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92395A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910164910.6
申请日:2019-03-05
Applicant: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Inventor: 匡雄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神经介入治疗器械输送器,主体一侧下表面通过第一转轴与握把一端活动相连,第一转轴一端与第一锁紧旋钮相连,主体内部开有通道,主体内部位于通道中间位置的两侧分别开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内设置有主动牵引轮,第二凹槽内设置有从动牵引轮,主体外侧表面设置有输送旋钮并与主动牵引轮相连,主体一端位于通道端部位置处设置有后端限位帽,主体一端位于通道端部位置处设置有前端端头,该发明结构简单,通过输送旋钮进行旋转推送,手感较传统的直接用手推距离感、速度感均有明显提升,就算是新手也不会出现导管或导丝抖动的情况,降低了直接到达病灶处所用的次数,大大提高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213759825U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022717390.8
申请日:2020-11-10
Applicant: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定效果稳定的颅内血肿引流管,包括管体、保温层、密封层、入水口和安装板,所述管体的顶端安装有固定块,所述第一抱箍和第二抱箍的顶端均安装有导向杆。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抱箍和第二抱箍通过螺纹杆连接,螺纹杆和第一抱箍、第二抱箍构成螺纹连接,螺纹杆上的螺纹关于螺纹杆的中轴线呈相反的方向分布,由于方向相反的螺纹,拧动螺纹杆就可以带动第一抱箍和第二抱箍向相对的方向移动,第一抱箍和第二抱箍移动就可以将引流管固定在患者的头上,第一抱箍和第二抱箍顶端的导向杆和安装杆呈滑动结构,导向杆可以对第一抱箍和第二抱箍进行导向,以此来达成颅内血肿引流管便于进行固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14549409U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023275412.6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Inventor: 匡雄伟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介入放射造影调节装置,包括主体、中档、铰接架和电动伸缩杆,所述主体顶端的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边角防护结构,所述主体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中档,所述中档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安装结构,所述主体的内部均设置有铰接架,所述铰接架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主体的底端均设置有调节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边角橡胶垫片与外界进行接触产生作用力,随后边角橡胶垫片将作用力传递至复位弹簧的表面,进而受力的复位弹簧发生弹性形变,通过复位弹簧自身的特性发生复位功能将力能抵消,避免外界物体直接与主体的进行接触产生伤害,由此实现了此装置的边角防护功能,提高了此装置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13787386U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022717458.2
申请日:2020-11-10
Applicant: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IPC: A61B5/05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磁共振神经介入术用头部固定装置,包括背板、固定槽和围环,所述背板的两侧设置有穿戴结构,所述穿戴结构包括魔术贴刺毛、第一绑带、第二绑带以及魔术贴原毛,所述背板的一端设置有承托结构,所述承托结构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槽,所述背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海绵垫,且海绵垫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围环,所述固定槽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结构。本实用新型不仅通过穿戴结构的设置,实现了便于穿戴,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的设置,便于将背板固定在患者背上,且魔术贴刺毛和魔术贴原毛的设置,便于调整捆绑尺寸,大大的提高了该头部固定装置适用性,从而使该头部固定装置便于穿戴。
-
公开(公告)号:CN213758622U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022717387.6
申请日:2020-11-10
Applicant: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神经介入头托,包括支撑座、丝杆、活动块、上盖板和支撑杆,所述支撑座底端的一侧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支撑座顶端的一侧安装有丝杆,且丝杆表面的一侧套接有活动块,所述支撑座顶端的一侧安装有上盖板,所述上盖板底端的一侧安装有支撑杆。本实用新型通过单片机控制振动电机转动,振动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凸轮运转,凸轮运转落入凹槽中,推动连接板做上下往复运动,连接板会推动按摩杆上下运动,从而推动按摩球往下运动,在伸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带动按摩球做上下往复振动,对使用者的头部进行按摩,有助于调节使用者头部神经,该装置便于按摩,调节神经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215608851U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023275411.1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Inventor: 匡雄伟
IPC: A61N5/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使用方便的医用介入放射防护装置,包括支撑杆和底座,所述底座顶端的一侧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端的一端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安装片的一端安装有拉绳,且拉绳的一端绕过连接滑轮,所述拉绳的末端延伸至绕绳杆,所述绕绳杆的底端安装有底板,所述绕绳杆的一侧安装有转轴。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拉绳穿插在安装片和连接滑轮的内部,经由连接滑轮的连接使其更有利于调节,紧接着转动转轴后,让转轴带动绕绳杆进行转动,在其转动的过程中让拉绳发生收缩,由于固定板与支撑轴之间相互铰接,因此在安装片的连接下,使其在转动的过程中让支撑轴发生摆动,从而调节了其内部的防护角度,很好的提高了其整体的调节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215386855U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023275413.0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Inventor: 匡雄伟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透气性好的介入放射用导管固定器,包括底板、底座、第一伸缩杆、定位螺丝和固定螺丝,所述底板的底端安装有底座,所述第一限位板的顶端安装有第二限位板,且第二限位板的底端安装有固定螺丝。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二伸缩杆的底端安装有移动块,移动块和其底端的导向槽构成滑动结构,导向槽可以对移动块进行导向,移动块可以在导向槽内部滑动,移动块和螺纹杆构成螺纹连接,拧动螺纹杆就可以带动移动块进行移动,移动块进行移动就可以调整其底端固定器的位置,让固定器可以适应不同的情况,连接杆贯穿移动块,连接杆可以防止移动块在移动时出现偏移,以此来达成介入放射用导管固定器便于调整固定器的位置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14762801U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023274990.8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Inventor: 匡雄伟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稳定性好的介入放射用导管固定夹,包括下夹板、限位槽、连接柱和加强块,所述下夹板的顶端设置有限位槽,所述下夹板的顶端设置有夹持结构,所述下夹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且连接柱的一侧设置有调整结构,所述调整结构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加强块,所述调整结构和加强块的一侧均设置有固定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铰链设置在下夹板和上夹板之间,上夹板能够以铰链为轴心翻转,对导管进行夹持,且限位槽在下夹板和上夹板之间设置有两组,能够对导管进行分隔夹持,同时固定扣和卡接条之间构成卡合结构,使夹持更加牢固,避免了导管出现脱落的现象,提高了夹持的稳定性,从而使导管固定夹的稳定性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212547089U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20284920.1
申请日:2020-03-10
Applicant: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IPC: A61B17/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的一种结构改进型颅内取栓装置,血管取栓支架还配合设置有支架近端工作部和支架远端工作部,支架近端工作部设置有近端导丝,支架远端工作部设置有远端导丝;血管取栓支架采用网状取栓丝制成,血管取栓支架位于支架近端工作部处的取栓丝逐渐收缩并与近端导丝连接,血管取栓支架位于支架远端工作部处的取栓丝逐渐收缩并与远端导丝连接;血管取栓支架上还配合设置有钳夹孔,钳夹孔设置有若干组;该实用新型放置在输送支架管道内并配合输送支架管道进行使用,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快速的对血管内的血栓进行钳夹,在对血栓进行钳夹的过程中同时可以避免血栓二次逃逸,提高取栓的精准可靠性,提高手术的工作效率。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