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7320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311148070.7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呼研所健康科技(佛山)有限公司 , 广东省南山医药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负离子病床的空气净化控制系统,涉及负离子病床领域。该适用于负离子病床的空气净化控制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病人病情输入;步骤S2、确定负离子浓度区间;步骤S3、负离子发生;步骤S4、空气净化;步骤S5、病人监测;步骤S6、负离子浓度监测。该适用于负离子病床的空气净化控制系统,当病人的病情发生变化时,对负离子浓度区间进行对应调节,使得床头负离子浓度始终处于合适的区间,对床头的负离子浓度时刻进行监测,当负离子浓度不符合确定的负离子浓度区间时,利用风扇和负离子生成器对生成负离子的速率进行调节,进而使得床头负离子浓度始终处于合适的区间,从而可以达到更加有效的治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49905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311061230.4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呼研所健康科技(佛山)有限公司 , 广东省南山医药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净化型负离子病床,涉及病床领域。该净化型负离子病床,包括床架,床架的两侧均安装有前护栏,床架其中一端固定安装有床头板,且前护栏和床头板之间安装有净化机构,净化机构包括两个第一负离子净化主体和第二负离子净化主体,第一负离子净化主体嵌设于前护栏的内部,第二负离子净化主体固定安装于床头板的背面。该净化型负离子病床,室内空气从床头板正面第二进风口吸入,通过第二负离子净化主体内部负离子模块反应后,将洁净卫生、清新的空气持续从第二负离子净化主体和床头板顶部的第二出风口送出,并不断循环,空间形成负压气流,从而改善床头周围区域的空气质量,达到有效的净化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91974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210374080.1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呼研所生物安全科技(广州)股份有限公司 , 呼研所健康科技(佛山)有限公司 , 南宁呼研所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广东省南山医药创新研究院
IPC: A61G1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病床微负压隔离设备。本发明包括支撑框架、隔离罩、控制主机、第一抽风装置、二维码扫描装置和图像采集装置,第一抽风装置设置在支撑框架,第一抽风装置内部设置有第一风机和第一消毒过滤器,第一抽风装置的抽风口与隔离空间的内部连通,第一抽风装置的出风口穿过隔离罩与隔离空间的外部连通,二维码扫描装置通过导线设置在控制主机上,图像采集装置设置在支撑框架的顶部。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设置二维码扫描装置,使隔离设备能够通过二维码扫描装置扫描记录对应的病床编号,从而便于医护人员记录病床编号;同时本发明通过设置图像采集装置,使隔离设备能够通过图像采集装置扫描记录对应的病床编号。
-
公开(公告)号:CN108692391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710154716.0
申请日:2017-03-15
Applicant: 广州安捷生物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广州呼研所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广东省南山医药创新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3/1603 , A61L9/20 , F24F13/02 , F24F1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装式智能隔离病房,该病房包括病房隔离间和通风消杀模块,病房隔离间的外侧与通风消杀模块外部平齐。通风消杀模块包括通风管道和通风消杀组件,病房隔离间由病房隔离外壁和电动门组件组成。通风管道上设上部进风口、上部出风口、下部进风口和下部出风口;通风消杀组件包括上部风机、下部风机和消杀装置;上部风机位于上部进风口下方,其出风口位于上部出风口处;消杀装置位于下部进风口下方,下部风机上方;下部风机出风口位于下部出风口处。消杀装置由初效滤网、高压静电装置、高效滤网、臭氧分解网和紫外灯组成。本发明的病房能实现合理的气流组织、高效消杀、简便拆装和高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692378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710153338.4
申请日:2017-03-15
Applicant: 广州安捷生物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广州呼研所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广东省南山医药创新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02 , A61L9/20 , F24F3/1603 , F24F13/02 , F24F1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装式智能空气消杀装置及其应用。该装置包括通风管道、内循环风机、控制系统、多重过滤消杀系统和外排风机,内循环风机、控制系统、多重过滤消杀系统和外排风机自上而下依次置于通风管道内壁。通风管道的同一侧管壁上有上进风口、上出风口和下进风口,相对侧管壁上有下出风口;上进风口位于内循环风机上方;上出风口位于内循环风机出风口处;下进风口位于多重过滤消杀系统上方;下出风口位于外排风机出风口处。多重过滤消杀系统包括初效滤网、高压静电装置、高效滤网、臭氧分解网和紫外灯。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含上述装置的病房。本发明的装置能实现合理的气流组织、高效消杀、简便拆装方式和高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06466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123519.4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呼研所健康科技(佛山)有限公司 , 广东省南山医药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智能呼吸感控病床,旨在解决现有病床的侧向出风口的出风迎面吹向侧躺病人脸部而造成病人不适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的所述病床包括床体,所述床体包括床头部,所述床头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侧出风口和至少一个第二侧出风口,所述第一侧出风口和所述第二侧出风口分别适于向所述床体的躺卧区域的两侧送风,所述病床还包括睡姿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睡姿检测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睡姿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床体上人体的睡姿,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睡姿检测模块的睡姿检测结果,选择性地调整所述第一侧出风口、所述第二侧出风口的开闭状态和/或出风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6999263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1123464.7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呼研所健康科技(佛山)有限公司 , 广东省南山医药创新研究院
IPC: A61G7/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智能调节呼吸感控病床,旨在解决现有病床的床头处长时间出风容易造成病人的头部不适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的智能调节呼吸感控病床包括床体,所述床体包括床头部,所述床头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适于向所述床头部的躺卧区域送风,所述病床还包括二氧化碳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二氧化碳检测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二氧化碳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床头部的躺卧区域的二氧化碳浓度,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二氧化碳检测模块检测的二氧化碳浓度,选择性地调整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开闭状态和/或出风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6999264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1123486.3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呼研所健康科技(佛山)有限公司 , 广东省南山医药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远程问诊呼吸感控病床,旨在解决医生在现有病床旁问诊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被病人呼出的气体感染的风险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的一种远程问诊呼吸感控病床包括床体,所述床体上设置有远程问诊机构,所述远程问诊机构包括显示模块、摄像模块、音频输入模块、音频输出模块和通讯模块,所述显示模块用于输出图像信息,所述摄像模块用于采集获取所述床体上的图像信息,所述音频输出模块用于输出音频信息,所述音频输入模块用于采集获取所述床体上的音频信息,所述通讯模块用于接收和发送图像信息以及音频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692758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210374044.5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呼研所生物安全科技(广州)股份有限公司 , 呼研所健康科技(佛山)有限公司 , 南宁呼研所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广东省南山医药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呼吸感染防控隔离帐篷。本发明包括帐篷本体,帐篷本体包括支撑框架和帐篷布,支撑框架包括多个支撑件组,支撑件组包括内部中空的支撑管件,支撑管件的侧周面上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支撑管气孔,支撑管气孔朝向帐篷本体的内部,支撑管件的下端与第一抽风装置的抽风口连通,第一抽风装置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风机和第一消毒过滤器,第一抽风装置的出风口与帐篷本体的外部连通。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多个支撑管件为构成支撑框架的结构部分,并相应分布位于在帐篷本体内部的轮廓边缘处,从而使若干个支撑管气孔在帐篷本体内部均匀分布以使帐篷本体内部形成均匀的负压抽风效果,进而提高了帐篷本体内部隔离密封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592290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544080.5
申请日:2018-05-29
Applicant: 广东省南山医药创新研究院
IPC: F24F9/00 , F24F13/07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进行隔离的防护装置,其包括机架主体、净化单元、设置于机架主体的内部并使其内部形成正负压差的风机和用于形成隔离风帘的第一出风风道,风机的进风口用于吸入外部空气,净化单元设置于机架主体的内部,且与风机的进风口相连通,风机的出风口与第一出风风道相连通,第一出风风道设置于机架主体的顶部,且第一出风风道与机架主体的长边相平行,第一出风风道内设有至少一片用于使隔离风帘向感染源方向进行倾斜的导向条,且导向条与第一出风风道的法线方向的夹角为15°~25°。该防护装置能够将感染源与非感染人员进行隔离,以保障非感染人员的健康,且整个装置的结构非常简单,隔离效果有效且可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