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0040572A
公开(公告)日:2025-05-27
申请号:CN202510509303.4
申请日:2025-04-22
Applicant: 广州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 暨南大学
IPC: C07K14/435 , C12N15/70 , A61K8/64 , A61Q19/00 , A61Q19/08 , A61Q17/00 , A61K38/17 , A61P31/04 , A61P17/02 , A61L27/22 , A61L27/54 , A61L27/58 , A61L15/32 , A61L15/46 , A61L15/62 , A61L24/10 , A61L24/00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菌性能的贻贝足丝多肽及其应用,该贻贝足丝多肽对革兰氏阳性菌以及革兰氏阴性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够抑制其生物膜的形成,同时对多重耐药菌表现出不同的抗菌活性,具有低细胞毒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表现出良好的粘附粘合能力。其肽链短,分子量小,是极具价值的小分子多肽,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在药物制备中、医疗器械和日化用品领域具有重要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339112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1910661696.5
申请日:2019-07-2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 广州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 杭州欧丽典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IPC: A61K8/9789 , A61K8/9728 , A61P17/14 , A61Q5/00 , A61Q5/12 , A61Q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昆诺阿藜籽的微生物发酵产物的组合物及其在头部护理化妆品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种酵母发酵产物提取物和昆诺阿藜籽的微生物发酵产物的组合物,该组合物选用富含有机酸、氨基酸、小分子活性肽等成分的酵母发酵产物提取物及昆诺阿藜籽的微生物发酵产物促进头部新陈代谢、疏通毛囊,滋养控油以治其标,同时选用乌椹、当归、黄芪、川芎、茯苓等滋肾补肝药物以滋肾补肝固其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986340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397972.2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广州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自组装贻贝黏蛋白,由贻贝黏蛋白核心功能区域和自组装功能区域所构成,两个区域的组合方式采用两嵌组合模型或是三嵌组合模型;其中两嵌组合模型的顺序为N端‑自组装功能区域‑贻贝黏蛋白核心功能区域‑C端,三嵌组合模型的顺序为N端‑自组装功能区域‑贻贝黏蛋白核心功能区域‑自组装功能区域‑C端。本发明提供的新型自组装贻贝黏蛋白的设计开发策略可以拓展到其他同类蛋白的设计应用中,能高效的进行生物合成与简便快速纯化,且具有灵活的自组装特性可形成不同蛋白基材料以用于细胞粘附、吸附止血、组织粘合等多个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372199A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210111244.8
申请日:2012-04-16
Applicant: 广州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防和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新型脑部靶向制剂。该新型脑部靶向制剂包含有效量的细胞生长因子与TAT穿膜肽的融合蛋白或细胞生长因子与TAT和转铁蛋白受体单克隆抗体的融合蛋白、蛋白活性保护剂和适宜辅料,其中所述细胞生长因子与TAT穿膜肽的融合蛋白或细胞生长因子与TAT和转铁蛋白受体单克隆抗体的融合蛋白为活性成分。本发明的新型脑部靶向制剂具有优良的突破血脑屏障性能,并能克服单一的TAT不具有细胞选择性的缺陷,特异性靶向于脑部,通过神经营养、旁分泌等作用调控脑部神经元微环境,起到预防和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作用。该新型脑部靶向制剂可以制备成冻干制剂、液体制剂或粘附制剂通过静脉注射或鼻腔给药的方式进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985995A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510053226.2
申请日:2015-01-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 广州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P21/02
Abstract: 本文发明公开了一种表达普兰林肽的方法,属于基因工程的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利用杆状病毒多基因表达系统,细菌感染家蚕卵巢细胞,产生一种能同时表达人源酰胺化酶与普兰林肽的杆状病毒,然后将病毒注射入五龄起家蚕体内,使家蚕共同表达出酰胺化酶与普兰林肽,其中,普兰林肽C端的甘氨酸直接被酰胺化酶酰胺化,从而生产出具有活性的普兰林肽,通过常规纯化手段纯化出普兰林肽。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能表达多个基因,利于共同表达人源酰胺化酶与普兰林肽;本发明利用家蚕生物反应器,蛋白表达量高,修饰更为完善;本发明工艺生产时间短,效率高,生产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8812740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299018.6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广州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 广东完美生命健康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暨南大学
IPC: C08B37/02 , A23L33/125 , A61K31/715 , A61K36/8994 , A61P39/06 , A61K8/73 , A61Q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薏苡仁发酵多糖CP1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薏苡仁发酵多糖CP1由t‑Glc(p)、6‑Glc(p)、4‑Glc(p)、4,6‑Glc(p)四种糖残基组成,主链为α‑4‑Glc(p)‑(1→→4)‑α‑4‑Glc(p)‑(1→→4)‑β‑4,6‑Glc(p)‑(1→连接,支链为β‑4‑Glc(p)‑(1→→6连接,具有三股螺旋结构和球状结构,平均分子量为8855 Da。本发明通过薏苡仁多菌发酵液,采用超速离心、醇沉粗提多糖后,经柱层析分离纯化并冻干,获得薏苡仁多糖CP1。薏苡仁发酵多糖CP1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的生物学活性,有望可开发为活性原料应用于食品、化妆品或药物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986340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397972.2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广州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组装贻贝黏蛋白,由贻贝黏蛋白核心功能区域和自组装功能区域所构成,两个区域的组合方式采用两嵌组合模型或是三嵌组合模型;其中两嵌组合模型的顺序为N端‑自组装功能区域‑贻贝黏蛋白核心功能区域‑C端,三嵌组合模型的顺序为N端‑自组装功能区域‑贻贝黏蛋白核心功能区域‑自组装功能区域‑C端。本发明提供的自组装贻贝黏蛋白的设计开发策略可以拓展到其他同类蛋白的设计应用中,能高效的进行生物合成与简便快速纯化,且具有灵活的自组装特性可形成不同蛋白基材料以用于细胞粘附、吸附止血、组织粘合等多个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0339112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661696.5
申请日:2019-07-2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 广州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 杭州欧丽典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IPC: A61K8/9789 , A61K8/9728 , A61P17/14 , A61Q5/00 , A61Q5/12 , A61Q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昆诺阿藜籽的微生物发酵产物的组合物及其在头部护理化妆品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种酵母发酵产物提取物和昆诺阿藜籽的微生物发酵产物的组合物,该组合物选用富含有机酸、氨基酸、小分子活性肽等成分的酵母发酵产物提取物及昆诺阿藜籽的微生物发酵产物促进头部新陈代谢、疏通毛囊,滋养控油以治其标,同时选用乌椹、当归、黄芪、川芎、茯苓等滋肾补肝药物以滋肾补肝固其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372199B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210111244.8
申请日:2012-04-16
Applicant: 广州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防和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新型脑部靶向制剂。该新型脑部靶向制剂包含有效量的细胞生长因子与TAT穿膜肽的融合蛋白或细胞生长因子与TAT和转铁蛋白受体单克隆抗体的融合蛋白、蛋白活性保护剂和适宜辅料,其中所述细胞生长因子与TAT穿膜肽的融合蛋白或细胞生长因子与TAT和转铁蛋白受体单克隆抗体的融合蛋白为活性成分。本发明的新型脑部靶向制剂具有优良的突破血脑屏障性能,并能克服单一的TAT不具有细胞选择性的缺陷,特异性靶向于脑部,通过神经营养、旁分泌等作用调控脑部神经元微环境,起到预防和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作用。该新型脑部靶向制剂可以制备成冻干制剂、液体制剂或粘附制剂通过静脉注射或鼻腔给药的方式进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81274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299018.6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广州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 广东完美生命健康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暨南大学
IPC: C08B37/02 , A23L33/125 , A61K31/715 , A61K36/8994 , A61P39/06 , A61K8/73 , A61Q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薏苡仁发酵多糖CP1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薏苡仁发酵多糖CP1由t‑Glc(p)、6‑Glc(p)、4‑Glc(p)、4,6‑Glc(p)四种糖残基组成,主链为α‑4‑Glc(p)‑(1→→4)‑α‑4‑Glc(p)‑(1→→4)‑β‑4,6‑Glc(p)‑(1→连接,支链为β‑4‑Glc(p)‑(1→→6连接,具有三股螺旋结构和球状结构,平均分子量为8855 Da。本发明通过薏苡仁多菌发酵液,采用超速离心、醇沉粗提多糖后,经柱层析分离纯化并冻干,获得薏苡仁多糖CP1。薏苡仁发酵多糖CP1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的生物学活性,有望可开发为活性原料应用于食品、化妆品或药物等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