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路面结构层最佳模量组合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60880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266413.2

    申请日:2018-03-2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沥青路面结构层最佳模量组合确定方法,首先将上、中、下面层看成一个整体,根据规范中弹性模量的取值范围的要求,以模量中值作为面层统一模量,选出n组基层面层模量比;然后将面层模量、n组基层面层模量比及各结构层的厚度输入到有限元软件,得到沥青路面在不同基层面层模量比下的设计指标的力学响应影响,确定最佳基层面层模量比;最后根据规范中对于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弹性模量的取值范围的要求,在保证上、中、下三个面层均值为整个面层模量中值下,改变上面层、下面层模量梯度,调整上面层、下面层的模量,取m组上、中、下三个面层模量组的组合;本方法实现了最优基层面层模量比以及最优的面层模量组的组合。

    一种提升道路抗裂性能的混合长度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

    公开(公告)号:CN112159155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1032707.2

    申请日:2020-09-2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道路抗裂性能的混合长度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以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百分比计,该沥青混合料包括纤维0.3~0.4%和矿料95.3%~95.5%,以及占矿料总重量4.7%~4.9%的SBS改性沥青,其中,所述的纤维是以长度为3mm、6mm、9mm玄武岩纤维按质量比1~3:1~3:1~3构成。本发明在所制备沥青混合料中掺入玄武岩纤维,将3mm、6mm、9mm玄武岩纤维按不同比例混合掺入,能够提高沥青混合料抗裂性能,有利于解决沥青路面易产生裂缝等病害问题。

    一种沥青路面结构层最佳模量组合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60880B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810266413.2

    申请日:2018-03-2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沥青路面结构层最佳模量组合确定方法,首先将上、中、下面层看成一个整体,根据规范中弹性模量的取值范围的要求,以模量中值作为面层统一模量,选出n组基层面层模量比;然后将面层模量、n组基层面层模量比及各结构层的厚度输入到有限元软件,得到沥青路面在不同基层面层模量比下的设计指标的力学响应影响,确定最佳基层面层模量比;最后根据规范中对于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弹性模量的取值范围的要求,在保证上、中、下三个面层均值为整个面层模量中值下,改变上面层、下面层模量梯度,调整上面层、下面层的模量,取m组上、中、下三个面层模量组的组合;本方法实现了最优基层面层模量比以及最优的面层模量组的组合。

    一种掺入高模量剂的改性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53837B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710634965.X

    申请日:2017-07-3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掺入高模量剂的改性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如下:先将集料放入烘箱中,加热至180℃以上并保持恒温;预先加热拌锅180℃以上;将按比例配制好的集料与PR Module同时加入拌合锅中进行干拌,时间不少于120s;将加热好的沥青加入拌合锅内,再湿拌120~180s;加入已加热的矿粉再拌合90s,总拌合时间不少于300s;将拌合好的沥青混合料在烘箱中保温60min,烘箱温度为180℃;成型温度不低于170℃,制备成所述的掺入高模量剂PR Module的AC‑20改性沥青混合料。该沥青混合料掺入高模量剂,可以大幅度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也改善了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

    一种掺入高模量剂的改性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53837A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710634965.X

    申请日:2017-07-3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掺入高模量剂的改性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如下:先将集料放入烘箱中,加热至180℃以上并保持恒温;预先加热拌锅180℃以上;将按比例配制好的集料与PR Module同时加入拌合锅中进行干拌,时间不少于120s;将加热好的沥青加入拌合锅内,再湿拌120~180s;加入已加热的矿粉再拌合90s,总拌合时间不少于300s;将拌合好的沥青混合料在烘箱中保温60min,烘箱温度为180℃;成型温度不低于170℃,制备成所述的掺入高模量剂PR Module的AC‑20改性沥青混合料。该沥青混合料掺入高模量剂,可以大幅度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也改善了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沥青路面最佳面层厚度组合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97403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1810053809.9

    申请日:2018-01-1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沥青路面最佳面层厚度组合设计方法,首先根据现有沥青路面面层的不同厚度组合,将现有的无机结合料类稳定基层沥青路面厚分成不同组合;其次对沥青路面面层进行有限元分析,基于ABAQUS建模,得到不同无机结合料类稳定基层沥青路面面层厚度结构的最大剪应力、最大沥青层层底拉应变、最大无机结合料层层底拉应力及最大路基顶面竖向压应变;最后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综合分析比较各项控制指标,根据控制指标对无机结合料类稳定基层沥青路面损坏的影响程度并对这几种组合结构进行排序,从而得到无机结合料类稳定基层沥青路面最佳面层厚度组合;解决了多种路面结构控制指标变化较为复杂难以从中选出最优结构的问题。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沥青路面最佳面层厚度组合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97403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810053809.9

    申请日:2018-01-1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沥青路面最佳面层厚度组合设计方法,首先根据现有沥青路面面层的不同厚度组合,将现有的无机结合料类稳定基层沥青路面厚分成不同组合;其次对沥青路面面层进行有限元分析,基于ABAQUS建模,得到不同无机结合料类稳定基层沥青路面面层厚度结构的最大剪应力、最大沥青层层底拉应变、最大无机结合料层层底拉应力及最大路基顶面竖向压应变;最后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综合分析比较各项控制指标,根据控制指标对无机结合料类稳定基层沥青路面损坏的影响程度并对这几种组合结构进行排序,从而得到无机结合料类稳定基层沥青路面最佳面层厚度组合;解决了多种路面结构控制指标变化较为复杂难以从中选出最优结构的问题。

    一种用于降低沥青混合料表层温度的物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01251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0512863.5

    申请日:2018-05-2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降低沥青混合料表层温度的物理方法,根据热流传感试验法制备全厚式车辙试件,在试件内埋设温度传感器、热流传感器和迂回式布置的无缝钢管,温度传感器分别距20mm、40mm、60mm、80mm,热流传感器埋设在中间段钢管外壁,钢管距试件表面80mm;集热时采用2×275W的红外灯作为辐照光源,红外灯中心间距56.5cm,红外灯中心距离试件表面30cm;首先模拟路面升温后冷却过程,并测量相应各测点的温度和热流密度的变化;其次模拟路面升温与通水冷却同时进行的过程,并测量相应各测点的温度和热流密度的变化,利用折线图比较先辐射后通水和辐射通水同时进行这两种降温方法的温度和热流变化趋势,得到两种工况降温的较佳方法。

    再生橡胶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17305A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711290152.X

    申请日:2017-12-0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再生橡胶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混合料的组成及质量百分含量为:旧橡胶沥青路面铣刨料38.48%;基质沥青1.48%;新矿料57.73%,包括1号料、2号料、3号料、4号料和矿粉;橡胶沥青2.73%。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0)沥青拌合:将预加热到145℃的旧橡胶沥青路面铣刨料和基质沥青加入沥青混合料拌合机中,在180℃下拌合90s;(20)矿料拌合:再将预加热到170℃的新矿料和橡胶沥青加入拌合机中,在180℃下拌合90s;(30)矿粉拌合:继续拌合30s,最后加入矿粉,在180℃下拌合90s,得到所需再生橡胶沥青混合料。本发明的再生橡胶沥青混合料,能大幅降低沥青公路维修养护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一种动物实验跑轮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548329U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21255238.4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物实验跑轮,在转动轮与底架之间设计数组件,包括连接框和底框;连接框安装在转动轮的外壁上,底部的中心设有拨片,连接框内部转动连接与拨片位置相对的凸片,凸片底部设有压片,且底框顶部与压片相对部位设有计数器,通过对动物运动过程中,转动轮转动的次数分析动物的兴奋状况;同时在底架顶部一侧设置与转动轮轴杆相连接的部件,使用时将两皮带与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进行连接后,控制电机进行工作,带动转动轮进行转动实现对转动轮的主动驱动,可使体积相对瘦小的动物进行被动运动康复锻炼。本实用新型跑轮,在给动物提供运动空间的同时,可以观察动物运动行为和监测生理指标变化,进行动物的行为分析判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