(5a)的上端设有与主体部分(5a)成直角的水平状散热部(8),同样地在主体部分(5a)的下端设有与主体部分(5a)成直角的水平状受热部(9)。

    膨胀箱装置,制造膨胀箱装置的方法以及液冷式散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878996A

    公开(公告)日:2006-12-13

    申请号:CN200480033265.6

    申请日:2004-11-11

    Abstract: 一种膨胀箱装置(14),包括具有冷却液通道(17)的箱安装基部(16)和设置在该安装基部(16)的上表面上的膨胀箱(18)。基部(16)具有用于保持该基部的上表面上方的空间与冷却液通道(17)连通的连通孔(19)。膨胀箱(18)具有包括在下端有开口的向上凸出部(22)的箱主体(21),和底板(23),该底板接合在箱主体(21)下端以封闭凸出部(22)的下端开口,并接合到箱安装基部(16)的上表面。底板(23)在对应于连通孔(19)的部分具有与连通孔(19)连通的通孔(25)。该底板(23)具有沿该底板的限定通孔(25)的内周边的整个圆周形成的挡板(26),该挡板朝通孔(25)的中心向上倾斜。膨胀箱装置(14)将冷却液内的空气从循环系统除去,防止系统破裂并防止循环系统内的冷却液的量减少。

    电池组的冷却结构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481341U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20449113.0

    申请日:2013-07-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冷却构成电池组的电池单体的电池组的冷却结构。冷却结构具有:以垂直状配置的多个扁平状电池单体(1);多个平板状热管(2),该多个平板状热管具有设有热管部(4)的基板(3);收纳电池单体(1)和平板状热管(2)的外壳(5);和安装在外壳(5)的上壁(5a)外面上的冷却装置(6)。平板状热管(2)的基板(3)具有:在与电池单体(1)的至少一面热接触的垂直状受热部(8);和以与受热部(8)相连并与电池单体(1)相比向上方突出的方式设置且与受热部(8)呈直角的水平状散热部(9)。热管部(4)从基板(3)的受热部(8)直到散热部(9)的范围内设置。在使基板(3)的散热部(8)沿着外壳的上壁(5a)内面的状态下固定,冷却装置(6)安装在外壳(5)的上壁(5a)外面上。

    电池组的冷却兼加热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3406391U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20053329.5

    申请日:2013-01-25

    Inventor: 多贺和夫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23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却兼加热结构,能够高效率地对构成电池组的单电池进行冷却,并且即使在严寒地区也能在使用开始前以短时间将单电池加热至适合的温度范围。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兼加热结构以层叠状配置有多个扁平状的单电池(1)和多个平板状热管(2),更具体地,以使单电池(1)以及平板状热管(2)成为垂直状,且使平板状热管(2)与单电池(1)的至少一面热接触的方式配置为层叠状。平板状热管(2)的基板(5)的上端与单电池(1)的上端相比位于上方,同样地下端与单电池的下端相比位于下方。在主体部分(5a)的上端设有与主体部分(5a)成直角的水平状散热部(8),同样地在主体部分(5a)的下端设有与主体部分(5a)成直角的水平状受热部(9)。

    LED照明用散热装置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993130U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220752029.1

    申请日:2012-12-27

    Inventor: 多贺和夫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获得充分的散热性能的LED照明用散热装置。LED照明用散热装置(3)包括:热管(11),该热管具有接受从LED发出的热量的受热部(12);一体设置在热管(11)上的散热翅片(13);和上下两端开口且保护向LED供给电力的供电用布线的布线保护筒(14)。热管(11)中的封入有工作液的容器(15)具有以围绕布线保护筒(14)的周围的方式设置的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工作液流通部(21)。将散热翅片(13)以向布线保护筒(14)相反侧突出的方式一体设置在热管(11)的容器(15)的工作液流通部(21)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