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822365A
公开(公告)日:2006-08-23
申请号:CN200610004153.9
申请日:2006-02-20
Applicant: 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L25/075 , H01L33/00 , H01L23/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224/45144 , H01L2224/48091 , H01L2924/181 , H01L2924/3025 , H01L2924/00014 , H01L2924/00 , H01L2924/00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装置,其具有基板(2)、形成于基板(2)上的正电极(6)及负电极(4)、连接在正电极(6)及负电极(4)上的发光二极管(8)、覆盖发光二极管(8)的透明层(12及14)、至少吸收来自发光二极管(8)的一部分光并转换成长波长光的荧光体(16)、改变来自发光二极管(8)及/或者荧光体(16)的光的配光方向的透镜。树脂(12及14)包含荧光体(16),且成形为构成大致呈半圆柱状透镜的形状,树脂(12及14)中的荧光体(16),与构成透镜部分的表面邻近相比更高密度地分布在发光二极管(8)的表面邻近。
-
公开(公告)号:CN100481447C
公开(公告)日:2009-04-22
申请号:CN200610004153.9
申请日:2006-02-20
Applicant: 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L25/075 , H01L33/00 , H01L23/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224/45144 , H01L2224/48091 , H01L2924/181 , H01L2924/3025 , H01L2924/00014 , H01L2924/00 , H01L2924/00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装置,其具有基板(2)、形成于基板(2)上的正电极(6)及负电极(4)、连接在正电极(6)及负电极(4)上的发光二极管(8)、覆盖发光二极管(8)的透明层(12及14)、至少吸收来自发光二极管(8)的一部分光并转换成长波长光的荧光体(16)、改变来自发光二极管(8)及/或者荧光体(16)的光的配光方向的透镜。树脂(12及14)包含荧光体(16),且成形为构成大致呈半圆柱状透镜的形状,树脂(12及14)中的荧光体(16),与构成透镜部分的表面邻近相比更高密度地分布在发光二极管(8)的表面邻近。
-
公开(公告)号:CN3534387D
公开(公告)日:2006-06-07
申请号:CN200530118611.8
申请日:2005-08-17
Applicant: 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Designer: 泷根研二
Abstract: “示出透光性部分的参考主视图”中的斜线部分表示透光性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3584395D
公开(公告)日:2006-11-29
申请号:CN200530118614.1
申请日:2005-08-17
Applicant: 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Designer: 泷根研二
Abstract: “示出透光性部分的参考主视图”中的斜线部分表示透光性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3562630D
公开(公告)日:2006-09-20
申请号:CN200530118613.7
申请日:2005-08-17
Applicant: 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Designer: 泷根研二
Abstract: C所示出部分为透光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3564616D
公开(公告)日:2006-09-27
申请号:CN200530118615.6
申请日:2005-08-17
Applicant: 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Designer: 泷根研二
Abstract: “示出透光性部分的参考主视图”中的斜线部分表示透光性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3564615D
公开(公告)日:2006-09-27
申请号:CN200530118612.2
申请日:2005-08-17
Applicant: 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Designer: 泷根研二
Abstract: “示出透光性部分的参考主视图”中的斜线部分表示透光性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3558708D
公开(公告)日:2006-09-06
申请号:CN200530118610.3
申请日:2005-08-17
Applicant: 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Designer: 泷根研二
Abstract: “示出透光性部分的参考主视图”中的斜线部分表示透光性部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