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转移物体的设备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281970B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080004649.0

    申请日:2010-02-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33/02 B22C11/10 B22D30/00

    Abstract: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转移物体的设备,该设备能够将具有长方体形状的物体从设置在第一输送装置(2)上的第一容器(1)中翻转并转移至设置在第二输送装置(4)上的第二容器(3)。该设备包括:设置在第一和第二输送装置(2、4)之间且沿其方向延伸的第一和第二旋转轴(9、10),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旋转轴(9、10)能够在竖直平面内独立地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并且第一和第二旋转轴(9、10)的旋转中心彼此重合;用于旋转第一旋转轴(9)的第一驱动装置(11);用于旋转第二旋转轴(10)的第二驱动装置(12);第一旋转构件(13),其自第一旋转轴(9)垂直地延伸且固定于第一旋转轴(9),该轴(9)能够在第一输送装置(2)和第二输送装置(4)之间旋转;第二旋转构件(14),其自第二旋转轴(10)垂直地延伸且固定于第二旋转轴(10),该轴(10)能够在第二输送装置(4)和第一输送装置(2)之间旋转,并且能够通过将物体经由第一容器(1)和第二容器(3)夹在第一旋转构件(13)与第二旋转构件(14)之间而将物体从第一输送装置(2)旋转并转移至第二输送装置(4);用于将第一容器(1)夹紧至第一旋转构件(13)的第一夹紧装置(21);以及用于将第二容器(3)夹紧至第二旋转构件(14)的第二夹紧装置(28)。

    用于转移物体的设备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281970A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1080004649.0

    申请日:2010-02-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33/02 B22C11/10 B22D30/00

    Abstract: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转移物体的设备,该设备能够将具有长方体形状的物体从设置在第一输送装置(2)上的第一容器(1)中翻转并转移至设置在第二输送装置(4)上的第二容器(3)。该设备包括:设置在第一和第二输送装置(2、4)之间且沿其方向延伸的第一和第二旋转轴(9、10),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旋转轴(9、10)能够在竖直平面内独立地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并且第一和第二旋转轴(9、10)的旋转中心彼此重合;用于旋转第一旋转轴(9)的第一驱动装置(11);用于旋转第二旋转轴(10)的第二驱动装置(12);第一旋转构件(13),其自第一旋转轴(9)垂直地延伸且固定于第一旋转轴(9),该轴(9)能够在第一输送装置(2)和第二输送装置(4)之间旋转;第二旋转构件(14),其自第二旋转轴(10)垂直地延伸且固定于第二旋转轴(10),该轴(10)能够在第二输送装置(4)和第一输送装置(2)之间旋转,并且能够通过将物体经由第一容器(1)和第二容器(3)夹在第一旋转构件(13)与第二旋转构件(14)之间而将物体从第一输送装置(2)旋转并转移至第二输送装置(4);用于将第一容器(1)夹紧至第一旋转构件(13)的第一夹紧装置(21);以及用于将第二容器(3)夹紧至第二旋转构件(14)的第二夹紧装置(28)。

    浇注设备及浇注方法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348521B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0980157939.6

    申请日:2009-03-10

    Inventor: 横前知志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37/00 B22D39/00 B22D45/00 B22D47/0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以简易的结构确保在短的时间循环内进行长时间浇注的浇注设备以及浇注方法。浇注设备(20)具备:输送未浇注的铸型(1)的铸型输入线(2);铸型输出线(4),输送浇注后的铸型(3)输送,配置成与铸型输入线(2)平行且错开规定的距离;2台浇注机(5、6),向铸型(1)进行浇注,配置成在与铸型输入线(2)正交的方向错开所述规定的距离(D);以及输送台车(7),能够沿与铸型输入线(2)正交的方向移动,具有3处在能够移动的方向上错开所述规定的距离(D)地载置铸型(1、3)的装载位置(17、18、19)。

    浇注设备及浇注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348521A

    公开(公告)日:2012-02-08

    申请号:CN200980157939.6

    申请日:2009-03-10

    Inventor: 横前知志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37/00 B22D39/00 B22D45/00 B22D47/0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以简易的结构确保在短的时间循环内进行长时间浇注的浇注设备以及浇注方法。浇注设备(20)具备:输送未浇注的铸型(1)的铸型输入线(2);铸型输出线(4),输送浇注后的铸型(3)输送,配置成与铸型输入线(2)平行且错开规定的距离;2台浇注机(5、6),向铸型(1)进行浇注,配置成在与铸型输入线(2)正交的方向错开所述规定的距离(D);以及输送台车(7),能够沿与铸型输入线(2)正交的方向移动,具有3处在能够移动的方向上错开所述规定的距离(D)地载置铸型(1、3)的装载位置(17、18、19)。

    铸型的转移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019413A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1010219906.4

    申请日:2010-07-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铸型的转移装置,在将上下铸型从第一移送机构的移动台车或托盘翻转并转移到第二移送机构的振动输送槽或滑动面时,可防止铸件原材料挂在移动台车上。具备:旋转轴,其与第一移送机构指向同一方向且以在垂直面内能正反旋转的方式配设在第一移送机构与第二移送机构之间;使旋转轴正反旋转的旋转轴驱动机构;转动部件,其沿着与旋转轴垂直的方向延伸并固定于旋转轴,能够装载一个移动台车或托盘及上下铸型并且能够在第一移送机构和第二移送机构的上方位置之间转动;夹紧机构,其安装于转动部件,并且能够夹紧转动部件上的金属砂箱;把持机构,其安装于转动部件,并且能够和转动部件一起把持转动部件上的移动台车或托盘及上下铸型。

    线性致动器的损耗检测方法及损耗检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975147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1811597652.2

    申请日:2018-1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压缸、液压缸、电动缸等线性致动器的损耗检测方法及损耗检测系统。物理量检测传感器(9)安装于线性致动器,该线性致动器对与杆(2)相连接的推拉构件在与线性移动方向不同的方向施加横向负荷并同时对被加压物进行推拉,在对被加压物进行推拉时由物理量检测传感器(9)检测出安装构件与管部之间产生的外力,与运算存储判定处理装置(10)中存储的在无异常状态下检测出的标准外力数据进行比较运算,且进行是正常状态还是异常状态的运算判定。

    带砂箱的上下铸型的合模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159344B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0980137068.1

    申请日:2009-07-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C19/04 B22C2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带砂箱的上下铸型的合模装置,能够提高造型的带砂箱的上下铸型合模时合模不良的检测精度、防止从分型面溢出熔融金属。其特征在于,具备:升降汽缸,其载置于立设的4根支柱的上方;升降部,其具备升降台和支承机构,升降台固定于该升降汽缸的活塞杆的前端,支承机构设置于该升降台的下部,且能够相对于下面加工面装卸输送辊,下表面加工面是在形成于上述带砂箱的上铸型的上砂箱两端部的突起部的上下两面被加工后的上表面加工面以及下表面加工面中的下表面加工面;位移传感器,至少有4个位移传感器朝向上述带砂箱的上铸型的上表面加工面而配置在上述升降部,该位移传感器用于测定该上表面加工面的位移;合模不良检测单元,其基于分别测定使该带砂箱的上铸型上升的状态下和合模后的状态下的该上表面加工面的位移的测定值、以及预先设定的合模不良条件,来进行合模不良的判定。

    线性致动器的损耗检测方法及损耗检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975147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811597652.2

    申请日:2018-1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压缸、液压缸、电动缸等线性致动器的损耗检测方法及损耗检测系统。物理量检测传感器(9)安装于线性致动器,该线性致动器对与杆(2)相连接的推拉构件在与线性移动方向不同的方向施加横向负荷并同时对被加压物进行推拉,在对被加压物进行推拉时由物理量检测传感器(9)检测出安装构件与管部之间产生的外力,与运算存储判定处理装置(10)中存储的在无异常状态下检测出的标准外力数据进行比较运算,且进行是正常状态还是异常状态的运算判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