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等差变径圆弧线的进水结构控涡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469155B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811371844.1

    申请日:2018-11-1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等差变径圆弧线的进水结构控涡装置,属于泵站工程技术领域。以进水结构的宽度尺寸和喇叭管的悬空高为约束条件,确定变径次数n的数值,将等差变径圆弧线绘制成平面曲线,采用钢筋按平面曲线进行制作,制作后涂刷防锈漆。再依据喇叭管悬空高确定等差变径圆弧线的拉伸长度,将平面曲线拉伸成控涡装置,采用钢筋拉杆焊接技术对控涡装置的螺旋线进行间隔加固,加固完成后,将控涡装置整体置于进水结构底板的圆柱形凹槽内,采用素混凝土封填,确保封填后顶面与进水结构的顶面高程和平整度相同,以此增加控涡装置的整体稳定性,避免因地脚螺栓长期处于水中和运行机组振动而导致控涡装置整体松动不牢的情况出现。

    一种底座带有凹槽的一体化大流量泵站

    公开(公告)号:CN109610624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547108.7

    申请日:2018-12-1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底座带有凹槽的一体化大流量泵站,在水泵的中心线下方的底座上设有凹槽,水泵的喇叭管吸水口位于凹槽内;所述凹槽的截面为梯形,凹槽深度h为水泵叶轮名义直径的1.25~1.50倍,凹槽底部宽度B1为水泵叶轮名义直径的2.0~2.5倍,凹槽顶部宽度B2为水泵叶轮名义直径的3.0~3.5倍;凹槽尺寸的具体确定依据快速排水秒系数k进行确定,快速排水秒系数k取值范围在10~15s,快速排水秒系数k的计算式如下:k=0.5(B1+B2)×h×Dt/Q。通过本发明,不仅可满足城市内涝情况下一体化大流量泵站的多机组运行、大流量排水、水泵进水流态好的要求,还可以确保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延长一体化泵站的使用寿命,有助于一体化大流量泵站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泵装置出水流道综合性能的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57327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11529400.6

    申请日:2018-12-1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泵装置出水流道综合性能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基于泵装置的CFD三维定常数值计算结果,确定出水流道的5个水力性能的子项评价指标,并根据出水流道的初设方案,确定出基于泵装置出水流道三维设计的4个结构的子项评价指标;对以上确定的出水流道9个子项评价指标进行换算,得到出水流道综合性能的目标函数,从而得到出水流道综合性能的评价等级。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仅对泵站出水流道水力性能评价方法的弊端,更有利于泵站初设阶段优选出水流道,能够进一步降低泵站的能耗,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一种基于等差变径圆弧线的进水结构控涡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469155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371844.1

    申请日:2018-11-1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等差变径圆弧线的进水结构控涡装置,属于泵站工程技术领域。以进水结构的宽度尺寸和喇叭管的悬空高为约束条件,确定变径次数n的数值,将等差变径圆弧线绘制成平面曲线,采用钢筋按平面曲线进行制作,制作后涂刷防锈漆。再依据喇叭管悬空高确定等差变径圆弧线的拉伸长度,将平面曲线拉伸成控涡装置,采用钢筋拉杆焊接技术对控涡装置的螺旋线进行间隔加固,加固完成后,将控涡装置整体置于进水结构底板的圆柱形凹槽内,采用素混凝土封填,确保封填后顶面与进水结构的顶面高程和平整度相同,以此增加控涡装置的整体稳定性,避免因地脚螺栓长期处于水中和运行机组振动而导致控涡装置整体松动不牢的情况出现。

    一种底座带有凹槽的一体化大流量泵站

    公开(公告)号:CN109610624B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811547108.7

    申请日:2018-12-1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底座带有凹槽的一体化大流量泵站,在水泵的中心线下方的底座上设有凹槽,水泵的喇叭管吸水口位于凹槽内;所述凹槽的截面为梯形,凹槽深度h为水泵叶轮名义直径的1.25~1.50倍,凹槽底部宽度B1为水泵叶轮名义直径的2.0~2.5倍,凹槽顶部宽度B2为水泵叶轮名义直径的3.0~3.5倍;凹槽尺寸的具体确定依据快速排水秒系数k进行确定,快速排水秒系数k取值范围在10~15s,快速排水秒系数k的计算式如下:k=0.5(B1+B2)×h×Dt/Q。通过本发明,不仅可满足城市内涝情况下一体化大流量泵站的多机组运行、大流量排水、水泵进水流态好的要求,还可以确保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延长一体化泵站的使用寿命,有助于一体化大流量泵站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泵装置出水流道综合性能的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57327B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811529400.6

    申请日:2018-12-1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泵装置出水流道综合性能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基于泵装置的CFD三维定常数值计算结果,确定出水流道的5个水力性能的子项评价指标,并根据出水流道的初设方案,确定出基于泵装置出水流道三维设计的4个结构的子项评价指标;对以上确定的出水流道9个子项评价指标进行换算,得到出水流道综合性能的目标函数,从而得到出水流道综合性能的评价等级。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仅对泵站出水流道水力性能评价方法的弊端,更有利于泵站初设阶段优选出水流道,能够进一步降低泵站的能耗,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改善侧向进水泵站前池流态的异型整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323455U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821926030.5

    申请日:2018-11-2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善侧向进水泵站前池流态的异型整流装置,包括若干并列设置的进水池,若干进水池的前部为前池,前池内设有若干弧形导流墙,弧形导流墙与进水池一一对应;每相邻的两弧形导流墙之间均设有两个菱形导流墙。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弧形导流墙能切合侧向进水水流,减少水流对进水池边壁的冲击,对水流起导向作用;加设的两个菱形导流墙可以调节弧形导流墙后方的不稳定水流,起到流速重分配作用,同时使水流经过弧形导流墙后由菱形导流墙引导水流沿水流流线方向流动,明显改善前池内不良流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