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57390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154062.3
申请日:2013-04-28
Applicant: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32/0633 , F16C17/107 , F16C33/1085 , F16C33/745 , F16C2370/12 , G11B19/2009 , G11B19/2036 , H02K5/165 , H02K5/167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承机构、马达以及盘驱动装置,所述轴承机构具有轴部、套筒部、下对置部、下外环状部以及上对置部。所述套筒部包括套筒主体和下推力板。在径向间隙构成有径向动压轴承部,在下轴向间隙构成有下轴向动压轴承部,在所述套筒部与所述下外环状部之间的下密封间隙构成有下密封部,在与所述上轴向间隙连续的上密封间隙构成有上密封部。所述套筒部包括与所述上密封间隙连续的第一连通路和构成在所述套筒主体与所述下推力板之间的第二连通路,所述第一连通路的下开口部与所述下轴向动压轴承部在轴向重叠。
-
公开(公告)号:CN104426285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410177876.3
申请日:2014-04-29
Applicant: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Inventor: 隅地映允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7/086 , F16C17/105 , F16C33/107 , F16C2240/34 , F16C2240/40 , F16C2240/70 , F16C2370/12 , G11B19/2009 , G11B19/2036 , H02K7/08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轴马达以及盘片驱动装置,所述主轴马达具有相对于中心轴线倾斜的上轴承部以及下轴承部,能够降低轴承整体的摩擦损失且能够稳定地旋转。上轴承部在轴部的上外周面与套筒的上内周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具有上动压产生槽。下轴承部在轴部的下外周面与套筒的下内周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具有下动压产生槽。上动压产生槽的下端部与中心轴线之间的径向距离比下动压产生槽的上端部与中心轴线之间的径向距离短。
-
公开(公告)号:CN103453020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179589.1
申请日:2013-05-15
Applicant: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32/0629 , F16C17/107 , F16C33/107 , F16C33/1085 , F16C33/745 , F16C2370/12 , G11B19/2036 , H02K5/1677 , H02K7/0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轴承机构、马达以及盘驱动装置,所述轴承机构包括:轴部、套筒部、下对置部、下外环状部以及上对置部。在径向间隙构成径向动压轴承部,在下轴向间隙构成下轴向动压轴承部,在所述套筒部与所述下外环状部之间的下密封间隙构成作为泵吸密封部的下密封部。在与上轴向间隙连续的上密封间隙构成上密封部。所述套筒部的下部包括大径部和位于所述大径部的下侧的小径部。所述套筒部包括连通路,该连通路具有在所述大径部与所述小径部之间的边界开口的开口部,该连通路与所述上密封间隙连续。所述下对置部的外周部包括外周突出部,该外周突出部与所述小径部在径向对置,与所述大径部在轴向对置。
-
公开(公告)号:CN109578432B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1811094547.7
申请日:2018-09-19
Applicant: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轴承装置、马达以及风扇马达,该轴承装置具有:圆筒状的套筒;轴,其插入于套筒中并且该轴的轴向上端部从套筒突出,该轴能够相对于套筒旋转;润滑油,其填充在套筒的内周面与轴的外周面之间的微小间隙中;密封部件,其设置于套筒的轴向上端部;以及环状部件,其固定于轴的轴向上端部的外周面而与轴一同旋转。环状部件具有向轴向下侧突出的突出部。突出部的轴向下端部与密封部件在轴向和径向中的至少一方重叠。
-
公开(公告)号:CN102852967B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210005967.X
申请日:2012-01-10
Applicant: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7/086 , F16C17/107 , F16C33/743 , F16C2370/12 , G11B19/2036 , Y10T29/49639 , Y10T29/49696 , Y10T29/49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流体动压轴承机构的制造方法、马达及盘驱动装置。轴承机构的制造方法包括a)工序、b)工序、c)工序、d)工序和e)工序。在a)工序中,装配轴承装配体。在b)工序中,使上推力部与上轮毂环状部之间的上密封间隙朝向下方,使外筒部与凸缘部之间的间隙扩大,或者,使外筒部与下轮毂环状部之间的下密封间隙朝向下方,使上推力部与凸缘部之间的间隙扩大。在c)工序中,将间隙整体减压。在d)工序中,从朝向上方的密封间隙注入润滑油,并等待预定的时间以上。在e)工序中,将压力恢复至大气压。
-
公开(公告)号:CN109958629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811570874.5
申请日:2018-12-21
Applicant: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送风机,其具有:叶轮,其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马达,其使所述叶轮旋转;以及基座部,其供所述马达设置,其中,所述叶轮具有:杯部,其覆盖所述马达;以及多个叶片,它们沿周向配置,并且从所述杯部向径向外侧延伸,在所述杯部与所述基座部之间形成有随着从所述杯部的内侧朝向外侧而逐渐变窄的间隙。
-
公开(公告)号:CN109958629A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811570874.5
申请日:2018-12-21
Applicant: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送风机,其具有:叶轮,其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马达,其使所述叶轮旋转;以及基座部,其供所述马达设置,其中,所述叶轮具有:杯部,其覆盖所述马达;以及多个叶片,它们沿周向配置,并且从所述杯部向径向外侧延伸,在所述杯部与所述基座部之间形成有随着从所述杯部的内侧朝向外侧而逐渐变窄的间隙。
-
公开(公告)号:CN109578432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094547.7
申请日:2018-09-19
Applicant: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轴承装置、马达以及风扇马达,该轴承装置具有:圆筒状的套筒;轴,其插入于套筒中并且该轴的轴向上端部从套筒突出,该轴能够相对于套筒旋转;润滑油,其填充在套筒的内周面与轴的外周面之间的微小间隙中;密封部件,其设置于套筒的轴向上端部;以及环状部件,其固定于轴的轴向上端部的外周面而与轴一同旋转。环状部件具有向轴向下侧突出的突出部。突出部的轴向下端部与密封部件在轴向和径向中的至少一方重叠。
-
公开(公告)号:CN103453020B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310179589.1
申请日:2013-05-15
Applicant: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32/0629 , F16C17/107 , F16C33/107 , F16C33/1085 , F16C33/745 , F16C2370/12 , G11B19/2036 , H02K5/1677 , H02K7/0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轴承机构、马达以及盘驱动装置,所述轴承机构包括:轴部、套筒部、下对置部、下外环状部以及上对置部。在径向间隙构成径向动压轴承部,在下轴向间隙构成下轴向动压轴承部,在所述套筒部与所述下外环状部之间的下密封间隙构成作为泵吸密封部的下密封部。在与上轴向间隙连续的上密封间隙构成上密封部。所述套筒部的下部包括大径部和位于所述大径部的下侧的小径部。所述套筒部包括连通路,该连通路具有在所述大径部与所述小径部之间的边界开口的开口部,该连通路与所述上密封间隙连续。所述下对置部的外周部包括外周突出部,该外周突出部与所述小径部在径向对置,与所述大径部在轴向对置。
-
公开(公告)号:CN104426285A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410177876.3
申请日:2014-04-29
Applicant: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Inventor: 隅地映允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7/086 , F16C17/105 , F16C33/107 , F16C2240/34 , F16C2240/40 , F16C2240/70 , F16C2370/12 , G11B19/2009 , G11B19/2036 , H02K7/083 , F16C17/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轴马达以及盘片驱动装置,所述主轴马达具有相对于中心轴线倾斜的上轴承部以及下轴承部,能够降低轴承整体的摩擦损失且能够稳定地旋转。上轴承部在轴部的上外周面与套筒的上内周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具有上动压产生槽。下轴承部在轴部的下外周面与套筒的下内周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具有下动压产生槽。上动压产生槽的下端部与中心轴线之间的径向距离比下动压产生槽的上端部与中心轴线之间的径向距离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