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震道路桥梁支座

    公开(公告)号:CN110387812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1910724539.4

    申请日:2019-08-07

    Inventor: 王会芳 张仕立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隔震道路桥梁支座,包括底板,底板的上方设置有顶板,底板和顶板相对应的四角位置处分别一体成型有第二连杆和第一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相互卡合在一起,顶板的下表面安装有承重块,承重块的外部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与承重块为一体式构件,固定板的上表面分布有限位块,本发明在使用的过程中,底板被固定在路桥面相应的地基墩台上,根据上方路桥面给予顶板表面上各点处受压情况的不同,可将转钮旋接进固定板上不同位置处的限位块中,给予底板上各点处不同程度的支撑加固力,从而解决原有隔震道路桥梁支座使用无法根据路桥面上层部分实际各点不同受力情况进行调整加固的问题。

    一种建筑设备用装配式集成连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668713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1021485.9

    申请日:2021-09-01

    Inventor: 王会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建筑设备用装配式集成连接装置,包括封口组件、底板组件和封板组件,所述封口组件上下两侧均与底板组件安装在一起,所述底板组件呈上下平行设置,所述封板组件安装在封口组件的两侧,所述封口组件呈多个设置,并且其相互滑动连接在一起;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多个封口组件、底板组件和封板组件,其可以针对实际设备的体积大小进行针对性的装配组装,且每个封口组件、底板组件和封板组件大小都是一致的,其无需分类,节省大量时间,组装十分方便,保证工地可以正常施工。

    一种隔震道路桥梁支座

    公开(公告)号:CN110387812A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910724539.4

    申请日:2019-08-07

    Inventor: 王会芳 张仕立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隔震道路桥梁支座,包括底板,底板的上方设置有顶板,底板和顶板相对应的四角位置处分别一体成型有第二连杆和第一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相互卡合在一起,顶板的下表面安装有承重块,承重块的外部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与承重块为一体式构件,固定板的上表面分布有限位块,本发明在使用的过程中,底板被固定在路桥面相应的地基墩台上,根据上方路桥面给予顶板表面上各点处受压情况的不同,可将转钮旋接进固定板上不同位置处的限位块中,给予底板上各点处不同程度的支撑加固力,从而解决原有隔震道路桥梁支座使用无法根据路桥面上层部分实际各点不同受力情况进行调整加固的问题。

    一种低温适用混凝土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747711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671897.6

    申请日:2020-07-13

    Inventor: 王会芳 张仕立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温适用混凝土,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硅酸盐水泥300~400份、矿粉50~60份、硅灰40~50份、火成岩纤维2~3份、可再分散性胶粉10~20份、三异丙醇胺5~10份、纳米硅颗粒5~8份、三乙醇胺0.2~0.3份、亚硝酸钙7~13份、纳米淀粉20~30份、乙二醇20~30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0~20份、木质素磺酸钙2~4份、水100~200份。本发明的混凝土成型后具有较好的早后期强度,其而具有优良的抗冻性能。

    一种建筑设备用装配式集成连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668713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111021485.9

    申请日:2021-09-01

    Inventor: 王会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建筑设备用装配式集成连接装置,包括封口组件、底板组件和封板组件,所述封口组件上下两侧均与底板组件安装在一起,所述底板组件呈上下平行设置,所述封板组件安装在封口组件的两侧,所述封口组件呈多个设置,并且其相互滑动连接在一起;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多个封口组件、底板组件和封板组件,其可以针对实际设备的体积大小进行针对性的装配组装,且每个封口组件、底板组件和封板组件大小都是一致的,其无需分类,节省大量时间,组装十分方便,保证工地可以正常施工。

    一种基于建筑道桥的多角度钢筋折弯机

    公开(公告)号:CN114618958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318408.8

    申请日:2022-03-29

    Inventor: 王会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建筑道桥的多角度钢筋折弯机,属于钢筋加工技术领域,包括柜体和设在柜体内的T型的冲头,所述柜体的顶端固定有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柜体内的支座连接,支座的底端构造有与冲头的顶端适配的卡槽,支座内设有两个插杆,两个插杆的顶端均固定有挡块,两个插杆上均套有复位弹簧,两个插杆均插入冲头,冲头的两侧均设有滑轮,两个滑轮均与设在柜体内的撑座转动连接,撑座的顶端固定有量尺,支座的侧壁固定有指针,冲头远离量尺的一侧设有辅助清理件,柜体的两侧均开设有通槽,柜体的一侧设有疏导件。该基于建筑道桥的多角度钢筋折弯机,方便拆卸,利于钢筋的输送。

    一种道路维护警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566901U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322916381.5

    申请日:2023-10-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道路维护警示装置,具体涉及市政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固定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端固定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端设有警示组件;折叠伸缩管,所述折叠伸缩管底端固定设有固定连接框,所述固定连接框底端固定设有防滑垫,所述底座顶端固定设有加水管。本实用新型通过螺纹杆来带动折叠伸缩管和固定连接框上下移动,使得固定连接框可以对装置进行加固,通过向折叠伸缩管和固定连接框内部注水,可以大大的增加装置的重量,增强其稳定性,避免了警示装置被大风吹倒或被人无意间碰倒的情况出现,进而降低了警示装置损坏的几率,且警示组件可以全天多方位的进行警示,警示效果较好。

    一种建筑用便捷式钢筋除锈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5999968U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22094625.7

    申请日:2021-09-01

    Inventor: 李登垚 王会芳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建筑用便捷式钢筋除锈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除锈机构,所述除锈机构的内侧设置有钢筋,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左侧固定连接有便于钢筋穿过除锈机构的动力机构,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齿轮、齿环、刷板、转筒、手轮、钢筋、第一滚轮、支撑座、弹簧和第二滚轮,在对钢筋横向刷洗的时候钢筋也会与刷板发生相对转动,从而保证钢筋四周都可以清理完,同时也提高了清理的效果,且钢筋会在第一滚轮以及第二滚轮的作用下自动往左侧移动。

    一种再生混凝土的再生料加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1141906U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922119076.7

    申请日:2019-11-29

    Inventor: 王会芳 张仕立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再生混凝土的再生料加工装置,包括粉碎机、罐体、壳体和驱动机构,所述粉碎机安装于罐体内部,壳体设置于罐体每部,壳体设置于粉碎机下端,罐体的右侧设有一开口,壳体内部朝向开口的一端面上紧贴设有一框体,框体内部安装有过滤网,框体上端向外弯曲形成一弯曲部,弯曲部延伸至开口的底面上,并被驱动机构反复驱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墙纸在粉碎后第一时间能漂浮在水中,并通过不断重复转动的过滤网能有效的将墙纸打捞起,并通过开口将墙纸甩至外界,有效的将墙纸取出,避免了影响质量。

    智能实时沉降监控系统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406130U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520118808.X

    申请日:2015-02-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实时沉降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一种智能实时沉降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控终端、信息采集箱、固定盒、所述的监控终端包括显示屏、实时分析系统装置和第一信号传感器,所述的信息采集箱包括箱体、弹性杆、角度传感器、信息存储器、警报灯、第二信号传感器,信息存储器分别连接于角度传感器、报警灯和第二信号传感器,所述的固定盒包括盒体、钢丝绳和固定筋,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精度高,能实时对沉降的数据进行显示,效率高,很大程度减少了人及环境对测量的影响,智能反馈能够及时对沉降异常情况进行反馈报警,提高的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稳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