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图注意力机制和生成对抗网络的综合能源系统多元负荷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4061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09959.X

    申请日:2025-01-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图注意力机制和生成对抗网络的综合能源系统多元负荷预测方法,属于综合能源系统多元负荷预测技术领域。该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GAN‑GAT‑TCN的新预测框架,针对综合能源系统多元负荷预测的强交互和强耦合特性,采用互相关系数对经过预处理的电、热、冷负荷数据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邻接矩阵,采用GAN对电、热、冷负荷进行预测,其中GAT作为生成器,可以提取电、热、冷负荷数据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空间维信息,TCN作为判断器,可以提取电、热、冷负荷数据内部的时间维信息,以相互对抗的方式训练得到最终预测结果,提升了多元负荷预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为综合能源系统多元负荷预测技术提供了方向。

    一种基于双端站域比率制动故障方向识别的LCC-HVDC输电线路差动保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2781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70304.3

    申请日:2024-12-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双端站域比率制动故障方向识别的LCC‑HVDC输电线路差动保护方法,属于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保护技术领域。首先定义站域测量点和电流汇集区域;利用整流站域测量点电流构造比率制动故障方向识别判据,通过延长判据时窗避开噪声干扰;利用接地极电流作为保护选择故障极的依据,装设比率制动式故障方向识别元件,保护采取重启策略,判断为正向故障时,整流侧触发角按照18°‑120°‑160°‑18°强制移相重启,若在接到对端闭锁信号,则控制系统立即强制移相至160°‑90°闭锁整流站。若保护判断为反向区外的故障,则将整流侧触发角按照18°‑160°‑90°闭锁整流站。本发明能可靠识别故障方向,抗干扰能力较强,相比纵联差动保护大大提高了故障的切除速度。

    一种LCC-VSC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015686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210095054.5

    申请日:2022-0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LCC‑VSC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领域。在量测端获取初始故障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根据量测端的故障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计算沿线任意一点的电压和电流;根据上述电压和电流计算任意一点的电压正向行波和电压反向行波;分别计算电压正向行波突变量的5次幂和电压反向行波突变量的5次幂;利用窗长为3的滑动积分分别计算电压正向行波变化量的5次幂和电压反向行波变化量的5次幂的叠加值,并将两组值作乘积运算;将上述乘积分别在观测时窗内积分;根据两个观测时窗内的积分值突变点的极性进行故障测距。本发明不需要标定故障行波波头,克服了传统单端测距方法利用波头信息测距不准确的问题。

    一种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047284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210096565.9

    申请日:2022-0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单端获取的故障电压行波数据,应用贝瑞龙线路传输线方程推算全线长范围内任意时刻任意位置的电压行波和电流行波并进行方向行波分解,并利用方向行波构造积分函数,根据积分函数突变点来确定故障点的位置。本发明针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进行故障测距,只需单端数据,不存在数据同步问题。与基于故障分析法原理的测距方法相比,测距精度更高。不需要标定故障行波波头,克服了传统单端测距方法利用波头信息测距不准确的问题。

    一种基于行波能量沿线突变的调谐半波长线路测距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05011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111102718.8

    申请日:2021-09-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行波能量沿线突变的调谐半波长线路测距方法,属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贝杰龙传输线模型描述半波长输电线路,确定沿线电压分布情况以及方向行波;分析线路故障发生后,分别在半线长内及半线长外对行波的折反射过程进行分析;将电压行波波头到达时刻这一一维时间信息映射到沿线前行波与反行波相遇叠加形成的突变,并且根据行波突变点与故障位置的关系加以时间长度和距离长度的约束;根据故障点及其关于中点的对偶位置是全线路仅有的同时存在前行波与反行波能量叠加的点这一特征,利用突变点集合匹配的方法,实现故障后单端定位。

    一种直流输电线路单端故障测距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460412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11344875.X

    申请日:2021-1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流输电线路单端故障测距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控制领域。本发明利用单端量测到的故障行波频谱的等间隔频差与故障距离的数学关系实现测距,相较于时域行波单端测距法,该方法无需标定行波波头到达时刻,亦无需对单端获得的第二个波头进行辨识;相较于固有频率单端测距法,频差的提取不受系统边界条件影响,测距精度不受固有频率主频提取的精确性影响。本发明适合于各种复杂工况,测距结果准确率高,可靠性高,鲁棒性高。

    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线路行波双端测距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002559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437331.8

    申请日:2021-1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线路行波双端测距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从柔性直流输电线路两端行波耦合箱分别采集容性电流行波信号;再分别提取双端行波耦合箱容性电流行波的自由振荡分量,计算其频域信号,获得自由振荡分量对应的等间隔频谱;最后计算频域信号的等间隔频差值,计算两端频差值的比值,利用该比值进行故障测距。本发明利用柔性直流输电线路两端的故障行波信号在线路两端平波电抗器边界和故障点来回折反射的等间隔分布频谱规律实现故障定位,无需识别行波波头性质、无需标定波到时刻、无需双端时钟同步,抗干扰能力、抗过渡电阻能力强,测距结果准确、可靠,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鲁棒性。

    一种基于行波能量沿线突变的调谐半波长线路测距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05011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102718.8

    申请日:2021-09-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行波能量沿线突变的调谐半波长线路测距方法,属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贝杰龙传输线模型描述半波长输电线路,确定沿线电压分布情况以及方向行波;分析线路故障发生后,分别在半线长内及半线长外对行波的折反射过程进行分析;将电压行波波头到达时刻这一一维时间信息映射到沿线前行波与反行波相遇叠加形成的突变,并且根据行波突变点与故障位置的关系加以时间长度和距离长度的约束;根据故障点及其关于中点的对偶位置是全线路仅有的同时存在前行波与反行波能量叠加的点这一特征,利用突变点集合匹配的方法,实现故障后单端定位。

    一种基于瞬时功率曲线簇的混合补偿线路智能方向保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89605B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1910564372.X

    申请日:2019-06-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瞬时功率曲线簇的混合补偿线路智能方向保护方法,属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领域。首先,由电磁暂态仿真沿线路设置单相接地故障,并于量测端提取故障相电压故障分量Δu和故障相电流故障分量Δi,并计算瞬时功率Δp;其次,利用计算得到的瞬时功率Δp曲线簇作为历史样本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获取第一主成分PC1值和第二主成分PC2值;再次,将历史样本数据的PC1和PC2值作为样本属性输入支持向量机,构造SVM故障方向机制,设置当SVM输出结果为1表示正向故障,输出结果为0表示反向故障;最后,将待测数据求取瞬时功率Δp,并求取PC1和PC2值输入SVM故障方向机制,并根据判别机制判断故障方向。

    一种MMC五电平半桥反串联子模块FLHASM拓扑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3193774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503856.0

    申请日:2021-0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MMC五电平半桥反串联子模块FLHASM拓扑结构,属于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领域。包括MMC子模块拓扑,所述MMC子模块拓扑包括子模块输出端,所述子模块输出端为电压正极输出端与负极输出端,所述子模块拓扑还包括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左半部分由两个半桥子模块反向串联构成,右半部分是将两个反向的半桥子模块通过一个功率器件组T7和D7连接,两部分再通过一个大功率二极管D10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子模块拓扑结构。本发明与输出同样电平数的全桥子模块相比,五电平半桥反串联MMC子模块所使用的开关管数量大幅减少,具有较好的直流故障清除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