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状土渗透试验装置及测量渗透系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14739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1710455274.3

    申请日:2017-06-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原状土渗透试验装置及测量渗透系数的方法,其中原状土渗透试验装置包括顶盖和底座,顶盖和底座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试样筒,底座上设置的渗水板将其分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具有渗水孔的顶盖上方的侧壁上和底座下腔室的侧壁上均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过水孔;顶盖与底座及试样筒的上端和下端均至少开设有两个容纳槽,底座和试样筒上端的容纳槽两侧具有与容纳槽连通的安装腔;顶盖和试样筒下端的容纳槽内均设置有沿其滑动的插入部,底座和试样筒的安装腔内设置有与插入部配对、并卡紧插入部的承接部。

    泥石流模拟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45653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1710161330.2

    申请日:2017-03-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质实验技术领域,具体为泥石流模拟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升降漏斗与传送带通过的定滑轮连接;第二搅拌机、第一搅拌机的出料口分别对接第二喇叭状固定漏斗、第一喇叭状固定漏斗;主沟上游沟槽一端口与沟槽汇入口段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喇叭状固定漏斗出料口连接;沟槽汇入口段还连接支沟沟槽、下游沟槽;支沟沟槽另一端与第一喇叭状固定漏斗出料口连接;下沟沟槽另一端与堆积平台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泥石流模拟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可进一步动态模拟泥石流沟道两侧崩塌、滑坡和面流等动储量对该泥石流发生过程的影响以及对危险区范围的影响,从而对泥石流的研究及防治提供有用的支撑。

    原状土渗透试验装置及测量渗透系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14739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455274.3

    申请日:2017-06-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5/0806 G01N15/08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原状土渗透试验装置及测量渗透系数的方法,其中原状土渗透试验装置包括顶盖和底座,顶盖和底座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试样筒,底座上设置的渗水板将其分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具有渗水孔的顶盖上方的侧壁上和底座下腔室的侧壁上均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过水孔;顶盖与底座及试样筒的上端和下端均至少开设有两个容纳槽,底座和试样筒上端的容纳槽两侧具有与容纳槽连通的安装腔;顶盖和试样筒下端的容纳槽内均设置有沿其滑动的插入部,底座和试样筒的安装腔内设置有与插入部配对、并卡紧插入部的承接部。

    刚柔结合支护结构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649646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162715.6

    申请日:2016-03-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11/006 E21D11/02 E21D11/14 E21D1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巷道支护领域,尤其刚柔结合支护结构,刚柔结合支护结构,弧U型钢布置在巷道顶部,直U型钢布置在巷道两侧壁,弧U型钢与直U型钢通过U型钢卡缆连接;弧U型钢、直U型钢与巷道的围岩之间布置有枕木;弧U型钢和直U型钢的U型槽开口朝向枕木;底板铺设在巷道底部;钢索首尾连接围成巷道横截面的形状,分布在弧U型钢的U型槽内、直U型钢的U型槽内以及底板下边。本发明提供的刚柔结合支护结构,U型钢起到刚性支护的作用,当冲击载荷破坏U型钢时,其内部的钢索起到柔性支护作用,从刚性支护到柔性支护的过渡阶段,就是该支护结构对冲击载荷的缓冲作用,从而起到抗冲的效果。

    用于地质灾害的雨量监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572767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162714.1

    申请日:2016-03-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W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雨量监测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地质灾害的雨量监测装置,包括壳体,壳体顶部有针顶,底部有底座,壳体顶部开口连接漏斗,漏斗底部连接盛水器,盛水器底部安装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器连接;壳体底部还有泄水孔;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模块,太阳能电池板模块为数据采集器提供电源。该装置结构简单,受到壳体的保护,不易损坏,可较为精确的测量出雨量的多少。顶端采用针顶结构,可避免鸟类停留在装置仪器顶端,排泄粪便,从而影响装置的精确度,装置的下端设计了底座,使得装置架空在地面上,避免地面生禽类对装置造成破坏。

    锚钢索支护结构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569700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164313.X

    申请日:2016-03-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锚钢索支护结构,适用于受冲击地压破坏的巷道支护结构。锚钢索支护结构,包括锚索、托盘、多个U型钢、连杆、钢索,多个U型钢平行排列,相邻的U型钢之间通过连杆和钢索交替锚固连接;所述锚索通过托盘固定在U型钢上。本发明提供的锚钢索支护结构,集合了锚索的主动支护、U型钢的被动刚性支护、钢索的柔性支护于一体,能够大幅度提高巷道支护效果。锚索提高了支护结构与巷道围岩之间的耦合作用,U型钢通过锚索连接,避免了刚碰钢的支护模式,当一个U型钢受力后,不会因受力过大而直接拉断附近的U型钢,锚索会起到极大的缓冲作用,从而能够大幅度提高巷道整体的抗冲支护效果。

    一种计算折线形坡面上滑坡体运动特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77947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19451.2

    申请日:2016-12-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6Z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折线形坡面上滑坡体运动特征的方法,涉及物理运动学分析领域,首先提出如下假设:滑体沿坡面运动,仅受到自身重力与坡面的摩擦阻力作用;滑体为刚塑性块体,仅受到外力作用,不计其内力;滑体在通过坡面的坡度变化转折点处时,一直沿滑坡面运动而不发生跳跃,且不考虑转折处的阻滞作用;据此假设滑坡滑体剪出口下方有n个坡面坡度变化段,任取其中第i段进行分析。与现在的理论计算方法相比,前者只能计算滑坡剪出口下为直线形坡面的情况,而本发明新建立的方法根据滑坡剪出口下部坡面的实际情况将其简化为折线形,在提高计算结果精度的同时,方法有更加广泛的适用范围。

    泥石流模拟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45653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710161330.2

    申请日:2017-03-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质实验技术领域,具体为泥石流模拟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升降漏斗与传送带通过的定滑轮连接;第二搅拌机、第一搅拌机的出料口分别对接第二喇叭状固定漏斗、第一喇叭状固定漏斗;主沟上游沟槽一端口与沟槽汇入口段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喇叭状固定漏斗出料口连接;沟槽汇入口段还连接支沟沟槽、下游沟槽;支沟沟槽另一端与第一喇叭状固定漏斗出料口连接;下沟沟槽另一端与堆积平台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泥石流模拟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可进一步动态模拟泥石流沟道两侧崩塌、滑坡和面流等动储量对该泥石流发生过程的影响以及对危险区范围的影响,从而对泥石流的研究及防治提供有用的支撑。

    一种获取碎裂岩体强度参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26128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34527.0

    申请日:2016-1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碎裂岩体强度参数的方法,涉及力学领域,采用结构面表面等级SCR、结构面条件因子Jc、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岩体结构等级SR四个量化参数进行取值,通过以上方法得到的GSI值是一区间范围而非一定值,使结果更具有合理性,且通过中间参数RMR推导得出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与D的关系式。相比前人的岩体波速法,BQ法不仅可以反映扰动前后岩体破碎程度的变化情况,而且对于不同岩性或相同岩性不同风化程度的岩体,BQ法可从强度特征上表现其受扰动程度的差异性,通过BQ法可全面、准确的对D量化取值。

    一种获取碎裂岩体强度参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26128B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610934527.0

    申请日:2016-1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碎裂岩体强度参数的方法,涉及力学领域,采用结构面表面等级SCR、结构面条件因子Jc、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岩体结构等级SR四个量化参数进行取值,通过以上方法得到的GSI值是一区间范围而非一定值,使结果更具有合理性,且通过中间参数RMR推导得出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与D的关系式。相比前人的岩体波速法,BQ法不仅可以反映扰动前后岩体破碎程度的变化情况,而且对于不同岩性或相同岩性不同风化程度的岩体,BQ法可从强度特征上表现其受扰动程度的差异性,通过BQ法可全面、准确的对D量化取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