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电加温器长流程电阻管元件

    公开(公告)号:CN111601409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484576.5

    申请日:2020-06-01

    Abstract: 一种高效电加温器长流程电阻管元件,包括间隔设置的法兰盘和电极板,法兰盘和电极板之间安装有相对设置的“S”型电阻管,单个“S”型电阻管的结构为: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层电阻管、第二层电阻管和第三层电阻管,第一层电阻管的尾部通过第一转接头与第二层电阻管连接,第二层电阻管的尾部通过第二转接头与第三层电阻管连接,第一层电阻管的头部与穿过法兰盘,第三层电阻管的尾部穿过电极板;法兰盘、第一层电阻管、第二层电阻管和第三层电阻管上均安装有多个陶瓷支撑件。提高了换热效率,减小了设备长度,降低了电热原件最高表面温度,提高了设备使用寿命,大大提高了使用可靠性。

    蓄热式风洞实验电加温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168073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810058296.0

    申请日:2018-0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加温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蓄热式风洞实验电加温器系统,包括储罐、循环泵、电加热器和换热器,电加热器的加热部分和换热器的换热部分均伸入到储罐的内部,电加热器的出水口和换热器的进水口之间通过循环泵连通,储罐内部布置隔板,隔板的一端固定在储罐的内壁上,隔板的另一端和储罐的内壁间距布置,隔板布置在电加热器的加热部分和换热器的换热部分之间,流体在循环泵、电加热器、储罐内部和换热器之间循环流动,储罐的外壁上设置安全保护装置,隔板起到管道的作用,设备体积很小、成本低。另外,在循环泵与隔板的作用下,储罐内发生流动,隔板起到折流的作用,使得流体流动的死区小,使储罐内温度均匀。

    一种低流速电加热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871427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106671.X

    申请日:2017-02-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H1/103 F24H9/0021 F24H9/1818 F24H225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流速电加热器,包括介质进口、容器外壳、介质出口和接线盒,所述介质进口、介质出口均位于容器外壳的上方,且介质出口靠近接线盒一侧,所述容器外壳内固定设有多个电加热管,且电加热管的一端与接线盒中电源设备电性连接,靠近介质出口的一侧安装外套管管板,所述加热器管板法兰与外套管管板之间设有隔板。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合理设计电加热管与外套管间的流通截面积来提高介质流速,达到提高传热膜系数的效果;通过中间隔板使冷的介质与电热元件外套管充分进行热交换,有效降低电加热管表面温度,从而提高使用寿命,且得到较低的容器表面温度,省去了保温,减小设备成本。

    可拆式强化传热电加温器热源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11511048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010483900.1

    申请日:2020-06-01

    Abstract: 一种可拆式强化传热电加温器热源组件,包括多个横向布置的管体,管体的两端均设置成敞口,管体的内部安装有多组并联设置的电阻管组件,单个电阻管组件的结构为:包括横向平行间隔分布的多根第一电阻管,第一电阻管的首端穿过法兰盘,并用陶瓷支撑件进行支撑,第一电阻管的管头与第一电极连接件连接,第一电阻管的尾端穿过第二电极连接件,第二电极连接件位于管体内部,每根第一电阻管上间隔安装有多个陶瓷支撑件;相邻两个管体的其中一个电阻管组件的头部穿过法兰盘后同时与一块电极板连接;每个第一电极连接件通过电源线与电源盒连接。无需将整个电热元器件全部抽出,大大减少了工作量,维护快速、高效,并具有较好的过滤保护功能。

    大功率高压电加温器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702807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011584623.X

    申请日:2020-1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功率高压电加温器,包括前后贯通的壳体,壳体外壁面间隔套装有外壳构成封闭的空间,外壳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壳体内部沿着长度方向套设固装有管体,管体内沿着长度方向间隔安装有多组加热组件;位于外壳前方的壳体壁面上沿着周向间隔安装有同一组电源的多个电极组件,多组加热组件共同与该组电源电性连接;壳体内部进口处安装有整流组件;本发明通过多组加热组件沿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方式,在有效提升电加温器功率的同时亦大大降低了其整体直径尺寸;并且多组加热组件采用同一组电源,通过电极引入装置数量的减少有效降低了泄露风险;还采用外壁面油冷的方式,使得电加温器整体热损小、热应力小,实用性好。

    一种高效多通道电加温器

    公开(公告)号:CN112728757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011584625.9

    申请日:2020-1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多通道电加温器,包括外壳,外壳内部的前段安装有整流组件,外壳内部的中段沿着轴向间隔安装有多组加热组件,外壳外壁面上还安装有一组或沿圆周方向均布的一组以上旁通道;单组旁通道的两端均与外壳内部连通,单组旁通道一端连接于第一组加热组件处的外壳壁面上,单组旁通道另一端连接于最后一组加热组件处的外壳壁面上,单组旁通道上均串联安装有开关阀;本发明的电加温器同时具备独立的加热通道和辅助流通的旁通道,在保持总长度不变并保证流通时流场品质的同时,亦能够在较短的距离内使得介质均匀、稳定流通,极大地保障了电加温器的使用,实用性好。

    一种扩散整流的均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696550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11584624.4

    申请日:2020-1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扩散整流的均流结构,包括前后贯通的壳体,壳体前端开口处内衬安装有扩散管,扩散管后端部安装有内凹的扩散锥,位于扩散管后方的壳体内壁上安装有整流板,位于整流板后方的壳体连通有加热腔;扩散管与扩散锥相接的边缘处、扩散锥上以及整流板上均开有供介质流通的通孔;整流板中部后凸成锥形结构,整流板四周边缘处通过间隔布置的紧固件与壳体内壁面相连;介质从扩散管前端进入,一部分经扩散锥上的通孔水平进入壳体内,另一部分在扩散锥的锥面导流作用下扩散并经扩散管上的通孔进入壳体,进入壳体的介质再经整流板上的通孔流向后方的加热腔,完成介质的扩散和整流,从而在较短的距离内实现介质的均流和稳定,实用性好。

    高温沥青罐电加热系统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935652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310034435.3

    申请日:2013-0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9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沥青罐电加热系统,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解决:(1)间接加热的热转换率低;(2)噪音污染、废气污染、环境污染;(3)爆炸、泄漏等安全隐患;(4)使用成本逐年升高;(5)安装、维护、维修不便;(6)油荒时无法工作。本发明主要由以下部件和零件构成和组成:罐体部件,侧面通过法兰安装电加热器部件,由电加热器的电源接线盒部件,引入电源,由动力电缆连接诸多电热元件,电热元件起发热功能。石油为不可再生资源,根据《年鉴》,截至2011年年底,全球石油储量约为1.653万亿桶,全球石油储量可用54年。去年,英国石油公司报告的2010年年底世界石油储量为1.526万亿桶。若按照现在全球每天非常非常保守0.8亿桶的消耗速度来看,当前的世界石油储量可供全球消费54年。筑路机械是大量消耗油品的一种设备,且热转换率较低,如果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筑路机械改用直接电加热模式,将大大提高热转换率,降低污染,节约石油资源。

    蓄热式电加温高温电极引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726895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010704913.7

    申请日:2020-07-21

    Abstract: 一种蓄热式电加温高温电极引出装置,包括电极引出段,其中部开有截面呈“U”型的空腔,空腔内填充有陶瓷纤维隔热棉,然后安装电极接线段;电极引出段的外圆周面配合安装有第一绝缘陶瓷,第一绝缘陶瓷尾部的电极引出段上依次套有V形密封圈和第二绝缘陶瓷,第一绝缘陶瓷和第二绝缘陶瓷的外圆周面上同时安装有螺旋通道式水冷夹套,螺旋通道式水冷夹套的外圆周面套有外壳,外壳上设置有与螺旋通道式水冷夹套连通的冷却水出口和冷却水进口;第二绝缘陶瓷外侧的电极引出段上安装有间隔的平垫片,两个平垫片之间安装碟簧,位于外侧的平垫片外部安装压紧螺母。该结构性能可靠,满足高温环境及大电流密度传输等特殊场合的使用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