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364975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380031728.4
申请日:2013-03-29
Applicant: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R13/639 , H01R12/7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2/57 , H01R12/707 , H01R12/716 , H01R12/75 , H01R12/79 , H01R12/91 , H01R13/20 , H01R13/6275 , H01R24/20 , H01R24/28 , H01R2107/00
Abstract: 插座连接器(3)安装在电路基板(10)的连接器安装面(10a),插座连接器(3)具有:与插头触头(4)对应的插座触头(7)、保持插座触头(7)的插座壳体(8)、以及装配在插座壳体(8)的辅助金属配件(9)。辅助金属配件(9)至少具有被保持部(30)、固定部(31)、以及垂直位移限制部(42)。被保持部(30)是被保持在插座壳体(8)的部分。固定部(31)是通过卡在插头壳体(5)而对插座连接器(3)固定插头连接器(2)的部分。垂直位移限制部(42)是对固定部(31)向离开电路基板(10)的连接器安装面(10a)的方向上的位移进行限制的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3036089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210367788.0
申请日:2012-09-28
Applicant: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R13/02 , H01R13/46 , H01R12/75 , F21V21/002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不增加部件个数就能够防止触头的塑性变形的连接器及照明装置。在外壳的正面侧一体地形成了保持触头的连接部的保持部。
-
公开(公告)号:CN102159884B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0980136345.7
申请日:2009-09-09
Applicant: 夏普株式会社 ,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IPC: F21V19/00 , F21S2/00 , G02F1/1333 , G02F1/13357 , F21Y10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604 , G02F1/133608 , G02F2001/133612 , G02F2201/465 , H01R12/721 , H01R13/1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照明装置、中继连接器、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本发明的照明装置(10)包括组装在底座(13)上,对电源基板(16)与放电管(15)之间的供电进行中继的中继连接器(14)。中继连接器(14)包括:安装在底座(13)上的绝缘性的保持件(20);和能够与电源基板(16)和放电管(15)电连接且安装在保持件(20)上的中继端子(30),中继端子(30)包括通过弹性地夹持电源基板(16)而能够与电源基板(16)电连接的一对弹性片部(34)、(34),并且一对弹性片部(34)、(34)的长边方向分别为与放电管(15)的长边方向交叉的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02447184A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110258167.4
申请日:2011-09-02
Applicant: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其具备将电线(28)与连接对象物(23)之间连接的连接构件(32)。该连接构件具有:形成为方筒状的主体部(41);形成在主体部的一侧且用于供电线插入的插入部(42);配置在主体部的另一侧且具备用于与电线连接的接触部的弹性部;与连接对象物连接的端子部(45、46)。弹性部由对置配置的第一弹性部(43)和第二弹性部(44)构成。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中至少一方的接触部的前端部形成为棱边形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照明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1814406A
公开(公告)日:2010-08-25
申请号:CN201010167005.5
申请日:2007-05-24
Applicant: 夏普株式会社 ,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J5/50 , G02F1/1335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5/50 , G02F1/133604 , G02F1/133608 , G02F2001/133612 , H01J5/56 , H01J5/62 , H01J61/7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放电管、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在玻璃管(40)的端部设置有导电性的管头(50),该管头(50)具有主体(51)和导电片(57),该主体(51)具有接触部(52)并组装在玻璃管(40)的外周,该接触部(52)相对于中继连接器(14)(支承部件)能够电导通地安装其上,导电片(57)从主体(51)延伸并与外引线(42)弹性接触。由于外引线(42)上不受放电管(15)的重量引起的负载,仅是导电片(57)与该外引线弹性接触,所以能够避免外引线(42)的应力集中。
-
公开(公告)号:CN101542199A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780044002.9
申请日:2007-06-04
Applicant: 夏普株式会社 ,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放电管的支撑结构、支撑部件、放电管、管座、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在玻璃管(34)的两端部外嵌有呈大致筒状的管座(36)的放电管(15),由在呈大致平板状的底座(13)的正面侧设置的多对中继连接器(14)(支撑部件)支撑。在将放电管(15)支撑在中继连接器(14)上的状态下,管座(36)与设置在中继连接器(14)上的限位器(26)卡止,由此限制放电管(15)相对于中继连接器(14)在轴方向上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1473165A
公开(公告)日:2009-07-01
申请号:CN200780023235.0
申请日:2007-05-24
Applicant: 夏普株式会社 ,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IPC: F21S2/00 , F21V19/00 , G02F1/133 , G02F1/13357 , H01R33/94 , F21Y10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604 , G02F1/1309 , G02F1/133608 , G02F2001/133612 , H01R33/08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背光源组件、背光源组件的制造方法、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若使从底座(13)背面一侧露出的中继连接器(14)嵌合于点亮夹具(80)的连接器部(81),则来自点亮夹具(80)的电力供给源(85)的电力通过连接器部(81)和中继连接器(14)供给放电管(15),因此,即使在中继连接器(14)没有连接电源基板(16)的状态下也能够使放电管(15)点亮。在该状态下,由于底座(13)的背面与点亮夹具(80)相对,因此能够相对于底座(13)从正面一侧安装光学片(10S)。
-
公开(公告)号:CN1320702C
公开(公告)日:2007-06-06
申请号:CN200410058719.7
申请日:2004-07-29
Applicant: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2/87 , H01R12/771 , H01R12/79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用于连接连接物体,连接物体具有布线部分,在其一侧从布线部分突出的突起部分,以及从布线部分延伸到突起部分的布线图。在连接器里,外壳有主体部分,主体部分设有用于容纳布线部分的容纳表面。外壳还有设置在主体部分一侧的侧部。侧部具有用于容纳突起部分的容纳沟槽。触点由侧部保持以连接到突起部分的所述布线图。
-
公开(公告)号:CN111630731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880087191.6
申请日:2018-09-19
Applicant: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R31/06 , H01R13/6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具备:具有板状的垂直部的固定侧触头、及中继触头,该中继触头具有一对前侧腕部与一对后侧腕部,并通过在一对后侧腕部之间夹入固定侧触头的垂直部,而被保持成相对于固定侧触头能够摇动,同时电连接于固定侧触头;容纳中继触头的绝缘体的中继触头插入槽的位于嵌合方向的前方的开口的开口宽度比中继触头的一对前侧腕部的端部的开口的宽度还窄,即使中继触头摇动,中继触头的一对前侧腕部的端部也不会突出于中继触头插入槽的开口内。
-
公开(公告)号:CN102844937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180019769.2
申请日:2011-04-13
Applicant: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2/714 , H01R13/057 , H01R13/2407
Abstract: 本发明的连接器,外壳(50)由插入在被形成在了LED安装基板上的切口中的外壳主体(51)和与外壳主体(51)相连、与LED安装基板的安装面相向的顶板部(52)构成。在外壳主体(51)上,设置对触头(30)的接触部(34)进行收纳并且接受电缆连接器的外壳的连接器接受部(51a)。在顶板部(52)上,设置从相对于外壳主体(51)与顶板部(52)相连的方向正交的插入方向(DI)接受触头(30)的保持部(31)的保持部接受部(52a)。使触头(30)的连接部(32、33)朝顶板部(52)的侧方突出,使该连接部(32、33)的前端朝外壳(50)折曲。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