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孪生的机器人运动控制与状态监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236138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75669.1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无锡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数字孪生的机器人运动控制与状态监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S01,采集待维修部件的三维空间数据;S02,构建待维修部件的实时仿真模型并确定待维修部件的缺陷和维修方式;S03,以由缺陷等级确定的维修参数对缺陷进行实时维修并在维修过程中更新实时仿真模型,基于更新后的实时仿真模型与标准仿真模型的差异调整维修参数;S04,检测缺陷并计算得到缺陷指数后确定维修结果,根据维修结果确定维修工具结束维修或继续维修;S05,计算得到维修的评价值并确定评价等级。本发明通过数字孪生模块的实时仿真分析与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协同进行,提高了对机器人运动控制的精准度。

    一种高温管道多传感器监测及信息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592215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880005.7

    申请日:2023-07-18

    Applicant: 无锡学院

    Inventor: 王可庆 田浩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安全评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温管道多传感器监测及信息处理系统,包括:采集单元;调节单元;制冷单元;保温单元;检测单元;警报单元;中控单元,其用以根据采集的所述高温管道中各待测点位的温度依次对各待测点位进行标记,以及,在完成对各待测点位的标记时根据各标记的数量确定高温管道的运行是否符合标准,中控单元在判定高温管道的运行不符合标准时根据各待测点位的温度及压力确定高温管道运行不符合标准的原因并在完成对原因的确定时将对应单元中对应部件的参数调节至对应值,本发明提高了对所述高温管道的温度的控制精度,在保证高温管道的安全性的同时,提高了对高温管道监测的效率。

    一种窄间隙爬行无损检测机器人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11598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311041281.0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无锡学院

    Inventor: 王可庆 田浩 李鹏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窄间隙爬行无损检测机器人控制系统,包括,外壳;用以带动外壳移动的移动单元,用以检测移动单元的爬行参数的检测单元,用以根据检测单元测得的机器人爬行预设长度后的位置点与预设位置点的垂直距离判定移动单元的运行是否符合预设标准,并在不符合预设标准时判定不符合预设标准的原因为机器人的自重导致爬行偏移,或机器人与间隙面的摩擦力不符合预设标准导致爬行偏移的中控单元,将系统运行中对应的部件的运行参数调节至对应值的调节单元,用以无损检测的无损检测单元,以及用以传输无损检测单元采集的检测信息的通信单元,可以对窄缝隙立缝内的焊接点或焊缝进行精准移动和探伤。

    一种基于预测控制的微电网液流电池储能调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2997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081229.2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无锡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预测控制的微电网液流电池储能调峰方法,涉及微电网储能技术领域,通过系统建模和简化、预测控制和优化、性能评估和优化以及构建仿真模型进行验证分析,在传统的固定控制方法的基础上,引入了预测控制方法的策略,有效地解决了电网传输能量损失过多以及供需两方面的不确定性造成的负面影响,如电网效率低下、可持续性低、缺乏弹性等问题;与传统的固定控制方法相比,所提出的预测控制方法具有优越的智能性和灵活性,能够无缝适应微电网系统的动态功率需求;通过显著提高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VRFB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本实施例方法有望提高微电网基础设施的可持续性和弹性。

    一种平抑功率波动对电网稳定性影响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8945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19933.4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无锡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平抑功率波动对电网稳定性影响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模糊规则库,监测电网的频率偏差和负荷变化;监测发电机组的频率偏差和负荷变化;去模糊化输出;电网控制系统发出相应指令,调整系统参数,通过控制发电机组对发电机的转速、功率输出、电压和频率进行电网稳定性控制。本发明在面对新能源波动时,响应时间更快,超调量更小。增强系统频率稳定性和互联线路功率平衡的维护。此外,在增强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同时,无缝适应可再生能源发电固有的波动性。

    一种传感网络的多任务协同处理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69236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728588.1

    申请日:2023-06-20

    Applicant: 无锡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感网络的多任务协同处理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监测器,设置在待监测房间内,用以监测房间的温度和湿度,并获取温度信息和湿度信息;信息收集器,用以获取使用年限、用户人数和用户年龄,并根据用户人数和用户年龄获取平均年龄并根据所述使用年限和环境值获取危险值;转办服务器,用以根据危险值和平均年龄产生报警信号,所述报警信号包括第一报警信号和第二报警信号,保障了采暖设施的正常工作,提高了维修工作效率和用户服务质量。

    一种智能配电网绿色高可靠性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60695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918300.2

    申请日:2022-08-01

    Applicant: 无锡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配电网绿色高可靠性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配电网性能评价指标体系,所述配电网性能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若干评价指标;S2:利用改进的熵权法计算所述配电网性能评价指标体系中各评价指标的权重;S3:根据计算得到的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引入模糊VIKOR方法进行评估智能配电网的性能。本实施例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充分考虑了可持续发展网络的绿色发展和高可靠性,然后,基于改进熵方法的加权方法和模糊VIKOR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方法的混合模型,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一种基于开放架构的配电网智能测控终端

    公开(公告)号:CN114844225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675214.3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无锡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开放架构的配电网智能测控终端,涉及配网智能化的技术领域,根据各功能单元胡划分出不同的区域,达到可扩充的目的,具备布局灵活、功能多变、双向即时通讯、便于现场配置等优势,可广泛应用于环网柜、柱上馈电单元、变压器台区等各类配电网络工作环境,处于对线路的接线和保护类型的多样化考虑,引入保护测试单元进行单独设计,面向配电网信号时,以保护测试单元分路引入,然后再进行多路复用,最后输入内部控制处理单元分析,避免配电终端面向多种类型的工作环境,互联互通配置困难的问题,为快速实现配电网络智能化进行了有益探索。

    基于数字孪生的机器人运动控制与状态监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236138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475669.1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无锡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数字孪生的机器人运动控制与状态监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S01,采集待维修部件的三维空间数据;S02,构建待维修部件的实时仿真模型并确定待维修部件的缺陷和维修方式;S03,以由缺陷等级确定的维修参数对缺陷进行实时维修并在维修过程中更新实时仿真模型,基于更新后的实时仿真模型与标准仿真模型的差异调整维修参数;S04,检测缺陷并计算得到缺陷指数后确定维修结果,根据维修结果确定维修工具结束维修或继续维修;S05,计算得到维修的评价值并确定评价等级。本发明通过数字孪生模块的实时仿真分析与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协同进行,提高了对机器人运动控制的精准度。

    一种分布式储能系统优化配置及运行策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21298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753046.5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无锡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分布式储能系统优化配置及运行策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分布式储能系统优化配置模型,以储能系统投资和运行成本最小,构建目标函数;构建约束条件;利用二阶锥松弛算法和双线性项线性化进行模型求解,得到储能系统优化配置及运行策略。本发明考虑线路利用效率等多因素对分布式储能进行优化配置,可提高配电线路日内利用率,削减尖峰负荷,提升配电网资产经济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