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20328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226759.7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大规模光伏经柔直送出系统的故障穿越方法、装置和设备,方法包括:根据大规模光伏经柔直送出系统的光伏并网点故障期间的光伏侧逆变器、送端的控制策略,将光伏侧逆变器和送端等效为受控电流源,构建大规模光伏经柔直送出系统的等效受控电流源模型;根据等效受控电流源模型分析在光伏并网点故障期间故障穿越控制参数对送端向柔直系统正向输送有功功率的影响,故障穿越控制参数至少包括光伏侧逆变器的电流设定值和送端的故障限流值;根据影响优化故障穿越控制参数,以减少发生光伏并网点故障后的柔直系统直流电压跌落程度,提升大规模光伏经柔直送出系统的故障穿越能力。本发明能够提升系统的故障穿越能力,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48271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37481.X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46 , H02J3/38 , H02J3/24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电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的多区域协调控制方法、系统、介质及处理器。本发明的方法包括搭建多区域互联电网模型,并初始化模型参数,以及将多区域互联电网模型并入电网,计算出各个区域的区域控制偏差,通过强化学习控制器输出对应区域的总控制功率,得到对应区域的火电机组、水电机组、生物发电机组的功率指令,火电机组、水电机组、生物发电机组执行对应的功率指令,并与电网进行交互。采用本发明有利于维持分布式多区域电网的频率稳定与CPS指标合格,相较于PI控制器结构简单、适应性强、协调性高,在含有大规模新能源的复杂工况下能够对负荷做出快速准确的响应,实现分布式电网的多区域协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27745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67872.X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储能系统协同故障穿越方法及相关装置,用于提升孤岛运行场景下的新能源储能系统的暂态同步稳定性,本发明包括:获取储能装置的储能荷电状态、新能源场站的并网点电压和直流侧电压;当并网点电压小于预设的低电压穿越投入阈值或新能源场站的直流侧电压大于预设的直流电压阈值时,根据储能荷电状态、并网点电压和直流侧电压,采用预设的低电压故障穿越策略调节新能源储能系统的有功电流;当并网点电压大于预设的低电压穿越投入阈值且直流侧电压小于预设的直流电压阈值时,采用预设的故障恢复策略,将新能源储能系统的有功电流缓慢恢复至有功电流稳态值,有功电流稳态值为预先获取的故障前的新能源储能系统的有功电流稳态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44843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37587.X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动发电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面向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的自动发电控制方法、系统、介质及处理器。本发明建立了分布式电网控制机制,将多区域互联电网模型并入电网,并计算火电机组、水电机组、电动汽车集群的功率分配比例,计算出各个区域的区域控制偏差,分布式的深度强化学习控制器以对应区域的区域控制偏差为输入,通过深度强化学习控制器的内部控制方法进行迭代更新并输出对应区域的总控制功率,进而得到对应区域的火电机组、水电机组、电动汽车集群的功率指令,火电机组、水电机组、电动汽车集群执行对应的功率指令实现系统闭环,并与电网进行交互。本发明可以实现多区域电网的CPS指标合格和频率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918217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446206.7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网型逆变器的相位跳变故障恢复方法及系统,本方法包括响应于电网发生相位跳变故障并触发构网型逆变器的电流限幅请求,对所述构网型逆变器的电流环参考值的‑q轴电流分量给定为容许最大电流值,形成限幅电流环参考值并对所述构网型逆变器的输出电流限幅;在解除电流限幅后,更新所述构网型逆变器的有功功率,并利用更新后的有功功率对所述构网型逆变器的电流环参考值进行更新,所述电流环参考值为所述限幅电流环参考值经解除电流限幅后的电流环参考值;在所述电流环参考值小于预设的电流门限值的情况下,将所述电网切换为构网控制状态,从而增强了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并可自主地回到该平衡点,恢复构网运行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905115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286132.5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火打捆送出稳控切机控制方法、装置和设备,方法包括通过响应稳控请求,获取风火打捆送出区域对应的多组风火功率数据对并展开安全稳定计算;根据风火功率数据对的安全稳定计算结果进行线性拟合,确定风电功率折算系数;根据风电功率折算系数和多组风火功率数据对,确定策略系数;当获取到当前风火功率数据对时,结合风电功率折算系数计算功率送出叠加值;按照功率送出叠加值和策略系数,确定切机功率并按照切机功率调整风火打捆送出区域内的火电机组数量和/或风电机组数量。通过综合考虑风电和火电功率的方式进行折算系数和策略系数的迭代更新,有效减少安全稳定切机量,使得稳定控制代价降低,实现精准化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76726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503489.X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超立方体电力电子系统暂态稳定参数估计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技术领域,包括找到影响暂态稳定的n个关键参数,估计参数合理范围作为稳定边界初始条件;计算超立方体单元顶点暂态稳定性;判断超立方体单元为排除状态还是保留状态;分隔超立方体单元,得到k+1层超立方体单元,进入k+1层循环计算,得到稳定边界的估计。克服数值计算法中只能分析特定参数与特定场景下条件下的暂态稳定,可分析最多5组耦合参数对系统暂态稳定的影响。通过不断分隔的超立方体单元,实现精度可控的稳定边界估计,相比于在参数空间遍历搜索的计算方法,降低了对计算资源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799858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781927.2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伏故障穿越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光伏端电压和光伏直流侧电压;若光伏端电压小于低电压穿越投入阈值,或光伏直流侧电压大于直流电压阈值,则触发低电压穿越;根据故障前的无功电流指令值及无功电流注入系数确定故障期间的无功电流指令值;根据有功电流指令限幅值及故障前的有功电流指令值中的较小值确定故障期间的有功电流指令值;对光伏侧进行降功率控制;实时获取光伏端电压和光伏直流侧电压;若光伏端电压大于低电压穿越退出阈值,且光伏直流侧电压不大于直流电压阈值,则执行故障恢复过程。本申请能够提高光伏经柔性直流孤岛送出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865708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704013.1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风电场故障穿越的优化参数计算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风电场的故障分析参数,计算风电场的并网点电压分压参数,创建无功注入比例系数测试数组和并网点电压测试数组,计算风电场的无功/有功电流和端电压,确定无功注入比例系数测试数组中每一测试数值的输出有功功率,将最大输出有功功率对应的无功注入比例系数测试数值,确定为风电场故障穿越的优化参数。可见,将风电场输出的最大有功功率所对应的无功注入比例系数测试数值作为优化风电场的参数,能够考虑到风电机组在故障期间所积累的有功功率,使得风电场在满足并网标准提供无功功率的前提下,保留了最大的暂态稳定裕度,提高了风电场在故障恢复后的暂态同步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759601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447003.4
申请日:2022-04-26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力系统稳定状态的确定方法,包括:根据获取的同步发电机的动能、异步电动机的动能以及电压源型柔性直流换流器的等效动能,计算得到电力系统的总动能;根据额定频率、扰动功率限值、惯量响应时间限值和最大频率偏差,计算得到电力系统的等效动能限值;比较所述总动能与等效动能限值的大小,若所述总动能大于所述等效动能限值,则所述电力系统处于稳定状态。上述电力系统稳定状态的确定方法考虑外区送入柔性直流对电力系统扰动的平衡作用,计算过程简单,可应用于在线监测和系统稳定快速评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