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装置出水流道综合性能的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57327B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811529400.6

    申请日:2018-12-1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泵装置出水流道综合性能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基于泵装置的CFD三维定常数值计算结果,确定出水流道的5个水力性能的子项评价指标,并根据出水流道的初设方案,确定出基于泵装置出水流道三维设计的4个结构的子项评价指标;对以上确定的出水流道9个子项评价指标进行换算,得到出水流道综合性能的目标函数,从而得到出水流道综合性能的评价等级。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仅对泵站出水流道水力性能评价方法的弊端,更有利于泵站初设阶段优选出水流道,能够进一步降低泵站的能耗,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一种基于等差变径圆弧线的进水结构控涡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469155B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811371844.1

    申请日:2018-11-1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等差变径圆弧线的进水结构控涡装置,属于泵站工程技术领域。以进水结构的宽度尺寸和喇叭管的悬空高为约束条件,确定变径次数n的数值,将等差变径圆弧线绘制成平面曲线,采用钢筋按平面曲线进行制作,制作后涂刷防锈漆。再依据喇叭管悬空高确定等差变径圆弧线的拉伸长度,将平面曲线拉伸成控涡装置,采用钢筋拉杆焊接技术对控涡装置的螺旋线进行间隔加固,加固完成后,将控涡装置整体置于进水结构底板的圆柱形凹槽内,采用素混凝土封填,确保封填后顶面与进水结构的顶面高程和平整度相同,以此增加控涡装置的整体稳定性,避免因地脚螺栓长期处于水中和运行机组振动而导致控涡装置整体松动不牢的情况出现。

    一种带导流筋板90°弯管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523830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24289.5

    申请日:2016-10-24

    Abstract: 一种带导流筋板90°弯管,属于流体工程技术领域。弯管的中心弧线为圆弧线,垂直于中心弧线的各断面均为圆形断面,所述圆形断面为与弯管的进、出管口等直径的圆形断面。D为进、出管口直径,在弯管的内壁两侧对称布置有导流筋板,导流筋板的厚度为0.005D,宽度为0.07D,导流筋板的型线与弯管中心线在同一曲面内,导流筋板两端距离弯管进、出管口为0-0.15进、出管口直径D长度,导流筋板进水口端部为圆柱形。本发明结构科学简单,设计合理,抑制二次回流,减少其引起的阻力损失4-8个百分点,提高整个管路或机械设备系统的水力效率。

    一种带导流筋板90°弯管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523830B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610924289.5

    申请日:2016-10-24

    Abstract: 一种带导流筋板90°弯管,属于流体工程技术领域。弯管的中心弧线为圆弧线,垂直于中心弧线的各断面均为圆形断面,所述圆形断面为与弯管的进、出管口等直径的圆形断面。D为进、出管口直径,在弯管的内壁两侧对称布置有导流筋板,导流筋板的厚度为0.005D,宽度为0.07D,导流筋板的型线与弯管中心线在同一曲面内,导流筋板两端距离弯管进、出管口为0‑0.15进、出管口直径D长度,导流筋板进水口端部为圆柱形。本发明结构科学简单,设计合理,抑制二次回流,减少其引起的阻力损失4‑8个百分点,提高整个管路或机械设备系统的水力效率。

    泵装置出水流道综合性能的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57327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11529400.6

    申请日:2018-12-1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泵装置出水流道综合性能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基于泵装置的CFD三维定常数值计算结果,确定出水流道的5个水力性能的子项评价指标,并根据出水流道的初设方案,确定出基于泵装置出水流道三维设计的4个结构的子项评价指标;对以上确定的出水流道9个子项评价指标进行换算,得到出水流道综合性能的目标函数,从而得到出水流道综合性能的评价等级。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仅对泵站出水流道水力性能评价方法的弊端,更有利于泵站初设阶段优选出水流道,能够进一步降低泵站的能耗,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一种基于等差变径圆弧线的进水结构控涡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469155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371844.1

    申请日:2018-11-1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等差变径圆弧线的进水结构控涡装置,属于泵站工程技术领域。以进水结构的宽度尺寸和喇叭管的悬空高为约束条件,确定变径次数n的数值,将等差变径圆弧线绘制成平面曲线,采用钢筋按平面曲线进行制作,制作后涂刷防锈漆。再依据喇叭管悬空高确定等差变径圆弧线的拉伸长度,将平面曲线拉伸成控涡装置,采用钢筋拉杆焊接技术对控涡装置的螺旋线进行间隔加固,加固完成后,将控涡装置整体置于进水结构底板的圆柱形凹槽内,采用素混凝土封填,确保封填后顶面与进水结构的顶面高程和平整度相同,以此增加控涡装置的整体稳定性,避免因地脚螺栓长期处于水中和运行机组振动而导致控涡装置整体松动不牢的情况出现。

    一种水力性能优异的平面蜗壳式双向流道进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0290158U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21063408.8

    申请日:2019-07-0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力性能优异的平面蜗壳式双向流道进水结构,包括喇叭管、导水锥、平面蜗壳、叶轮,喇叭管进口与平面蜗壳的倾斜面相衔接贯通,喇叭管出口与叶轮相衔接贯通;所述叶轮内固定轮毂,轮毂固定3片叶片;平面蜗壳另一端与进水流道相衔接贯通;导水锥的底部位于喇叭管进口外侧,且导水锥的顶部延伸至喇叭管内并与轮毂相连接固定;喇叭管进口直径为叶轮直径的1.55倍,喇叭管出口直径与叶轮直径相等,喇叭管高度为叶轮直径的0.53倍;导水锥顶圆直径为叶轮直径的0.3倍,导水锥底圆直径为叶轮直径的1.39倍,导水锥高度为叶轮直径的1.16倍。通过本实用新型,改进后的平面蜗壳及导水锥有效消除平面蜗壳的底部即叶轮进口的下方的旋涡。

    一种多功能的卧式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592328U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720293433.X

    申请日:2017-03-2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多功能的卧式泵装置,属于泵站工程技术领域,一种多功能的卧式泵装置,包括Ω形流道及其设置于Ω形流道内的支墩、溢流支撑板、水泵,其特征是:所述Ω形流道进口端、出口端分别设有进水端平板钢闸门、出水端平板钢闸门;所述支墩设置于Ω形流道内的Ω形流道底板上,溢流支撑板设置于支墩的上部,水泵设置于溢流支撑板的上部;所述溢流支撑板的出口端设有水力自控闸门。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简单、生产制造容易、使用方便,通过本实用新型,具有自排和抽排的两种作用,具有投资省,运行管理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

    一种贯流泵用扩散导叶体

    公开(公告)号:CN204942089U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20473888.0

    申请日:2015-07-0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贯流泵用扩散导叶体。本实用新型由导叶片、轮毂及外壳组成;导叶片位于轮毂与外壳之间,导叶片环绕轮毂周向均分布置,导叶片分别与轮毂的外壁、外壳的内壁连接,轮毂与外壳通过导叶片连接,轮毂与外壳为同心圆台。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导叶体的水力损失占贯流泵整体水力损失的比重较大,导致导叶体回收贯流泵叶轮出口速度环量的能力较弱,贯流泵水力效率低等缺陷。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简单,设计合理,适用于各种贯流泵,减小贯流泵的水力损失,提高贯流泵水力效率,改善贯流泵运行稳定性的目的,降低能耗,采用扩散导叶体,可进一步回收叶轮出口的速度环量,转换动能为压能,降低水力损失,增大扬程,提高贯流泵的水力效率。

    一种立式泵站用多功能出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959565U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20796842.0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立式泵站用多功能出水装置,包括直管式出水主管道、双向出水弯管,所述双向出水弯管上设有1个进口和2个出口,直管式出水主管道出口面与双向出水弯管的进口面固定连接;所述双向出水弯管内设有后导水锥,后导水锥面向直管式出水主管道的出口;所述双向出水弯管的2个出口均外接有直管式出水支管道,双向出水弯管的出口面与直管式出水支管道的进口面固定连接,双向出水弯管与直管式出水支管道贯通;2根直管式出水支管道内均设有蝶阀。立式泵站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可实现同侧进水双向出水的功能,双向出水方向的控制措施简便,容易维护,工程造价低,土地资源占有量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