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4138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852490.8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在线识别的浮渣脱气智能装置及工艺,包括浮渣收集模块、浮渣脱气模块、浮渣沉淀模块和污泥处理模块,所述浮渣收集模块位于气浮‑沉淀池末端,所述浮渣脱气模块与浮渣收集模块通过排渣管相连,位于气浮‑沉淀池下方,所述浮渣脱气模块通过管道与浮渣沉淀模块相连,所述浮渣沉淀模块通过管道与污泥处理模块相连。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图像在线识别的浮渣脱气智能装置及工艺,用于对浮渣进行脱气处理,去除浮渣中的气体并使它混入下层液体,最终随液体一同被排出,解决浮渣因为含有大量气泡,难以沉降、难以排除的难题,避免浮渣处理系统出现结垢现象,避免有害气体产生,避免污泥泵受气泡侵蚀。
-
公开(公告)号:CN11885811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159759.4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G01N15/1433 , G01N1/30 , G01N1/34 , G01N1/40 , G01N15/01 , G01N15/1492 , G06V10/764 , G06T17/00 , G06V20/6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质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藻类计数系统及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测水样以及水样元数据;将待测水样转移至一体化全封闭外壳的智能染色容器中,通过精密计量泵进行进样体积控制处理,得到样品原始体积数据;根据水样元数据以及样品原始体积数据通过染料配置模块进行染色动力学稳定分析,得到最佳染色稳定化时间参数。本发明通过全自动化、智能化的藻类计数过程,大大减少了人为操作引入的误差,提高了计数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通过高分辨率图像采集、藻细胞图像分类和智能识别模型训练等技术,扩大了计数样本量,获得了更全面、更准确的藻类计数结果,提高了藻类计数的准确性、高效性和智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8382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510194360.8
申请日:2025-02-21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含硅藻水源的给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对原水进行预氧化处理,生成絮体的小碎片;S2、向预氧化处理后的原水中添加絮凝剂,进行定向絮凝;S3、定向絮凝后的原水在浮沉池中进行固液分离处理;S4、经过浮沉池处理后的原水通过滤池的过滤后,并添加消毒剂,处理后的原水通入到清水池中。本发明通过移动架的移动进而在方圆杆的带动下使得多个斜板同步转动,运行气浮时,转动前段部分斜板为竖直状态,由斜板阻隔的狭小空间,增强气泡与絮体的结合,狭小空间内部的絮体结合气泡上移,保证絮体的气浮效果;运行沉淀时,可以根据原水水质将斜板调整至适合的角度以增强沉淀效果,解决斜板堵塞。
-
公开(公告)号:CN11781572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238623.6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过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罩滤池组合式水处理装置及方法。该移动罩滤池组合式水处理装置包括:移动罩,移动罩包括多个伞面;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一端沿第一连接杆的轴向方向滑动连接于第一连接杆,另一端与伞面的内侧面铰接;滑动杆,每个伞面的内侧面上均设置有滑动杆;第一超声发生机构,每根滑动杆上均设置有多个第一超声发生机构,多个第一超声发生机构沿滑动杆的轴向方向依次分布;第二超声发生机构,第二超声发生机构位于伞面的内侧,且用于与第一连接杆连接。本发明有利于简化反冲洗设备的结构,降低使用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731686B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610106338.4
申请日:2016-02-26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02F9/04 , C02F101/34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去除工业废水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和镍离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工业废水中加入亚铁盐溶液和H2O2溶液,搅拌混合均匀;2)加入絮凝剂,搅拌混合均匀,随后静置;3)加入助凝剂,搅拌混合均匀,随后静置。本发明的方法处理效果好,工业废水经处理过后,DMP的去除率达100%,Ni2+的去除率在98.5%以上,水中Ni2+浓度低于0.10mg/L,低于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Ni2+≤1mg/L);本发明的方法将工业废水中的DMP和Ni2+这两种性质不同的污染物集中在同一个工艺节点中去除,处理工艺流程简单,能耗和药耗小,处理的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5731686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106338.4
申请日:2016-02-26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IPC: C02F9/04 , C02F101/34 , C02F10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9/00 , C02F1/5236 , C02F1/56 , C02F1/722 , C02F2101/20 , C02F2101/34 , C02F23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去除工业废水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和镍离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工业废水中加入亚铁盐溶液和H2O2溶液,搅拌混合均匀;2)加入絮凝剂,搅拌混合均匀,随后静置;3)加入助凝剂,搅拌混合均匀,随后静置。本发明的方法处理效果好,工业废水经处理过后,DMP的去除率达100%,Ni2+的去除率在98.5%以上,水中Ni2+浓度低于0.10mg/L,低于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Ni2+≤1mg/L);本发明的方法将工业废水中的DMP和Ni2+这两种性质不同的污染物集中在同一个工艺节点中去除,处理工艺流程简单,能耗和药耗小,处理的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8858116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159759.4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G01N15/1433 , G01N1/30 , G01N1/34 , G01N1/40 , G01N15/01 , G01N15/1492 , G06V10/764 , G06T17/00 , G06V20/6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质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藻类计数系统及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测水样以及水样元数据;将待测水样转移至一体化全封闭外壳的智能染色容器中,通过精密计量泵进行进样体积控制处理,得到样品原始体积数据;根据水样元数据以及样品原始体积数据通过染料配置模块进行染色动力学稳定分析,得到最佳染色稳定化时间参数。本发明通过全自动化、智能化的藻类计数过程,大大减少了人为操作引入的误差,提高了计数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通过高分辨率图像采集、藻细胞图像分类和智能识别模型训练等技术,扩大了计数样本量,获得了更全面、更准确的藻类计数结果,提高了藻类计数的准确性、高效性和智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6002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48410.0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09D1/00 , C09D183/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絮凝池池壁的抗污染超疏水涂层及其制备方法,以含氢硅油(PMHS)和富含表面羟基的纳米SiO2作为主要成分制备得到超疏水涂层溶液,通过空气喷涂技术将其涂覆在絮凝池池壁的混凝土块表面,以构建抗污染超疏水絮凝池池壁。PMHS主链带有的大量活性Si‑H键,能够在室温条件下和纳米SiO2及混凝土块表面丰富的羟基基团发生脱氢反应,将PMHS表面的超疏水基团‑CH3定向接枝在SiO2及混凝土块表面,利用含氢硅油表面‑CH3的超疏水特性在絮凝池池壁表面构建超疏水层。总的来说,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原料来源丰富,无毒且价格低廉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815727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238623.6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过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罩滤池组合式水处理装置及方法。该移动罩滤池组合式水处理装置包括:移动罩,移动罩包括多个伞面;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一端沿第一连接杆的轴向方向滑动连接于第一连接杆,另一端与伞面的内侧面铰接;滑动杆,每个伞面的内侧面上均设置有滑动杆;第一超声发生机构,每根滑动杆上均设置有多个第一超声发生机构,多个第一超声发生机构沿滑动杆的轴向方向依次分布;第二超声发生机构,第二超声发生机构位于伞面的内侧,且用于与第一连接杆连接。本发明有利于简化反冲洗设备的结构,降低使用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607480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832206.0
申请日:2021-07-22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G01N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筒,所述取样筒具有取样室,所述取样室的顶端为敞口;外套管件,包括套管和密封柱,所述套管的顶端设有套管把手,底端连接有所述密封柱,所述密封柱能够从所述敞口插入所述取样室,并封堵所述敞口,所述套管和所述密封柱设有沿所述套管轴向的管道;中心杆,所述中心杆活动穿插在所述管道内,所述中心杆的顶端设有中心杆把手,底端能够穿过所述管道伸入所述取样室,并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取样室内。利用本申请的取样装置对滤料、粉料、水样、砂土、石油等一些流动性较强的物质的进行取样时,能实现快速和准确的取样,并且装置能够多次长期使用,且便于携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