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构件的制造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668482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180037875.7

    申请日:2021-06-16

    Inventor: 间岛亮太

    Abstract: 盖构件的制造方法具备:将包含金属粒子的金属系接合材料涂布于盖构件(4)的主体部(7)的表面(7a)的涂布工序;和对金属系接合材料实施热处理的热处理工序。金属系接合材料的金属粒子的粒径D10为5μm以上,粒径D90为50μm以下。

    封装体以及盖构件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8360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380043042.0

    申请日:2023-08-30

    Abstract: 封装体(1)的盖构件(4)具有构成为平板状的顶板部(8a)、与顶板部(8a)相连的侧壁部(8b)以及形成于侧壁部(8b)的周围的框部(7)。侧壁部(8b)具有与顶板部(8a)的内表面(8a1)相连的内表面(8b1)以及与顶板部(8a)的外表面(8a2)相连的外表面(8b2)。侧壁部(8b)以侧壁部(8b)的内表面(8b1)相对于顶板部(8a)的内表面(8a1)呈钝角的方式倾斜。当将侧壁部的中途部的厚度设为T1b,将框部的厚度设为T2时,盖构件(4)具有T1b<T2的关系。

    保护帽、电子装置以及保护帽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4285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80050217.6

    申请日:2022-07-19

    Inventor: 间岛亮太

    Abstract: 本发明的保护帽具备:框部;盖部,其覆盖框部的一端部;以及接合部,其将框部与盖部接合。盖部具有经由接合部而与框部的一端部接触的第一表面。第一表面具有第一防反射膜。第一防反射膜具有与框部接触的接触部。接触部的表面粗糙度Sa为0.1~1.0nm。

    玻璃制盖构件的制造方法、玻璃制盖构件以及具备该盖构件的封装体

    公开(公告)号:CN11992397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380068108.1

    申请日:2023-09-15

    Inventor: 间岛亮太

    Abstract: 玻璃制盖构件(4)的制造方法包括通过使用掩蔽构件(25)的成膜处理在框部(6)的一方的表面(6c)形成金属化层(9)的成膜工序(S122)。在成膜工序(S122)中,以如下状态进行成膜处理:在与框部(6)的一方的表面(6c)以及在框部(6)的一方的表面(6c)的内侧连续的连接部(8)的一方的表面(8a)相对的位置配置掩蔽构件(25)的开口部(26),并且在比开口部(26)靠外侧且与玻璃制盖构件(4)相对的位置配置掩蔽构件(25)的第一掩蔽部(27)并在比开口部(26)靠内侧且与玻璃制盖构件(4)相对的位置配置掩蔽构件(25)的第二掩蔽部(28)。

    盖构件以及其制造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1355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380043967.5

    申请日:2023-09-13

    Abstract: 盖构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在将板玻璃(GS)固定于支承台(17)的状态下通过吸引板玻璃(GS)的一部分而形成盖构件(4)的突出部(8)的成形工序。支承台(17)具备固定盖构件(4)的框部(7)的固定部(20)。在成形工序中,固定部(20)向与吸引板玻璃(GS)的一部分的方向相同的方向吸引框部(7)。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