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8175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937814.1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环境因素触发的边坡失稳监测预警装置及方法,涉及边坡监测预警技术领域,装置包括扫描集成模块(1)、太阳能模板(2)、避雷针(3)、气象信息收集系统(4)、微控主机和报警系统(5)、立杆(6)、隐藏式蓄电池(7)、次声传感器(8)和插入式定位桩(9),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方法依赖人工定期巡检,耗时耗力,且无法实时掌握边坡动态变化,同时受天气、地形等因素影响,导致监测精度较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012340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035488.0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铁路弃渣体颗粒的检测方法,涉及地质灾害识别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使用无人机对待测渣场进行拍摄测量得到外业数据;S2:对外业数据进行内业处理,并建立得到渣体堆积颗粒三维结构模型;S3:导出渣体堆积颗粒三维结构模型的点云数据;S4:使用点云数据计算得到点云法向量;S5:将点云数据沿点云法向量移动设定值,进行点云数据分离,得到分离点云数据;S6:对分离点云数据进行渣体颗粒识别;S7:提取识别到的渣体颗粒的形态数据,完成检测。本发明通过采用无人机摄影测量采集弃渣体堆积颗粒的高清影像,通过空中三角测量建立渣体堆积颗粒三维结构模型,快速获得渣体颗粒的数量、半径、均匀系数和曲率系数等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957359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46634.1
申请日:2024-12-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考虑环境因素的岩壁形变演化评估方法,涉及岩壁评估预警领域,该方法包括利用激光扫描技术获取多时相岩壁测量区域的激光扫描点云数据,并利用无人机对岩壁进行多时相全方位拍摄,获取多时相无人机点云数据;融合激光扫描点云数据以及所述无人机点云数据,确定融合后的多时相点云数据;根据融合后的多时相点云数据确定破坏块体数量以及每个破坏块体的体积;根据每个破坏块体的体积以及破坏块体数量确定破坏块体总体积;根据破坏块体总体积确定大光包滑坡高陡边界的多时相稳定性特征;根据多时相稳定性特征确定高陡边界稳定性演变规律,用于表征岩壁形变演化过程,本申请提高了岩壁变形演化过程评估准确度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43265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80749.8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四川省第二地质大队 , 成都理工大学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局水文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沙土改良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沙土改良剂及沙土的改良方法。本发明的沙土改良剂包括功能菌悬浊液和胶结液;功能菌悬浊液中的功能菌能够对胶结液中的钙盐进行仿生矿化,生成无机胶结物碳酸钙(晶型为方解石和/或球霰石),无机胶结物是自然界土壤广泛分布的胶结成分,能够维持沙土具有较高的胶结强度和稳定的结构,实现固沙作用。其次,形成的无机胶结物以结皮层的形式固结在沙土表层,由于结皮层的主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为白色或黄白色,颜色浅,能够显著降低太阳辐射的作用,使沙土的地表土温升温速度减慢,水分蒸发减慢,持水增强,减缓表层结皮层干燥硬化,利于植物种子萌发和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16012340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310035488.0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铁路弃渣体颗粒的检测方法,涉及地质灾害识别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使用无人机对待测渣场进行拍摄测量得到外业数据;S2:对外业数据进行内业处理,并建立得到渣体堆积颗粒三维结构模型;S3:导出渣体堆积颗粒三维结构模型的点云数据;S4:使用点云数据计算得到点云法向量;S5:将点云数据沿点云法向量移动设定值,进行点云数据分离,得到分离点云数据;S6:对分离点云数据进行渣体颗粒识别;S7:提取识别到的渣体颗粒的形态数据,完成检测。本发明通过采用无人机摄影测量采集弃渣体堆积颗粒的高清影像,通过空中三角测量建立渣体堆积颗粒三维结构模型,快速获得渣体颗粒的数量、半径、均匀系数和曲率系数等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885763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28318.X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冰岩间超孔隙水压力响应特征试验模型及试验方法,属于冰岩间超孔隙水压力响应特征技术领域;解决了研究地震对冰岩结构面的影响时现场勘测难度大,自然条件不可控的问题;具体包括模型箱,模型箱的侧壁设置有散热组件和测温组件;模型箱内由下至上依次为岩石层成型腔和冰层成型腔;模型箱侧面的设有特征传感器安装孔组和孔隙水压力传感器安装孔组,分别用于安装检测冰岩结构面之间压力特征的传感器。本发明中该试验模型可以真实模型实际冰岩结构的特征,并检测其内部压力,为冰岩结构面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且可以代替现场原位测试,不用在地震时间前往地震带现场勘测,减小研究风险,降低研究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20318461U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20321083.9
申请日:2023-02-24
Applicant: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0五地质队 , 成都理工大学
IPC: E02B5/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质灾害排导槽三曲拱形防冲肋,包括设置在排导槽内的防冲肋本体,防冲肋本体的底部与排导槽底面之间呈马牙槎状咬合结构连接,防冲肋本体的两端卡接在排导槽的侧壁上,防冲肋本体呈三曲拱形,且其呈凸面的一侧与泥石流的流向相反;防冲肋本体上部采用抗压强度不低于25Mpa的钢筋混泥土结构,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10cm,防冲肋本体下部采用抗压强度不低于15Mpa的混泥土结构。本实用新型的防冲肋设置在排导槽内部,用于降低泥石流、洪水的流速,减轻对排导槽的侵蚀,延长排导槽的使用寿命;其次,该防冲肋采用三曲拱形,泥沙和石块等固体物在被降低了运动速度的同时也减少了对防冲肋的直接冲击作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