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轴向运动纳米梁结构的双时滞反馈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76198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105131.7

    申请日:2022-09-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轴向运动纳米梁结构的双时滞反馈控制方法,属于振动控制技术领域。首先基于非局部理论和哈密顿原理,建立轴向运动纳米梁模型的控制方程;然后利用位移和速度时滞反馈控制方法,推导出含时滞反馈控制项的轴向运动纳米梁模型的幅频关系式和稳定性条件;根据得到的稳定性条件,确定位移和速度时滞的有效取值范围;在稳定区间内选取最优时滞,带入幅频关系式中,绘制有控状态的幅频曲线图;最后,将无控和有控状态下的幅频曲线进行对比,证明提出的控制方法的有效性。本发明利用双时滞反馈控制方法,可以实现对轴向运动纳米梁结构的振动控制,不仅有效降低了结构的振幅,还能使原本不稳定的系统变得稳定。

    波浪能和风能联合发电装置及船

    公开(公告)号:CN111911335B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010809949.1

    申请日:2020-08-13

    Inventor: 王文全 王秀 闫妍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波浪能和风能联合发电装置,涉及发电设备技术领域,波浪能和风能联合发电装置包括气室、发电机、空气透平和风叶,气室为腔体,且气室下端开口,气室上端设置有透气结构用于连通腔体与外界,发电机固定在气室的顶部,发电机的转轴的一端伸入腔体内与空气透平固定连接,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风叶,风叶在风的作用下的旋转方向与空气透平在波浪能的作用下的旋转方向相同,气室下端用于浸入水下,气室上端、发电机、空气透平和风叶均用于设置在水面上方;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船,船包括船体和上述的波浪能和风能联合发电装置,能够同时利用海上的波浪能和风能进行发电,显著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波浪能和风能联合发电装置及船

    公开(公告)号:CN111911335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809949.1

    申请日:2020-08-13

    Inventor: 王文全 王秀 闫妍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波浪能和风能联合发电装置,涉及发电设备技术领域,波浪能和风能联合发电装置包括气室、发电机、空气透平和风叶,气室为腔体,且气室下端开口,气室上端设置有透气结构用于连通腔体与外界,发电机固定在气室的顶部,发电机的转轴的一端伸入腔体内与空气透平固定连接,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风叶,风叶在风的作用下的旋转方向与空气透平在波浪能的作用下的旋转方向相同,气室下端用于浸入水下,气室上端、发电机、空气透平和风叶均用于设置在水面上方;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船,船包括船体和上述的波浪能和风能联合发电装置,能够同时利用海上的波浪能和风能进行发电,显著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一种水轮机导叶主动旋转输入功率的数值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02782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73322.4

    申请日:2016-0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轮机导叶主动旋转输入功率的数值计算方法,属于水力机械及其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步骤:A、调用网格划分模块,采用两套网格:周围流体和导叶组成的整个物理区域,导叶边界区域;B、调用流体CFD计算模块,更新流体状态变量,同时获得流体作用于导叶边界区域节点上的力密度;C、调用瞬时输入功率计算模块,获得导叶主动旋转的瞬时输入功率;D、调用结果输出模块,将瞬时输入功率信息输出到文件,供后台处理使用;E、判断是否结束计算。本发明适时计算导叶主动旋转过程中的瞬时输入功率和启动功率,克服了传统的基于流动简化和经验系数以及安全系数来预估最大输入功率的缺点。

    一种基于固定网格技术的流固耦合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50689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217427.1

    申请日:2015-04-30

    Inventor: 王文全 闫妍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固定网格技术的流固耦合计算方法,属于流固耦合模拟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步骤:A、调用网格划分模块,采用两套网格:流体和固体组成的整个物理区域,固体区域;B、调用流场计算CFD模块,更新流场状态变量,同时获得流体作用于固体边界节点上的力;C、调用固体计算CSD模块,更新固体状态变量,同时获取固体边界节点上的位移和速度;D、调用结果输出模块,将固体状态变量和流场信息输出到文件,供后处理使用;E、判断是否结束计算。本发明成功避免使用动网格模块,大大节省了网格更新所需要的计算资源;克服了传统的基于移动网格技术时复杂的内部网格更新与边界网格控制运算,不容易准确计算流固界面作用力的缺点。

    水轮发电机组主动稳定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18248B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0910163202.7

    申请日:2009-12-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轮发电机组主动稳定控制方法。利用水轮发电机组哈密顿模型,计算水轮发电机组在给定输出下的镇定控制值,确定镇定控制值的限制条件,镇定控制算法的改进,确定实际控制器构造方案。本发明以机组的主动稳定来改善电力系统稳定性,避开了电力系统复杂性对机组控制器设计的影响,简化了设计过程,镇定控制方式以给定输出目标值为控制依据,减小了机组与电力系统之间的耦合作用,以输出偏差为反馈补偿,解决了镇定控制器模型误差造成的输出偏差问题,镇定控制器能在较低的阻尼下保持机组的运行稳定性。

    一种电网低频振荡信号的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56421B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0910094991.3

    申请日:2009-09-21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电网低频振荡信号的模拟方法。属于发电机及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和控制领域。本发明根据低频振荡时机组侧的振荡特征,将发电机组功角振荡分为三种振荡形态:即等幅振荡、衰减振荡和随机振荡三种类型,进而得到了相应的功角微分方程,用该方程与机组其它微分方程构成低频振荡下的仿真模型。这种模拟方法中振荡幅值、角频率等参数可以任意调整,可以对机组振荡特性进行全面的仿真分析,应用方便。

    改善水轮发电机组功角振荡的阻尼注入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15203A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1010246498.1

    申请日:2010-08-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62 Y02E10/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水轮发电机组功角振荡的阻尼注入控制方法。基于水轮发电机组哈密顿模型阻尼矩阵的结构分析,增加机组功角的自关联因子,即基于系统内部关联的动力学机制注入功角阻尼,设计相应的控制律来等效这种结构的变化。通过对等效控制律的适用性分析,提出了本发明的算法与传统PID控制算法相结合的变结构控制策略以实现对机组的控制。并对控制输出阶跃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仿真表明,本发明所提出的控制算法能有效地改善机组功角的振荡特性,即使在较低的阻尼下也能保持机组的稳定性。

    改善水轮发电机组功角振荡的互联结构修正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13053A

    公开(公告)日:2010-08-25

    申请号:CN201010120812.1

    申请日:2010-0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水轮发电机组功角振荡的互联结构修正控制方法。基于水轮发电机组哈密顿模型结构矩阵分析,增加机组功角和导叶开度的关联因子,即基于系统内部关联的动力学机制增加参数之间的联系,设计相应的控制律来等效这种结构的变化。通过对等效控制律的适用性分析,提出了本发明的算法与传统PID控制算法相结合的变结构控制策略以实现对机组的控制。并对控制输出阶跃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仿真表明,本发明所提出的控制算法能有效地改善机组功角的振荡特性,即使在较低的阻尼下也能保持机组的稳定性。

    水下自供电探测设备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965728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841269.8

    申请日:2020-08-20

    Inventor: 王文全 王秀 闫妍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下自供电探测设备,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支撑骨架和罩设于支撑骨架外部的介电弹性体薄膜。介电弹性体薄膜呈拉伸状态,且其内部为密闭空腔,密闭空腔内设有可充放电的电源。介电弹性体薄膜包括弹性膜和涂敷于弹性膜内、外表面的柔性电极,且位于弹性膜内表面的柔性电极与电源的正、负极中的任一者连接,位于弹性膜外表面的柔性电极与电源的正、负极中的另一者连接。还包括用于采集水下参数的采集装置。水下自供电探测设备,基于介电弹性体能够利用海洋能进行发电并存储,使得水下自供电探测设备能够自主供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下机器人续航能力差活动半径小的问题,能够进行大深度、长航程、长时序的实时探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