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绝热移动贮罐安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954346A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110238703.4

    申请日:2011-08-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21 Y02P90/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温绝热移动贮罐安全系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低温绝热移动贮罐在多工况下的安全性问题,本发明包括:贮罐,用于贮存和运输低温液化气体;内容器安全装置,用于贮存、运输和加注工况下排放气体;夹层爆破片,用于当夹层压力升高时进行泄压保护;安全排放装置,为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少量气体安全排放。本发明在贮存和运输工况下,安全装置排放的气体,通过阻火器后直接排放。加注工况时,排放氢气与系统氢排相连接,进入系统进行安全燃烧处理。夹层爆破片采用焊接式反拱形膜片,法兰连接,具有安装方便、可靠性高的特点;上述的系统可以保证贮罐工作压力平稳。

    一种低温绝热贮罐液位测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954820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110238363.5

    申请日:2011-08-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温绝热贮罐液位测量系统,包括贮罐、上部气相取压管、第一截止阀、平衡阀、压力表、第二截止阀和下部液相取压管,所述上部气相取压管与贮罐的上部气枕空间相连通,所述下部液相取压管与贮罐的最底部相连通,上部气相取压管的出口与第一截止阀的一端相连通,下部液相取压管的出口与第二截止阀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平衡阀和压力表分别串接在第一截止阀的另一端和第二截止阀的另一端上。本发明下部液相取压管的开口位置与贮罐的出液口保持一定距离,以减少大流量出液引起的漩涡造成测量波动。同时下部液相取压管在贮罐的真空夹层内为水平的蛇形结构,使其具有足够的水平长度,使液体在水平段充分汽化,确保测量精度。

    一种低温绝热移动贮罐安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954346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110238703.4

    申请日:2011-08-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21 Y02P90/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温绝热移动贮罐安全系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低温绝热移动贮罐在多工况下的安全性问题,本发明包括:贮罐,用于贮存和运输低温液化气体;内容器安全装置,用于贮存、运输和加注工况下排放气体;夹层爆破片,用于当夹层压力升高时进行泄压保护;安全排放装置,为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少量气体安全排放。本发明在贮存和运输工况下,安全装置排放的气体,通过阻火器后直接排放。加注工况时,排放氢气与系统氢排相连接,进入系统进行安全燃烧处理。夹层爆破片采用焊接式反拱形膜片,法兰连接,具有安装方便、可靠性高的特点;上述的系统可以保证贮罐工作压力平稳。

    一种低温绝热贮罐液位测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954820A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110238363.5

    申请日:2011-08-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温绝热贮罐液位测量系统,包括贮罐、上部气相取压管、第一截止阀、平衡阀、压力表、第二截止阀和下部液相取压管,所述上部气相取压管与贮罐的上部气枕空间相连通,所述下部液相取压管与贮罐的最底部相连通,上部气相取压管的出口与第一截止阀的一端相连通,下部液相取压管的出口与第二截止阀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平衡阀和压力表分别串接在第一截止阀的另一端和第二截止阀的另一端上。本发明下部液相取压管的开口位置与贮罐的出液口保持一定距离,以减少大流量出液引起的漩涡造成测量波动。同时下部液相取压管在贮罐的真空夹层内为水平的蛇形结构,使其具有足够的水平长度,使液体在水平段充分汽化,确保测量精度。

    一种威亚轨道小车装置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500460U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920108523.2

    申请日:2009-06-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大型道具或基础设施上使用的高速小车—轨道体系,包括小车车身(2),具有贯通的卡槽(13)和长通孔(7),卡槽内放置一定数量的滚珠,与轨道(1)单向固定并在轨道上滑动,长通孔内设置承力轴(6),通长孔的两端设警销轴(8),预警销轴外部防撞缓冲垫;吊环(3)安置在车身上与卡槽相对的一侧通过与承力轴(6)连接达到承担并传递外力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了预警销轴和防撞缓冲垫,因此在保持体系小型的同时,改变了原小车用途,显著提高了小车运行的灵活性、耐久性、安全性,另外在小车间配备工装件以形成一套安全可靠的高速运行体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