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91549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111437491.2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广西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肠道SGLT1靶向的多西他赛‑姜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原料按照质量比为:单硬脂酸甘油酯200‑400mg、卵磷脂100‑300mg、多西他赛10‑25mg、姜黄素10‑25mg、靶向材料5‑40mg、十二烷基麦芽糖苷240‑450mg。本发明的纳米粒将多西他赛和姜黄素(光敏剂)共同装载到半乳糖修饰的固体脂质纳米粒中,这样既能解决多西他赛和姜黄素不良反应严重和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又能实现化疗联合光动治疗,高效协同抗肿瘤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546072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786349.2
申请日:2021-07-12
Applicant: 广西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芩素纳米制剂,所述纳米制剂由黄芩素负载在壳聚糖‑环糊精接枝聚合物上制备而成。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黄芩素纳米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用无水乙醇配置黄芩素标准溶液;2)配置壳聚糖‑环糊精接枝聚合物溶液;3)往所述壳聚糖‑环糊精接枝聚合物溶液中加入步骤1)配置的黄芩素标准溶液,搅拌,旋转蒸发去除乙醇,用超声波细胞破碎仪超声处理,离心后取上清,获得所述黄芩素纳米制剂。本发明还公开了所制备的黄芩素纳米制剂的应用,用于消除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本发明制备的黄芩素纳米制剂具有能够破坏生物被膜结构,增强药物生物被膜渗透性以及提高药物对被膜菌的杀灭能力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34521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539097.3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广西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1/7048 , A61K31/4375 , A61P31/04
Abstract: 本专利介绍了一种创新的小檗碱与红霉素联合用药组合物,该组合物针对抗MRSA感染展现出显著效果。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得出小檗碱的MIC值为62.5μg/mL,红霉素的MIC值为2000μg/mL,二者联合使用红霉素/小檗碱的MIC为500/31.25ug/ml。这两种药物的给药时间对联合用药的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当红霉素在0h给药,小檗碱在不同时间给药时,其抑菌效果相当稳定;而如果小檗碱先给药,红霉素的给药时间延迟,抑菌效果则随之减弱。联合给药可以显著推迟MRSA进入对数生长期的时间。当采用梯度浓度联合用药时,对MRSA生物被膜展现出了强烈的干预效果,特别是1/2MIC浓度的组合效果最为显著。本专利为临床抗MRSA感染提供了新的联合用药策略,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69804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699313.4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广西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育发防脱装置,包括:照射组件,照射组件与支撑组件连接,照射组件用于非接触式连接于目标对象外侧,照射组件用于朝目标对象照射远红外线;支撑组件,用于与目标对象连接。本发明的石墨烯育发防脱装置通过支撑组件与使用者的头部连接,并对照射组件进行支撑,使照射组件与使用者的头部以及头发非接触式连接,能够对使用者的头部照射远红外线,促进使用者头部经皮吸收涂在使用者头部的护发营养元素或生发营养元素,也避免药物与照射组件接触造成污染,从而使得整个结构能够重复使用,属于理疗器械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386192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615191.2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广西中医药大学
IPC: A61K47/40 , A61K47/36 , A61K47/42 , A61K47/22 , A61K31/546 , A61K31/352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黄芩素联合头孢克肟的纳米递药系统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医药制剂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以下步骤:S1:将称取的载体材料并将载体材料放入容器中,加入1%冰醋酸溶液,并用磁力搅拌器搅拌至完全溶解;S2:逐滴加入黄芩素溶液和头孢克肟溶液,同时继续磁力搅拌,然后使用探头超声进行处理,确保溶液充分混合;S3:将所述混合溶液离心去除杂质,并通过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得到黄芩素联合头孢克肟的纳米递药系统。本发明通过药物载体材料显著提高黄芩素的水溶性,并通过纳米递药系统提升药物在体内的吸收与递送效率,黄芩素与头孢克肟协同增强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展示良好生物学效应及临床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337403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849807.7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广西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壳聚糖接枝β‑环糊精聚合物的用途,本发明应用壳聚糖接枝β‑环糊精聚合物作为辅料,用于制备肠道吸收低的口服药物制剂,可促进肠道吸收药物,制备的口服药通过内吞途径促肠道吸收,利于对无内吞机制的药物或内吞作用弱的药物口服制剂的制备及开发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191549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437491.2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广西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肠道SGLT1靶向的多西他赛‑姜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原料按照质量比为:单硬脂酸甘油酯200‑400mg、卵磷脂100‑300mg、多西他赛10‑25mg、姜黄素10‑25mg、靶向材料5‑40mg、十二烷基麦芽糖苷240‑450mg。本发明的纳米粒将多西他赛和姜黄素(光敏剂)共同装载到半乳糖修饰的固体脂质纳米粒中,这样既能解决多西他赛和姜黄素不良反应严重和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又能实现化疗联合光动治疗,高效协同抗肿瘤作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