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泌体结合蟾酥抗血液肿瘤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5366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47584.5

    申请日:2024-05-23

    Inventor: 蓝海 谢莹 徐俊鸿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外泌体结合蟾酥抗血液肿瘤的制备方法,将蟾酥粉碎成通过15目筛的细粉,每次加入25‑40倍蟾酥量的75‑9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4次,每次提取2‑4小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乙醇味,得溶液A;溶液A中,加入6倍蟾酥量,粒度为150‑250目的硅胶,蒸干,得上样硅胶,加入已装有硅胶的HPD‑100大孔树脂柱的顶端,洗脱,弃去洗脱液,洗脱至华蟾酥毒基和蟾毒灵混合物成分洗脱完全,得溶液B;溶液B加热回收溶剂至无溶剂味,减压干燥器内干燥48h,干燥得到蟾毒配基提取物以华蟾毒精计,蟾毒配基的重量百分含量为90%;整个处理工艺设计合理,可操作性强,处理效率高,可实现工业化生产。

    一种用于生产药物递送系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87547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647719.8

    申请日:2024-05-23

    Inventor: 蓝海 谢莹 徐俊鸿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生产药物递送系统,包括移动导轮、伺服电机控制器、锂离子动力电池、主动皮带轮、防撞雷达、药物中转箱以及磁铁框,位移基座下端面前侧安装有驱动电机,地面上端面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导轨,位移基座内部右侧安装有伺服电机控制器,位移基座前后端面对称安装有防撞雷达,该设计解决了原有输送带递送结构转移范围有限的问题,位移基座上端面放置有药物中转箱,药物中转箱内部上侧和位移基座内部上侧均粘接有磁铁框,该设计解决了原有输送带递送方式不方便对不同种类药物收纳转移的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合理,方便对不同种类药物进行自动递送转移,并且转移范围大,适用范围广。

    一种中药蟾酥的制备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7075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98772.2

    申请日:2023-02-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药蟾酥的制备方法,将蟾酥鲜浆进行冷藏后解冻,加溶剂搅拌混合后过滤,获得蟾酥浆液,蟾酥浆液铺涂成型,获得蟾酥半成品;对蟾酥半成品干燥处理后即得蟾酥药材,对蟾酥药材经粉碎处理,使用pH值小于2.8的水溶液,对蟾酥药材或待加工的蟾酥原料进行提取,留取固体;再将粉碎后的蟾酥药材或待加工的蟾酥原料,加4至12倍的pH小于2.8的酸性水溶液冷浸,弃去上层液体,留取下层固体,60℃干燥后,为加工的蟾酥,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别于传统的作坊式蟾酥的加工方式,能够提升蟾酥药材的质量,不再依赖于传统晾干或阴干的室外环境,减少和外部环境的接触时间,进而减少灰尘等杂质的进入。

    一种纳米包埋药物系统在毒性中药蟾酥中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19781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310098768.6

    申请日:2023-02-10

    Inventor: 蓝海 谢莹 吴泽雷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包埋药物系统在毒性中药蟾酥中的制备方法,将难溶性药物与水溶性载体材料制成含有难溶性药物的水溶性载体固体分散体,制备固体分散体时若采用无溶剂的方法则不引入任何有机溶剂,将所得的固体分散体加入含蛋白质类物质的水性介质中,混合均匀,混合物经高剪切条件处理得到包裹了难溶性药物的蛋白纳米颗粒的混悬液;将总蟾毒内酯、助乳化剂、固体脂质与液态脂质混合共同加入蛋白纳米颗粒的混悬液中,将混悬液干燥或先经过无菌过滤再干燥后得到中药蟾酥,本发明制得的总蟾毒内酯脂质纳米粒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改善总蟾毒内酯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等缺陷。

    一种食疗药膳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7160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098766.7

    申请日:2023-02-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食疗药膳及其制备方法,该食疗药膳的原料的重量组成如下:老白鸭1000‑1200克、五指毛桃25‑35克、怀山药25‑35克、土茯苓25‑35克、薏苡仁25‑35克、胡萝卜80‑100克、甜玉米80‑100克、广陈皮15‑25克、北山楂15‑25克、荷叶8‑12克、玉竹15‑25克、金钱草15‑25克、淡竹叶8‑12克、槐花8‑12克、蒲公英15‑25克、白芽根15‑25克、桃仁8‑12克、生苡仁15‑25克、黄精15‑25克、葛根8‑12克、茯苓8‑12克、酸枣仁8‑12克、马齿苋15‑25克、芦根15‑25克、葱段25‑35克,姜35‑45克、精盐25‑35克、料酒15‑25克、五香粉3‑8克以及干花椒3‑8克;本发明中土茯苓性味甘淡平,功善清热解毒,薏苡仁性味甘淡凉,善能健脾渗湿、除痹止泻,胡萝卜性味甘辛平,擅能健脾和中、养肝明目、化痰止咳,玉米性味甘平,功能调中开胃、利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