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43248B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510796528.9
申请日:2015-11-1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PSD‑BPA仿真的厂站主接线模型生成系统,通过获取厂站主接线配置文件并读取,获取电网数据文件并读取,对厂站主接线配置文件与电网数据文件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修改网络数据文件,形成主接线模型,以供PSD‑BPA仿真,这样既能快速实现主接线模型建立,且能避免重复修改,有效减少工作量,由于厂站主接线配置文件变动较小,只需简单维护厂站主接线配置文件即可,能有效节省工作量,又能确保主接线模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243248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796528.9
申请日:2015-11-1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PSD-BPA仿真的厂站主接线模型生成系统,通过获取厂站主接线配置文件并读取,获取电网数据文件并读取,对厂站主接线配置文件与电网数据文件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修改网络数据文件,形成主接线模型,以供PSD-BPA仿真,这样既能快速实现主接线模型建立,且能避免重复修改,有效减少工作量,由于厂站主接线配置文件变动较小,只需简单维护厂站主接线配置文件即可,能有效节省工作量,又能确保主接线模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873442A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910265831.4
申请日:2019-04-0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构建一种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新增直流落点方案评估方法,包括建立综合评估指标体系以及落点方案比选。评估指标体系包括:1)多馈入直流短路比;2)直流换相失败风险;3)低于系统N-1故障所需的无功补偿容量。落点方案比选采用评估指标值标准化处理和线性加权法实现综合评估。本发明能够兼顾直落落点方案的经济型与稳定性指标,能够科学有效的评估多馈入直流电网新增直流落点方案的优劣,有效指导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落点方案的初筛。
-
公开(公告)号:CN109861270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265820.6
申请日:2019-04-0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规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馈入直流系统的新增VSC-HVDC落点优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构建直流落点评价指标体系,所述的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包括多馈入短路比、直流换相失败风险以及受端系统失稳风险三大指标;步骤2,计算各指标的相对优属度,实现对各项指标进行规范化处理,消除不同的评价指标的级别和量纲上的差异;步骤3,利用线性加权法将多个指标转化为一个综合指标进行评价,选择出最优方案。该落点优选方法通过三大指标从多个角度全面评价各直流落点对交直流系统的稳定性影响程度,利用优属度计算消除量纲和级别差异,最终统一成一个综合指标,避免多指标的最优方案不统一问题,评估方法简单,容易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6417998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111655250.5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同时计算检修方式的交流系统谐波阻抗扫描方法,包括从谐波阻抗扫描设置文件中获取需要计算谐波阻抗的公共连接点母线、扫描的频率带和检修方式;读取全接线方式下的电网数据,创建元件对象、元件对象指针数组和节点关联数组;基于节点关联数组,采用半动态法对节点编号进行优化,并将公共连接点母线的出线度设为最大;根据优化后的节点编号,更新所述元件对象和所述节点关联数组;利用所述节点关联数组生成基于稀疏存储技术的全接线方式下的导纳矩阵框架,并记录支路互导纳在稀疏导纳矩阵互导纳数组中的位置;遍历所述频率带和所述全接线方式、检修方式,利用所述导纳矩阵框架,计算所述公共连接点在所有频率和方式下的谐波阻抗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67417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211019141.9
申请日:2022-08-24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IPC: H02J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网型STATCOM的控制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生成相角控制信号;生成内电势幅值信号;根据构网型STATCOM输出电流测量值和最大允许过载倍数生成自适应虚拟阻抗;设置限流阻抗;根据自适应虚拟阻抗计算虚拟阻抗压降,结合内电势幅值信号,实时调节设备电压输出值,并结合相角控制信号,将设备电压输出值反变换为ABC三相的正弦调制信号;将ABC三相的正弦调制信号输入到PWM模块以驱动功率元件输出,实现构网型STATCOM的无功响应功能。将构网型技术与STATCOM相结合,使其具备电压源特性、能够瞬时响应系统无功缺额,不影响构网设备的短路容量、转动惯量支撑性能,从而实现无功支撑场景下的低成本构网。
-
公开(公告)号:CN115173494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863888.6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配电网侧有功快速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变电站主变低压侧10kV或35kV馈线集合有功电压灵敏度的排序;获取馈线所连接台区集合有功电压灵敏度的排序;获取台区所连接光伏并网点或负荷集合的有功电压灵敏度的排序;当电网发生严重故障情况下,电网稳定控制系统产生有功快速控制指令时,根据有功电压灵敏度的排序,优先对有功电压灵敏度小的馈线、台区以及光伏并网点或负荷对象进行有功调控。本申请能指导配电网有功快速功率控制的分配,降低有功快速控制对配电网电压的影响,本申请提出的有功电压灵敏度计算简单,有利于实际工程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797899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1911109689.0
申请日:2019-11-14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带有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直流系统及控制方法,所述直流系统中采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部分或者全部替换常规直流系统的固定电容补偿、或者5次及以下交流滤波器。当常规直流有功功率需要调节时,通过采集换流站电压、与系统交换电流等电气量,实现无功交换和电压联合动态无功控制,部分取代常规直流功率调制时投切滤波器操作;同时结合控制保护系统控制命令进行动态无功功率控制,进行单组滤波器投切时无功平滑控制。本发明可以减少常规直流在有功调制时交流滤波器频繁投切问题,同时单组滤波器投切与动态无功补偿协调控制,实现无功平滑控制,使常规直流适应频繁有功功率调制场合,为常规直流换流站提供动态无功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4069682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293431.8
申请日:2021-11-03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柔直换流站无功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检测到柔直换流站的交流母线电压低于设定的低门槛值UL时,增加一个正的无功比例积分量,经过限幅环节后,叠加至无功参考值上,增大柔直换流站的容性无功输出,直至柔直换流站的交流母线电压恢复到额定值附近,则积分清零;当检测到柔直换流站的交流母线电压高于设定的高门槛值UH时,增加一个负的无功比例积分量,经过限幅环节后,叠加至无功参考值上,增大柔直换流站的感性无功输出,直至柔直换流站的交流母线电压恢复到额定值附近,则积分清零。与现有的控制策略相比,在电网电压突变时,无需人工切换无功控制模式,柔性直流换流站自动给无功外环增加补偿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239489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1811441047.6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1R2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结合PRONY与FFT算法的次同步振荡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从次同步振荡监测主站获取暂态录波数据,根据三相瞬时电压与瞬时电流计算出监测设备的瞬时功率;(2)使用PRONY算法对瞬时功率数据进行振荡模式分析,定位出振荡的起止时间,得到的次同步振荡特征;(3)根据步骤(2)中定位出振荡的起止时间,对此段时间内的瞬时电流进行FFT,精确计算出次同步振荡时简谐波电流的频率、幅值、分量等信息;(4)将分析结果进行综合统计,生成事件简报,并将结果展示。此种方法可用于对大量暂态录波数据进行次同步振荡分析,提高了次同步振荡自动分析的效率,实现了次同步振荡的快速、准确辨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