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中碗结构的碳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3552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61447.6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球中碗结构碳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碳材料呈现空心复合结构,由内部的“碳碗”和外部的“碳空心球”组成。内部“碳碗”与外层碳球之间存在空隙,碳碗、碳球表面均分布着介孔通道。所述制备方法的步骤为:首先以SiO2纳米实心球作为硬模板,采用两步表面包覆法和高分子改性法获得酚醛树脂(RF)包覆的SiO2@RF‑PS@SiO2@RF复合结构。然后高温碳化形成SiO2@C@SiO2@C复合材料。最后,通过一次性碱刻蚀的方法除去两层SiO2模板,得到球中碗结构的碳复合材料。本发明中的球中碗结构碳基材料结构规整,具有密度低、比表面积高和负载位点丰富等特点,将会在催化、储能和生物传感等领域应用广泛。此种方法为碳纳米复合结构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参考方案。

    一种基于Au@CuZn-ZIF纳米酶探针的化学发光成像免疫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82351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413968.6

    申请日:2023-04-1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免疫学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内一种基于Au@CuZn‑ZIF纳米酶探针的化学发光成像免疫检测方法,首先制备Au@CuZn‑ZIF纳米酶并在其表面修饰羧基,连接二级抗体Ab2制得Au@CuZn‑ZIF‑Ab2纳米酶探针;然后将抗原分子和Au@CuZn‑ZIF‑Ab2纳米酶探针滴加到一级抗体Ab1修饰的环氧基活化载体片表面,温育形成三明治夹心的化学发光成像免疫传感器,实现对抗原分子的高灵敏检查。本发明中,将Au@CuZn‑ZIF纳米酶具有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可催化过氧化氢生成强氧化性羟基自由基触发鲁米诺产生化学发光信号,利用化学发光信号与抗原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可实现抗原的检测。同时Au@CuZn‑ZIF纳米酶中铜离子的引入增强了复合材料的类酶催化活性与稳定性,再结合三明治夹心法,提高了蛋白质分子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一种硫化铟纳米微球修饰的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及其电化学免疫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05053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011189251.0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免疫分析技术领域内一种硫化铟纳米微球修饰的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及其电化学免疫分析方法,首先合成中空红毛丹状硫化铟纳米结构微球,利用链霉亲和素将其生物功能化并修饰于玻碳电极表面,通过链酶亲和素对生物素的特异亲和作用,将生物素化的抗体固定于功能化界面上,用牛血清蛋白封闭得到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硫化铟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优良的生物相容性,且链霉亲和素对生物素化的抗体具有高的选择性,因此,捕获抗体能够有效的固定于硫化铟的表面。用该纳米微球所制得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在硫堇溶液体系中,可快速简便地实现对血清或体液中的肿瘤标志物的高灵敏度标记检测。

    一种静电纺丝原位制备MOFs纳米酶的方法及其葡萄糖比色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4790585A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210420721.2

    申请日:2022-04-2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酶材料领域内一种静电纺丝原位制备MOFs纳米酶的方法及其葡萄糖比色传感器,首先通过静电纺丝构筑材料的方法,以金属离子为金属盐,有机化合物为有机配体,高分子聚合物作为助纺材料同时也作为MOFs材料生长的位点,调节金属盐和配体以及助纺材料的比例,控制调节静电纺丝参数,以调控MOFs材料在一维纳米线上的有序排布,实现MOFs材料的定向生长和形貌控制,制备得到MOFs纳米酶。并进一步将MOFs纳米酶制备得到葡萄糖比色传感器。进行葡萄糖检测时,利用纳米酶的高催化活性,以催化TMB或邻苯二胺发生显色反应,实现对葡萄糖的快速检测,并且检测限范围更低。

    一种氮掺杂碳包覆的中空中孔二氧化硅/钴纳米复合材料及其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11446440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010439889.9

    申请日:2020-05-2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氮掺杂碳包覆的中空中孔二氧化硅/钴纳米复合材料及其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中,氮掺杂碳包覆的中空中孔二氧化硅/钴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以四乙基硅酸乙酯为硅源,乙酰丙酮钴为钴源,盐酸多巴胺为碳源,N,N‑二甲基甲酰胺作为溶剂,在水热条件下反应,依次制备中空中孔二氧化硅球、中空中孔二氧化硅/钴的复合材料和氮掺杂碳包覆的中空中孔二氧化硅/钴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通过逐步生长的步骤制备得到,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并且制造成本低,工艺简单、设备要求低、绿色环保。

    一种利用石墨化碳修饰电极检测日落黄含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87863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822108.1

    申请日:2019-09-0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石墨化碳修饰电极检测日落黄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聚苯胺凝胶,碳化获得石墨化碳;(2)电极预处理;(3)将石墨化碳修饰在电极表面,即得石墨化碳修饰电极;(4)对石墨化碳修饰电极进行电化学行为测试,得到日落黄的拟合线性回归方程及检出限;(5)将待测样品加到缓冲溶液中进行检测,利用步骤(4)中拟合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得出待检测样品中日落黄的浓度。该石墨化碳修饰电极步骤简单、成本低廉,经过石墨化碳修饰的电极在检测日落黄含量时灵敏度高、抗干扰性强、使用方便,在日落黄检测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基于Hemin@Fe3O4MPs模拟酶的化学发光免疫检测鸡细胞因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28928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710433510.1

    申请日:2017-06-0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nventor: 杨占军 黄英 李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Hemin@Fe3O4MPs模拟酶的化学发光免疫检测鸡细胞因子的方法。所述方法采用双酶协同催化信号放大技术,免疫传感阵列用硅烷化的可抛式玻片制得,将不同鸡细胞因子的捕获抗体用共价结合的方式包被于相应结合位点,并将不同的鸡细胞因子的标记抗体固定在Hemin@Fe3O4MPs纳米粒子上制备形成相应的Hemin@Fe3O4MPs‑Ab2信号放大纳米探针。本发明通过二级抗体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形成稳定的夹心的鸡细胞因子免疫复合物,催化化学发光反应,产生强烈的化学发光。本发明方法的检测范围为0.005~0.1ng/mL,能够实现双酶协同催化信号放大的多组分鸡细胞因子的化学发光免疫检测。

    Au@Fe3O4MNPs-Ab2纳米酶检测探针的制备方法及检测多组分抗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82964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910091195.8

    申请日:2019-01-3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43 B82Y40/00 G01N21/76 G01N33/5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Au@Fe3O4MNPs-Ab2纳米酶检测探针的制备方法及检测多组分抗原的方法,本发明首先合成的Au@Fe3O4纳米粒子探针,成功将其应用于构建纳米酶信号放大的化学发光阵列免疫传感器。其次,将不同的捕获抗体固定于免疫阵列传感器不同的固相界面,然后分别通入抗原样品和Au@Fe3O4MNPs-Ab2纳米信号放大探针,在线温育形成稳定的夹心免疫反应复合物,通入化学发光底物后所产生的光信号由电荷耦合CCD相机收集,实现了纳米酶催化信号放大的多组分抗原化学发光免疫检测,适用于多种分析物抗原的同时检测。该分析方法具有检测成本低、样品消耗少、耗费时间短、稳定性好、操作简单等优点,为家禽疾病的临床检测提供了一个深具前景的检测平台。

    基于三维笼型氢氧化铜模拟酶的多组分无标记化学发光成像免疫阵列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8303537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810068525.7

    申请日:2018-01-2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74 G01N21/7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三维笼型氢氧化铜纳米模拟酶的多组分无标记化学发光成像免疫阵列传感器。首先将分散在壳聚糖溶液中的氢氧化铜纳米材料修饰到环氧硅烷化的载玻片反应阵列中;随后将链霉亲和素固定在氢氧化铜纳米材料表面;再通过链霉亲和素对生物素特异性识别来固定多种生物素化抗体,牛血清蛋白封闭非特异性位点后即制得多组分无标记化学发光成像免疫阵列传感器。三维笼型氢氧化铜纳米模拟酶具有易合成,比表面积大,可媲美天然酶的催化活性等优势,改善了天然酶稳定性差,来源有限,易受环境影响等缺点,应用于构建传感器显示出了卓越的灵敏度,稳定性。

    一种贵金属掺杂氧化锌纳米棒的葡萄糖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59966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410670240.2

    申请日:2014-11-2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贵金属掺杂氧化锌纳米棒的葡萄糖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将贵金属-氧化锌纳米复合材料与葡萄糖氧化酶共同修饰到玻碳电极,制得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本发明所述的电化学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贵金属掺杂的氧化锌纳米复合材料;(2)在超声下,将贵金属掺杂的氧化锌纳米复合材料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形成贵金属掺杂的氧化锌的水溶液;(3)制得预处理的玻碳电极;(4)制得电化学葡萄糖生物传感器。本发明的传感器制备简单、快速、成本低、灵敏度高,重现性和稳定性好。可以用于葡萄糖浓度的检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