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转化器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59141C

    公开(公告)日:2008-01-02

    申请号:CN200510077826.9

    申请日:2005-06-09

    Inventor: 齐藤孝史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3/2853 Y10T29/493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转化器,其包括:催化剂托架、其中容纳所述催化剂托架的壳体、插入所述催化剂托架和壳体之间的催化剂垫、和位于所述催化剂托架末端的环形止挡,其中所述催化剂垫具有在壳体和止挡之间压缩的延伸部分,用于将止挡保持在壳体中的适当位置。还提供了一种制造催化转化器的方法。

    内燃机的排气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48725A

    公开(公告)日:2007-04-18

    申请号:CN200610140516.1

    申请日:2006-10-13

    Inventor: 齐藤孝史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排气系统,抑制为避免排气干涉而设于集合部排气管(3)内的分隔板(11)的振动,进而防止由此导致产生噪音。在直列四缸内燃机中,#2、#3气缸的上游侧排气管(2)与集合部排气管的第1流路(12)连接,#1、#4气缸的上游侧排气管与集合部排气管的第2流路(13)连接,两条流路(12、13)由分隔板分隔开。集合部排气管整体弯曲,分隔板也沿该集合部排气管弯曲。为了提高分隔板的刚性,冲压成形有与气流方向正交的第1增强筋(15)与沿气流方向的第2增强筋(16),抑制了分隔板的振动。由于增强筋(15、16)向第1流路一侧突出,则对偏向弯曲外侧的在第1流路内流过的排气气流的影响降至最小。

    催化转化器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15623A

    公开(公告)日:2006-01-04

    申请号:CN200510077826.9

    申请日:2005-06-09

    Inventor: 齐藤孝史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3/2853 Y10T29/493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转化器,其包括:催化剂托架、其中容纳所述催化剂托架的壳体、插入所述催化剂托架和壳体之间的催化剂垫、和位于所述催化剂托架末端的环形止挡,其中所述催化剂垫具有在壳体和止挡之间压缩的延伸部分,用于将止挡保持在壳体中的适当位置。还提供了一种制造催化转化器的方法。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38709B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580078425.7

    申请日:2015-04-06

    Abstract: 内燃机(1)具有筒内喷射用燃料喷射阀(8)和端口喷射用燃料喷射阀(9)。根据内燃机运转条件来算出请求燃料喷射量,在该请求燃料喷射量超过筒内喷射用燃料喷射阀(8)的最小燃料喷射量的第一运转区域(R),使端口喷射用燃料喷射阀(9)的燃料喷射量为恒定量,并且基于请求燃料喷射量和上述恒定量来调节筒内喷射用燃料喷射阀(8)的燃料喷射量。第一运转区域为至少上述请求燃料喷射量超过上述筒内喷射用燃料喷射阀的最小燃料喷射量的区域。在该第一运转区域,将上述排出口喷射用燃料喷射阀的燃料喷射量固定为该排出口喷射用燃料喷射阀的最小燃料喷射量。

    内燃机的排气系统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67838C

    公开(公告)日:2009-03-11

    申请号:CN200610140516.1

    申请日:2006-10-13

    Inventor: 齐藤孝史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排气系统,抑制为避免排气干涉而设于集合部排气管(3)内的分隔板(11)的振动,进而防止由此导致产生噪音。在直列四缸内燃机中,#2、#3气缸的上游侧排气管(2)与集合部排气管的第1流路(12)连接,#1、#4气缸的上游侧排气管与集合部排气管的第2流路(13)连接,两条流路(12、13)由分隔板分隔开。集合部排气管整体弯曲,分隔板也沿该集合部排气管弯曲。为了提高分隔板的刚性,冲压成形有与气流方向正交的第1增强筋(15)与沿气流方向的第2增强筋(16),抑制了分隔板的振动。由于增强筋(15、16)向第1流路一侧突出,则对偏向弯曲外侧地在第1流路内流过的排气气流的影响降至最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