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362752A
公开(公告)日:2002-08-07
申请号:CN01138688.6
申请日:2001-12-28
Applicant: 日本电池株式会社
IPC: H01M10/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9 , H01M2/0217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包括正极、碳质材料的负极、有机电解质和隔膜层,该电解质包含锂盐和溶剂。溶剂包括碳酸亚乙酯(EC)、丙烯碳酸酯(PC)、链烃基碳酸酯及苯乙烯碳酸酯,基于碳酸亚乙酯(EC)、丙烯碳酸酯(PC)及链烃基碳酸酯的总体积,链烃基碳酸酯、碳酸亚乙酯(EC)及丙烯碳酸酯(PC)的体积含量分别为50%~90%(体积)、5%~45%(体积)及5%~45%(体积);基于电解质总重量,苯乙烯碳酸酯的含量为0.1%~5.0%(重量)。根据本发明制造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具有优良的放电容量、优异的循环寿命性能及优异的低温放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650449A
公开(公告)日:2005-08-03
申请号:CN03810136.X
申请日:2003-05-06
Applicant: 日本电池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48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364 , H01M4/366 , H01M4/386 , H01M4/483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4/625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包含正极、含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以及非水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包括一种具有含有硅的粒子(A)和提供导电性的导电材料(B)复合粒子(C)、一种碳素材料(D),所述提供导电性的导电材料(B)的重量被控制在不小于所述复合粒子(C)的重量的0.5重量%且不大于其重量的60重量%的范围内。由于负极活性物质包括硅而具备较大的放电容量,因而能够得到一种具备较大放电容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并且由于负极活性物质包括提供导电性的导电材料(B)及碳素材料(D),能够提高含有硅的粒子(A)相互之间或负极活性物质相互之间的接触导电性,因而能够得到一种具备良好的循环特性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218423C
公开(公告)日:2005-09-07
申请号:CN01138688.6
申请日:2001-12-28
Applicant: 日本电池株式会社
IPC: H01M10/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9 , H01M2/0217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包括正极、碳质材料的负极、有机电解质和隔膜层,该电解质包含锂盐和溶剂。溶剂包括碳酸亚乙酯(EC)、丙烯碳酸酯(PC)、链烃基碳酸酯及苯乙烯碳酸酯,基于碳酸亚乙酯(EC)、丙烯碳酸酯(PC)及链烃基碳酸酯的总体积,链烃基碳酸酯、碳酸亚乙酯(EC)及丙烯碳酸酯(PC)的体积含量分别为50%~90%(体积)、5%~45%(体积)及5%~45%(体积);基于电解质总重量,苯乙烯碳酸酯的含量为0.1%~5.0%(重量)。根据本发明制造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具有优良的放电容量、优异的循环寿命性能及优异的低温放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624957A
公开(公告)日:2005-06-08
申请号:CN200410085052.X
申请日:2004-10-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155 , C01G53/04 , C01G53/42 , C01P2002/54 , C01P2002/72 , C01P2006/40 , H01M4/525 , H01M10/0525 ,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锂的氧代氢氧化镍的制造方法,其是具备能够通过使金属锂和多环芳香族化合物一起溶解于媒介溶剂内之后所形成的一种溶液与氧代氢氧化镍相接触,从而将锂吸储于氧代氢氧化镍之内这一特征的一种制造方法。并是具备使用了一种通过利用所述制造方法来进行制造而得到的含锂氧代氢氧化镍的电极这一特征的一种非水电解质电化学储能装置的制造方法,因而能够提供一种成本低廉、操作工艺简便的制造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591936A
公开(公告)日:2005-03-09
申请号:CN200410075143.5
申请日:2004-09-03
Applicant: 日本电池株式会社
Inventor: 田渕彻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022 , H01M4/02 , H01M4/04 , H01M10/052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含锂物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使金属锂和多环芳香族化合物溶解于链状单醚之内所形成的溶液,与至少包括从长周期型周期表内的过渡金属、13族金属、14族金属、15族金属中选用的1种元素的材料M相接触来将锂吸收和积蓄于所述材料M内。并且,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非水电解质电化学储能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了一种包括依据上述制造方法而得到的含锂物质的电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