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38391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110880940.4
申请日:2021-08-02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IPC: E02D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海洋砂层静力触探工具及找砂方法,该工具包括外筒、同轴固定在外筒内部的内筒,以及安装在内筒的轴心位置的静力触探装置,静力触探装置的外壁固定安装有n个活塞,n个活塞通过同一条液压管路与一个动力元件连接,液压管路上安装有流量计。本发明通过在静力触探装置的外壁设置至少两个活塞,在动力元件横截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提供了单活塞工具n倍的推力,使海洋砂层静力触探工具在砂层正常锥进,能够获得地层连续的静力触探数据。再有,在液压管路上安装流量计,通过流量计获取的液压流量数据反映静力触探装置的锥进深度,并且以液压流量数据控制活塞开关,减小了静力触探装置的行程记录误差,使层位信息更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867183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948149.6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拖缆勘探导航定位数据的处理方法、系统、装置介质,包括:获取原始导航定位数据,对原始导航定位数据进行至少两次粗差剔除和至少两次滤波,得到第一导航定位数据,对第一导航定位数据进行内插,得到第二导航定位数据,第二导航定位数据包括与炮点同步的测量角和测量距离,修正测量角得到无定向附和导线的观测角,将观测角和测量距离代入无定向附和导线的平差方程,得到第三导航定位数据,对第三导航定位数据进行参数拟合,得到第四导航定位数据,根据第四导航定位数据和原始导航定位数据计算观测点坐标,并作为最终的导航定位数据输出。本发明可以纠正原始数据错误,消除数据的处理误差,可用于数据处理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406241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1811561927.7
申请日:2018-12-20
Applicant: 防灾科技学院 , 北京防灾科技有限公司 ,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值痕量水溶气体标准实验溶液制作系统,包括供气装置、真空泵以及气相色谱仪,真空泵连接有真空通管,供气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有定气配液装置A、定气配液装置B和底部设置有加热装置的第二原液处理装置,且定气配液装置A、定气配液装置B和第二原液处理装置的出气端均通过管道连接在真空通管上,真空通管连接有第一原液处理装置,且第一原液处理装置通过管道连接在供气装置上形成回路,气相色谱仪连接在第二原液处理装置和真空通管之间的管路上,原液制作过程依据化学反应未引入任何杂质,安全、稳定、高效、绿色、环保、成本低廉、操作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3884645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079038.9
申请日:2021-09-15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 防灾科技学院 , 北京防灾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验用水中甲烷亨利常数标准的制取装置,包括:原水处理模块,具备原水处理罐以及设置在原水处理罐内对原水处理罐内液体进行加热的加热模块;加标处理模块,具备处理腔、加标组件、振荡装置和恒温装置,处理腔通过管道连接原水处理罐,加标组件用于向处理腔中的溶液进行预设溶度的甲烷标气;振荡装置用于对加入预设浓度的甲烷标气的处理腔内的溶液进行振荡,恒温装置用于对加入预设浓度的甲烷标气的处理腔内的溶液进行设定温度的加热或保温;供气模块,通过管道与原水处理罐内和处理腔连通,且供气模块用于向原水处理罐和处理腔内的溶液通入氩气,本发明高效实现通入多种设定的甲烷浓度标气下的实验原水的亨利常数标准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2505750B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011297248.0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拖多道地震拖缆姿态确定方法及处理终端,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对每一个炮道集,拾取出每一个检波器上的直达波旅行时、海面反射波旅行时和海底反射波旅行时;步骤2:获得地震波在海水中的传播平均速度;步骤3:计算出每一个检波器相对于震源的水平距离和高度差;步骤4:按对应的方程组求解出每个检波器的三维坐标,得到每一个检波器的三维坐标,从而相当于得到拖缆的姿态。本发明不需要二维假设,可以获得拖缆三维的空间形态。同时利用直达波、海底反射波、海面反射波的旅行时来确定检波器与震源之间的相对位置,提高相对位置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10949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693271.3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障碍物识别方法、装置、系统和介质,包括:获取待识别图像,识别待识别图像得到不同尺度的第一图像特征,根据每一尺度的第一图像特征得到每一尺度的分割掩膜,根据所有尺度的第一图像特征和所有尺度的分割掩膜得到区域特征图像;区域特征图像包括若干图像掩膜和每一个图像掩膜的图像边界,检测区域特征图像的不同尺度的第二图像特征,将不同尺度的第二图像特征进行融合得到第三图像特征,根据通道注意力机制和空间注意力机制增强第三图像特征的有效特征,得到增强有效特征后的第三图像特征,对增强有效特征后的第三图像特征进行分类,得到障碍物信息。本发明可以降低误识别和提高识别精度,可应用于图像识别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0208855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910555520.1
申请日:2019-06-25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盖层海砂泥砂层分界面的物探识别和找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浅地层剖面资料:采集选择浅地层剖面仪,对浅地层剖面仪中的各项参数进行优化,获得特定频率和特定功率,进行资料采集;(2)浅地层剖面资料处理:选择软件,并对所述软件的各项参数进行优化,然后进行资料处理以获得高质量的浅地层剖面图像;(3)泥砂层分界面识别:在浅地层剖面上识别泥砂层分界面;(4)钻孔验证:将浅地层剖面与钻孔进行比对,验证浅地层剖面识别泥砂层分界面是否有效;(5)排除泥层法找砂:通过浅地层剖面识别出泥砂分界面和泥层厚度后,在找砂过程中避开泥层厚的区域,从而提高找砂效率。该方法通过识别和排除泥层提高找砂的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568485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847226.8
申请日:2019-09-06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多道地震连续记录分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获得连续记录数据和非连续记录数据;步骤S2:构建神经网络模型,从连续记录数据截取得到伪单炮记录,作为输入数据,非连续记录数据作为目标数据,将所述输入数据和目标数据输入至所述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后的神经网络;步骤S3:获得待分离的实测地震连续记录,将所述实测地震连续记录输入至训练后的神经网络进行分离,训练后的神经网络的输出即为分离结果。本发明具有方便快速准确地分离多道地震连续记录的优点,能够有效去除混叠能量,并得到符合要求的单炮记录,分离效果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09406242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561928.1
申请日:2018-12-20
Applicant: 防灾科技学院 , 北京防灾科技有限公司 ,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值痕量水溶气体标准实验溶液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0、通过供气装置建立原液处理仓A、原液处理仓B、定气配液仓和气相色谱仪的氩气环境;S200、氧化氢处理原液仓A中的高纯水,充分反应的原液R1转移至原液处理仓B;S300、对原液处理仓B中的原液R1在微热,并进行氩气置换和混合气的排气获得硫化氢处理后的原液R2;S400、升温加原液R2至沸腾,排除混合气体,冷却,启动供气装置吹扫置换获得原液R3;S500、进行气体气相检测;S600、原液R3转移至定气配液仓,真空脱气,获得处理后的溶液R4;S700、注入目标气体,标准实验溶液R5,从而安全、稳定、高效、绿色、环保、成本低廉和操作简单的获得标准实验溶液。
-
公开(公告)号:CN108169793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711445397.5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 西安虹陆洋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IPC: G01V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地震数据采集多协议实时传输系统。系统的中央记录控制单元与多个传输管理单元采用千兆网传输协议连接,中央记录控制单元用于向传输管理单元发送信号,并接收传输管理单元传输的信号;各个传输管理单元与多个采集数据传输单元采用以太网传输协议连接,各个传输管理单元用于向与之连接的采集数据传输单元发送信号,并接收采集数据传输单元传输的信号;各个采集数据传输单元与多个地震数据传输单元采用RS485传输协议连接,各个采集数据传输单元用于向与之连接的地震数据传输单元发送信号,并接收地震数据传输单元传输的信号。采用本发明的系统,通过合理的使用多协议实时传输的方法,实现了地震数据传输的实时、稳定和可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