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壳件陶瓷结构的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6807609A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710025446.3

    申请日:2017-01-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壳件陶瓷结构的制备工艺,包括:1)壳件成型;2)药水腐蚀;3)喷PU底漆2次,每次PU厚度为30‑70μm;形成两层底漆层;4)70‑90℃下烘烤1‑3h;5)打磨、清洗1‑3次;6)65‑90℃下烘烤0.5‑2h至烘干;7)65‑90℃的温度下喷涂带有所需颜色的中漆层,厚度为10‑15μm;8)35‑55℃的温度下,喷涂UV面漆层,厚度为25‑35μm,UV能量为900‑1000mj/cm2;9)光学镀膜形成镜面效果,制得具有壳件陶瓷结构。本发明的壳件的陶瓷结构表面达到陶瓷的外观效果,表面光洁,硬度达到铅笔测试7H和震动耐磨性能达到石头测试3H,以及防指纹,防灰尘粘附,同时保留了优良的折弯性耐冲击性好,是具有高性价比。

    一种全自动塑胶真空镀膜涂装线及镀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83503B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510923108.2

    申请日:2015-12-14

    Inventor: 廖良茂 曾永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塑胶真空镀膜涂装线,包括依次设置且由控制箱调节的上件区、底漆喷涂线、真空电镀线、中漆喷涂线、面漆喷涂线和下件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件区、底漆喷涂线、中漆喷涂线、面漆喷涂线和下件区均通过传送链来输送工件,所述的传送链上安装有若干个热风烤箱、静电除尘室、自动喷涂房、UV固化室和IR烤箱,所述的真空电镀线由挂件输送链和若干个真空电镀设备构成,所述的挂件输送链两端分别安装有与底漆喷涂线相连的上线区以及与中漆喷涂线相连的下线区,同时还介绍了该涂装线的具体镀膜方法。由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占地面积小、适用面广、涂膜质量好的全自动塑胶真空镀膜涂装线,从而提升了塑胶件的镀膜技术。

    一种壳体的防水纳米注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78331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710590939.1

    申请日:2017-07-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壳体的防水纳米注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壳体成型,壳体中通过CNC、镭雕及高光等工艺进行各种孔位的加工,并配合抛光等操作使其达到生产需求,其表面通过喷砂以及多次氧化处理,是壳体具有金属光泽的质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为:本通过结合采用防水材料作为壳体基材由纳米注塑形成壳体,达到结合力强,受力不开裂,并在壳体上的各个孔位中设置有密封纳米塑胶,通过CNC加工后,能与内部零件完全无缝隙贴合,从而达到有效的防水功能,其表面配合喷砂和多次氧化处理,达到美观的技术质感。

    一种注塑产品尺寸检具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123233U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721081836.4

    申请日:2017-08-28

    Abstract: 一种注塑产品尺寸检具,包括底座和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一侧设置有一凹陷槽,凹陷槽左右两侧的中部均设置有一凹口,凹陷槽四个角落各设置有一个带缺口的圆形孔,凹陷槽一侧的底座上设置有检测组件,检测组件包括固定块和推压装置,固定块的下部嵌入设置在底座上的凹孔内,固定块通过螺钉将固定块固定在底座上,固定块的一侧设置有推压装置,推压装置包括一个顶部、两个圆形柱和设置在两圆形柱之间的推块,圆形柱、推块均固定设置在顶部上,推块的端部设置有凸头,圆形柱的一侧深入至固定块上的通孔内,在固定块和推压装置顶部之间的圆形柱上套设有弹簧。本实用新型检测速度快,效率高,无人工检测误差,结构简单、成本低。

    一种自动回收水口料的切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7120445U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720877619.X

    申请日:2017-07-19

    Inventor: 廖良茂 曾永福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回收水口料的切削装置;包括机架、分别安装于机架中的工作台和切料机构,机架可拆卸地设置有废料回收柜,工作台设置有定位腔和落料口,落料口位于定位腔内,落料口与回收柜相互连通,切料机构位于定位腔上方,切料机构通过驱动可滑动地位于定位腔上进行压合和分离;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为:结合回收柜和切料机构,使切料机构切除水口料后,水口料通过落料口直接落入回收柜进行储存,实现整体的一体化生产,并且其刀具具有研磨面,在切削的同时能对产品水口部进行一定程度的打磨,避免水口部位具有余料影响生产,便于生产使用,提高产品质量,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实用性强。

    一种具有斜顶散热结构的模具

    公开(公告)号:CN206527985U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720072113.1

    申请日:2017-01-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斜顶散热结构的模具;包括动模以及嵌设在动模模仁边缘的斜顶,斜顶的一端连接顶出机构,斜顶一侧设置有引导槽,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散热腔,引导槽和模仁滑动连接,散热腔内固定有散热组件,散热组件由翅状散热片和固定销组成,固定销垂直翅状散热片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斜顶通过一侧的散热组件实现快速散热,铜制的翅状散热片可以加快斜顶的散热,提高散热的效率,保证斜顶和模仁的温差保持在较小的范围内,从而避免冷却成型时的不均匀冷却收缩,提高注塑质量。

    一种自动化注塑生产流水线

    公开(公告)号:CN206243964U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621212002.8

    申请日:2016-11-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化注塑生产流水线;包括加工系统、运输系统及散热系统,加工系统包括入料装置、吸料装置、成型机构及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及第二机械手,第一和第二机械手分别可滑动地设置于成型机构上方,运输系统包括主输送道和分别由该主输送道向外延伸形成的多个次输送道,入料装置分别位于主输送道的两侧,散热系统通过吸气管与加工系统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为:将传统的生产线通过输送渠道进行产品的集中运输,使各条生产线中加工完成后的产品能通过主输送道统一汇聚到存放点,有效加快了生产周期,减少传统加工过程中的后续处理工作,降低加工成本,便于生产使用,实用性强,进一步地优化了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

    一种模具行位的改良结构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798178U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20456115.6

    申请日:2016-05-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行位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行位和行位压块,所述行位两侧对称地设置有一体成型的承托部,所述承托部向外延伸地位于所述行位的中部,所述承托部的两侧分别与所述行位形成安装槽和压槽,所述行位压块安装于所述安装槽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为: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模具行位的改良结构,通过将传统行位的压槽进行改良,将承托部上移行位的中间位置,从而使压槽处于行位的中间,在行位斜导柱拔动时整体受力均匀,避免运动中受力不均影响运动平衡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且其结构简单,便于使用,实用性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