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64759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211602822.8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G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耐张线夹引流板压紧装置及耐张线夹,输电线路耐张线夹引流板压紧装置通过内锥形胀套膨胀变形,从而能够使得内锥形胀套与引流板和线夹连接板之间的接触面微凸体发生塑性变形,将微凸体的点接触转变为面接触增大了实际接触面积,上压紧板和下压紧板具有相互靠近的趋势,给引流板和线夹连接板更多的压力使得引流板和线夹连接板之间的接触面微凸体发生塑性变形,将微凸体的点接触转变为面接触增大了实际接触面积,可以解决由于实际接触面积过小带来的接触电阻过大问题,解决耐张线夹引流板处因实际接触面积小而引起的线夹发热的问题,来实现节能与降温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129479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011072288.5
申请日:2020-10-0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M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复合绝缘横担振动老化的试验系统,包括:机械底座、电杆、振动试验装置;其中,所述振动试验装置包括:偏心电机、受力连接杆、连接弹簧、受力支架、固定支座、荷载监测单元和应变监测单元。通过将复合绝缘横担与所述振动试验装置连接,根据实际电力输电系统的导线自重获取相应的连接弹簧,并根据实际运行环境调节相应的偏心电机转速,从而模拟在实际运行环境下所述复合绝缘横担产生振动的情景,通过荷载监测单元和应变监测单元获取复合绝缘横担的荷载值和应变值,即可实现对复合绝缘横担的耐应力疲劳老化性能的研究。本发明能够有效模拟运行过程中复合绝缘横担在长期机械振动下的受力情况和力学加载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98713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028026.0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导线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铝合金导线制作方法及绞合装置,包括,固定组件,包括固定环、设置在所述固定环顶端的收紧环,所述收紧环的内部设置有上窄下宽的空槽,所述固定环的四周设置有限位件,所述固定环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槽;驱动组件,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顶端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侧壁安装有带动件;调整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端部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侧壁安装有用于导线本体松紧度调整的移动件,通过旋转调整组件就能够调整节距和张紧力,从而使得节距倍数和绞合张力调整较为方便,减少节距和股数以及层数生产质量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6727541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597159.5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B21D37/10 , B21D39/00 , H01R43/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强度压缩型耐张线夹的压接模具,涉及架空输电线路金具技术领域,解决了高强度耐张线夹压接过程中应力集中的问题。技术方案要点为:包括左模具、右模具、下模座、左夹具以及右夹具;所述左模具的上端与所述右模具的上端之间铰接,所述左模具、右模具的下端卡接于所述下模座的顶部且能自由作张开或者闭合,所述左模具、右模具内部均开设有相互对应的弧形缺口;所述左夹具固定于所述左模具上,所述右夹具固定于所述右模具上。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可以有效改善高强度耐张线夹压接过程中的应力集中问题,提高了压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742895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110912977.0
申请日:2021-08-1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网防雷仿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10kV配网复合横担防雷仿真方法。在ATP‑EMTP软件中建立雷电流模型、感应雷过电压模型、线路和杆塔模型、复合横担闪络模型、配电变压器模型、10kV电源模型、配电线路避雷器模型;将各模型连接并调整雷电流模型中雷电流幅值的大小,计算得到三相相应感应雷电压的大小,观察对应复合横担闪络模型是否发生闪络,若是没有发生闪络,则增大雷电流模型中雷电流的幅值,直到复合横担闪络模型刚好发生闪络,记录对应的雷电流幅值的大小,则该雷电流的幅值为对应复合横担的耐雷水平阈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967061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618382.5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朱登杰 , 边美华 , 张志强 , 彭家宁 , 廖永力 , 杨艺云 , 黄增浩 , 张兴森 , 龚博 , 卢展强 , 何锦强 , 李君华 , 赵林杰 , 刘桂婵 , 张厚荣 , 覃宋林
IPC: H02G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脱冰防护装置,包括,伞状保护壳,所述伞状保护壳的右端连接有固定装置,所述伞状保护壳与固定装置安装均在导线上,所述伞状保护壳与固定装置之间设有阻尼元件,并通过所述阻尼元件相互连接;所述固定装置内部设有加热装置。本发明通过设置了伞状保护壳,所述伞状保护壳可吸收导线在顺线方向上的振动能量,能够有效地保护了耐张线夹、悬垂线夹、护线条以及直接与导线接触的线路金具,防止耐张线夹、悬垂线夹、护线条以及直接与导线接触的线路金具受到碎冰的冲击;避免了护线条被冲击端头并引起鼓起、产生电晕放电的状况;且由于线夹出口为圆滑状,可避免线夹出口受到碎冰冲击,出现凹陷或凸起的状况。
-
公开(公告)号:CN115954822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603683.0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减缓耐张线夹应力集中的零件及耐张线夹。减缓耐张线夹应力集中的零件,包括有:插入段,其用于匹配插入钢锚出口处或线夹出口处;过渡段,其设置在插入段的端部并沿所述插入段的轴向延伸,过渡段绕外周设置有锥状的过渡面,且过渡面的较大的外周与钢锚出口处或线夹出口处的外周相一致。本发明的减缓耐张线夹应力集中的零件,能够实现与钢锚出口处或线夹出口处的平缓过渡,以降低应力集中系数,从而能够减缓该处的应力集中,从而能够有效避免同样载荷下钢芯、铝股等的断裂,避免事故发生,并有效降低线路运行中耐张线夹断裂事故频率。本发明的耐张线夹,包括有减缓耐张线夹应力集中的零件。
-
公开(公告)号:CN112798948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011624336.7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327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GIS分合闸线圈的状态评估方法和装置,包括:获取待测分合闸线圈的初始电流波形;根据预设交变湿热试验数据对所述待测分合闸线圈进行交变湿热试验,并获取所述交变湿热试验结束时的交变湿热试验电流波形;根据预设重复动作试验数据对所述待测分合闸线圈进行重复动作试验,并获取所述重复动作试验结束时的重复动作试验电流波形;对所述初始电流波形、交变湿热试验电流波形和重复动作试验电流波形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特定电流波形,提取所述特定电流波形的特征量,获取所述特征量的变异率,根据所述变异率判断所述待测分合闸线圈的状态,通过构建结构合理的GIS分合闸线圈的状态评估方法,能对GIS分合闸线圈进行状态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2798398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011627340.9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3/02 , G01N3/12 , G01R31/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GIS密度继电器气体压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源提供装置、中央处理器、输入输出设备和至少两个试样测试模块;其中,所述试样测试模块包括:动作单元、子处理器和试验单元;所述动作单元包括:电磁阀和气泵;所述试验单元包括:传感器检测装置、进气口、测试管道和试样气路连接接口。该装置能对试验参数不同的多组GIS密度继电器试样进行气体压力往复测试,且各组测试相互独立、互不干扰,适合市面上多种GIS密度继电器产品同时开展测试,整个装置设置合理简便,试验过程安全、方便且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913269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83699.7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边美华 , 朱登杰 , 邓善全 , 张志强 , 彭家宁 , 廖永力 , 张兴森 , 黄增浩 , 李君华 , 何锦强 , 刘桂婵 , 龚博 , 卢展强 , 李昊 , 陈恒 , 张巍 , 何雨茵 , 覃宋林
IPC: H01B1/02 , C22C21/00 , C22C1/03 , C22F1/04 , C21D9/52 , H01B13/00 , H01B13/02 , B21C37/04 , H01B5/08 , H01B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合金导线及其制备方法。上述铝合金导线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化学成分:Y 0.008%~0.03%、B 0.001%~0.01%、La 0.001%~0.01%、Ce 0.001%~0.01%、Zr 0.0018%~0.025%、Fe 0.05%~0.12%、Si 0.01%~0.03%、Al 99.715%~99.9272%以及0~0.05%的其他元素。上述铝合金导线在Al基体中添加特定比例的Y、B、La、Ce、Zr、Fe、Si等化学成分,同时兼顾了导线的导电性、机械强度及耐热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