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漆渣分离、再生系统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68279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10048067.7

    申请日:2015-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漆渣分离、再生系统包括漆渣分离系统和漆渣再生系统,漆渣分离系统包括循环水槽、浮渣水槽、除渣水槽、漆渣收集斗、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循环水槽侧壁设有第一溢流板,第一溢流板与浮渣水槽连接,浮渣水槽侧壁设有第二溢流板,浮渣水槽通过第二溢流板与除渣水槽内的漆渣收集斗连接,第一循环泵连接浮渣水槽和循环水槽,第二循环泵连接除渣水槽和浮渣水槽;漆渣分离系统通过转移装置与漆渣再生系统连接。本发明公开的漆渣分离、再生方法是将漆渣通过漆渣分离系统进行分离后,再通过再生系统进行漆渣再生。本发明的漆渣分离、再生系统与方法对收集分离的漆渣进行回收再利用,不但变废为宝,而且还避免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一种基于漆渣分离、再生系统的漆渣分离、再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68279B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510048067.7

    申请日:2015-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漆渣分离、再生系统包括漆渣分离系统和漆渣再生系统,漆渣分离系统包括循环水槽、浮渣水槽、除渣水槽、漆渣收集斗、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循环水槽侧壁设有第一溢流板,第一溢流板与浮渣水槽连接,浮渣水槽侧壁设有第二溢流板,浮渣水槽通过第二溢流板与除渣水槽内的漆渣收集斗连接,第一循环泵连接浮渣水槽和循环水槽,第二循环泵连接除渣水槽和浮渣水槽;漆渣分离系统通过转移装置与漆渣再生系统连接。本发明公开的漆渣分离、再生方法是将漆渣通过漆渣分离系统进行分离后,再通过再生系统进行漆渣再生。本发明的漆渣分离、再生系统与方法对收集分离的漆渣进行回收再利用,不但变废为宝,而且还避免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一种数控车床自动进料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2621932U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220261693.6

    申请日:2012-06-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数控车床自动进料装置,特点是包括有料仓、上料叉架、进给机构和控制机构,该料仓设置于上料叉架上方,上料叉架与进给机构相连接,控制机构与进给机构电连接而实现控制进给机构动作,通过进给机构动作而实现将上料叉架上的被加工料自动运送到数控车床的装夹位置,从而可实现进料自动化,即实现从进料、加工、卸料整个过程自动化,故可有效提供加工生产效率,而且无需专人看守,大大减少了人力资源。该数控车床自动进料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有效解决了目前数控车床无法自动进料实现全自动化的问题,可广泛应用于家具或其他行业的数控车床上。

    一种托盘式涂装流水线自动停留连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2575335U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220236750.5

    申请日:2012-05-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托盘式涂装流水线自动停留连锁装置,包括控制结构和锁定结构,锁定结构与托盘下方的传动链条配合连接,通过控制结构控制锁定结构而实现托盘行走或停留,特点是控制结构包括行程开关、电磁换向阀、气缸和铰接件,行程开关与电磁换向阀电连接,电磁换向阀与气缸连接而通过电磁换向阀的换向而实现气缸的活塞杆伸缩运动,气缸的活塞杆上端与铰接件的一端连接,铰接件的另一端与锁定结构连接,活塞杆伸缩带动铰接件上下摆动而实现锁定结构升降,当锁定结构升起时托盘停止行走,当锁定结构下降时托盘行走,故可实现自动化,更方便工人进行流水作业,节省操作时间,而且定位较为准确,不易出现错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一种干燥窑热力系统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909513U

    公开(公告)日:2011-07-27

    申请号:CN201120030838.7

    申请日:2011-01-29

    Abstract: 一种干燥窑热力系统,包括锅炉系统及与锅炉系统连接的加热装置,其中加热装置包括热交换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还包括蒸气加热装置。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蒸气加热装置,通过该蒸气加热装置能够实现木材的快速加热,使木材在干燥的过程中温度梯度和湿度梯度始终保持一致,极大地提高了木材的干燥效率,降低了木材的干燥成本,而且木材干燥效果好,性能稳定,不会出现开裂、蜂窝型、翘曲或皱缩等缺陷,该蒸气加热装置还可以与热交换加热装置同时使用,通过多种加热方式的结合来实现木材的干燥,木材的干燥速度会更快,进一步地提高了木材的干燥效率,使木材的干燥成本更低。本实用新型布局合理、使用安全可靠,能够实现绝大部分树种木材的快速干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