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赤松茸露天高产栽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91220A

    公开(公告)日:2021-10-12

    申请号:CN202110280648.9

    申请日:2021-0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赤松茸露天高产栽培方法,具体涉及松茸栽培技术领域,包括场地选择、整地作畦、场地消毒、材料处理、堆制菌床、科学管理、和采收加工七个步骤。本发明在对赤松茸进行栽培时,通过对场地喷洒茶籽饼水,可以避免菌种受到蚯蚓的危害,通过整地作畦使得松茸种植的场地更加的规整,进而通过对稻草和秸秆进行处理使得菌床更加的紧实,进而使得稻草可以更好的进行发酵工作,进而使得菌种可以更好的在菌床上进行生长,同时在生长菌种生长过程中对菌床进行喷水保湿,使得菌床的湿度可以达到菌种生长的最佳条件,进而使得菌种的生长更加的便捷,进而可以提高菌种的生活率,进而可以提高赤松茸的产量。

    一种施肥位置可控的番薯种植用施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056997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270840.X

    申请日:2021-0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施肥位置可控的番薯种植用施肥装置,具体涉及农业施肥技术领域,包括储料板,所述储料板顶部开设有两个放料槽,两个放料槽关于储料板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所述储料板两侧底部均固定设有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之间设有两个导料管,所述导料管固定设置于储料板底部,两个导料管顶端均贯穿储料板并分别与两个放料槽相连通。本发明通过电机带动主锥齿轮转动,主锥齿轮通过啮合的从锥齿轮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带动两个螺纹座和下料管同时向内或者向外移动,而下料管移动时带动L形管行转动,能够根据需要对施肥的位置进行调整,使施肥时不会发生肥料距离幼苗过于紧密导致“烧苗”或者松散导致施肥不足的情况。

    一种南药穿心莲的组培快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41034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238701.9

    申请日:2021-0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南药穿心莲的组培快繁方法,具体涉及穿心莲培养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取制作培养基质的材料;步骤二、制备培养基质;步骤三、选取穿心莲种子;步骤四、制备灭菌溶液。本发明向培养皿中添加活性炭和砂土,以提高培养皿中培养基的透气性,从而能够提高培养基中的氧气含量,以促进穿心莲植株的呼吸,利用搅拌棒对培养皿中的MS培养基、琼脂、赤霉素、蔗糖和苯乙酸进行充分地搅拌,并在搅拌的过程中不停地振动培养皿,使得培养皿中的不同成分能够充分地混合,而且振动培养皿还能够将该混合物均匀地平铺在培养皿的内部,以保证培养皿中每个区域的营养成分相同,使得穿心莲种子能够正常的生根发芽。

    风雨兰组织培养的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699971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505497.8

    申请日:2020-06-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组织培养技术领域,是以风雨兰种球为外植体,对消毒方式、不同激素配比等因素对其组培繁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较深入和系统的研究,成功构建风雨兰无性繁殖体系,所述无性繁殖体系包括芽诱导培养基、增殖培养基、生根培养基;所述芽诱导培养基为MS+0.5~3.0mg/L 6-BA+0.01~0.02mg/L IBA;所述增殖培养基为MS+1.0~2.0mg/L 6-BA+0.01~0.02mg/L IBA,且6-BA与IBA的用量比为100~200;所述生根培养基为1/2MS+0.01~0.05mg/L NAA或1/2MS+0.25~0.5mg/L IBA或1/2MS+0.05~0.2mg/L NAA+0.05~0.2mg/L IBA;在此无性繁殖体系上并形成了完整的风雨兰无性繁殖方法,为提供大量的风雨兰组培种苗提供技术基础。

    一种铁皮石斛种苗培育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73950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2010361464.0

    申请日:2020-0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皮石斛种苗培育装置及方法,具体涉及铁皮石斛种苗培育技术领域,包括立柱、培育框以及顶板,所述立柱和培育框分别设有四个和三个,三个所述培育框等距固定设在四个立柱之间,所述顶板设在培育框顶部,所述顶板固定设在四个立柱之间,最下方两个所述培育框顶部均设有第一培育机构,最上方所述培育框顶部设有第二培育机构,所述第二培育机构设在顶板底端,三个所述培育框顶部均设有覆膜机构,所述覆膜机构设在立柱后端。本发明通过第一连管带动第一照射灯运动使得下方的种苗都能够均匀的享受到光照,有助于种苗生长,同时通过第四管道和第二管道运动洒水为种苗及时补充水分,人员劳动强度低,且效率高。

    一种甘蔗实生苗免假植培育和定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45215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2010281730.9

    申请日:2020-04-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蔗实生苗免假植培育和定植方法,具体涉及甘蔗实生苗培育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甘蔗实生苗培育:S1.1、制备基质;S1.2、播种;S1.3、育苗;S2、甘蔗实生苗定植:S2.1、炼苗;S2.1、开蔗沟;S2.2、移栽定植;S2.3、管理。本发明培植方法操作简单,无需精心打理,得到的甘蔗实生苗适应性强,极易成活,并且免去假植工序,节省了大量的培育时间以及劳动强度,省时省力;通过采用功效土和沙壤土配置基质土,功效土采用泥炭土、玉米糠麸碎、小麦秸秆碎、玉米糠、红薯渣和海藻的混合物,能够有效补充甘蔗实生苗所需营养、矿物质、钾等元素,基质土保温效果好,有利于出苗,基质土保湿、透气,避免甘蔗实生苗根部烂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