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接合系统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206536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080056089.7

    申请日:2020-08-07

    Abstract: 包括固定装置(3)、摩擦搅拌装置(4)、测定部(34)和控制装置(5),其特征是,旋转工具(F)具有基端侧销和与基端侧销连续地形成的前端侧销,控制装置(5)基于进行摩擦搅拌接合之前的棱线位置,设定在进行对接部的摩擦搅拌接合时旋转工具(F)所移动的目标移动路径,并且将修正移动路径设定在相对于目标移动路径向第一金属构件一侧大致平行地发生了移位的位置处,摩擦搅拌装置(4)以使旋转工具(F)沿修正移动路径移动的方式进行控制,由此在维持旋转工具(F)的规定的目标角度的同时,一边利用销层差部的层差底面对塑性流动材料进行按压,一边沿目标移动路径进行摩擦搅拌接合。

    弯曲加工性与形状冻结性优良的高强度铝合金板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93392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480054005.0

    申请日:2014-12-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F1/04 C22C21/00 C22F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能够应用于汽车用车身板的高强度、且弯曲加工性和形状冻结性优良的3000系铝合金板。该铝合金板是弯曲加工性和形状冻结性优良的高强度铝合金板,其中含有Mn:1.0~1.6质量%、Fe:0.1~0.8质量%、Si:0.5~1.0质量%、Ti:0.005~0.10质量%,作为杂质的Mg限制为低于0.10质量%,剩余部分为Al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金相组织呈现圆当量径1μm以上的第二相粒子的面积率为1.5~3.5%、平均结晶粒径为20~50μm、与板面平行的{100}取向结晶的面积率和与板面平行的{123} 取向结晶的面积率之比AR{100}/AR{123} 为4.8以上的重结晶结构的同时,拉伸强度为155MPa以上,0.2%屈服强度为100MPa以下,伸长率为26%以上。该高强度铝合金板还可以含有低于0.8质量%的Cu。

    接合方法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672842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1980058934.1

    申请日:2019-06-17

    Abstract: 特征是包括:形成包括层差的对接部(J)的对接工序以及对对接部(J)进行摩擦搅拌接合的接合工序,接合用旋转工具(F)将基端侧销(F2)的锥形角度设定成比前端侧销(F3)的锥形角度大,并且在基端侧销(F2)的外周面形成台阶状的销层差部,在接合工序中,将接合用旋转工具(F)的旋转方向和行进方向设定成使第二金属构件(2)一侧成为行进侧,将使接合用旋转工具(F)的旋转中心轴朝第二金属构件(2)一侧倾斜的角度即目标角设定成在接合后使第二金属构件(2)的正面(2b)上生成的毛边的厚度为0~130μm,在维持该目标角的状态下,一边利用销层差部的层差底面按压塑性流动材料一边进行摩擦搅拌。

    弯曲加工性与形状冻结性优良的高强度铝合金板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93392B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480054005.0

    申请日:2014-12-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F1/04 C22C21/00 C22F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能够应用于汽车用车身板的高强度、且弯曲加工性和形状冻结性优良的3000系铝合金板。该铝合金板是弯曲加工性和形状冻结性优良的高强度铝合金板,其中含有Mn:1.0~1.6质量%、Fe:0.1~0.8质量%、Si:0.5~1.0质量%、Ti:0.005~0.10质量%,作为杂质的Mg限制为低于0.10质量%,剩余部分为Al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金相组织呈现圆当量径1μm以上的第二相粒子的面积率为1.5~3.5%、平均结晶粒径为20~50μm、与板面平行的{100}取向结晶的面积率和与板面平行的{123} 取向结晶的面积率之比AR{100}/AR{123} 为4.8以上的重结晶结构的同时,拉伸强度为155MPa以上,0.2%屈服强度为100MPa以下,伸长率为26%以上。该高强度铝合金板还可以含有低于0.8质量%的Cu。

    自动接合系统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206536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80056089.7

    申请日:2020-08-07

    Abstract: 包括固定装置(3)、摩擦搅拌装置(4)、测定部(34)和控制装置(5),其特征是,旋转工具(F)具有基端侧销和与基端侧销连续地形成的前端侧销,控制装置(5)基于进行摩擦搅拌接合之前的棱线位置,设定在进行对接部的摩擦搅拌接合时旋转工具(F)所移动的目标移动路径,并且将修正移动路径设定在相对于目标移动路径向第一金属构件一侧大致平行地发生了移位的位置处,摩擦搅拌装置(4)以使旋转工具(F)沿修正移动路径移动的方式进行控制,由此在维持旋转工具(F)的规定的目标角度的同时,一边利用销层差部的层差底面对塑性流动材料进行按压,一边沿目标移动路径进行摩擦搅拌接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