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越障的索并联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06737611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1710174838.6

    申请日:2017-03-2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越障的索并联机器人,用于解决现有的索并联机器人系统,多用于大面积无障碍区域,对变电站等障碍较多的地方适应能力较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包括:机器人、四根驱动索、四个驱动索固定点、四个驱动索控制器、四根冗余索、四个冗余索固定点、四个冗余索控制器;机器人的四个角分别连接驱动索的一端,驱动索的另一端经驱动索固定点与驱动索控制器连接;机器人的四个角还分别连接冗余索的一端,冗余索的另一端经冗余索固定点与冗余索控制器连接;驱动索固定点设置于机器人运动空间的四个边角上,冗余索固定点设置于以机器人运动空间中的障碍物为中心的正方形的四个边角上。

    一种双滑轨平移扫描X射线三维成像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426900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1810614171.1

    申请日:2018-06-14

    Inventor: 钟飞 宋新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双滑轨平移扫描X射线三维成像检测装置,包括:射线机和成像板,平移支架、第一直线滑轨、第二直线滑轨、滚珠丝杆、成像板挂架、射线机挂架和横梁。在平移支架上设置有第一直线滑轨、第二直线滑轨和滚珠丝杆,第一直线滑轨、第二直线滑轨和滚珠丝杆,将横梁的固定点分别设置在第一直线滑轨上、第二直线滑轨上和滚珠丝杆上,固定点的连线形成三角形结构,在成像板和射线机通过横梁实现联动的时候,在承受外接压力或拉力的情况下,三角形结构具有形状不变的性质,在较大的作用力下还能保持原状,因此,增加了X射线三维成像检测装置的运行稳定性。解决了现有的X射线三维成像检测装置容易出现纵向扭动,运行稳定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一种带电作业机器人独立上下线路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393061B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611109742.3

    申请日:2016-12-0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带电作业机器人独立上下线路的装置,解决了目前的带电作业机器人还需要作业人员在上下导线甚至作业过程中与导线近距离操作或者直接接触导线,无法让作业人员完全不接触高压电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包括:绝缘绳、拉线轮、挂线臂和机器人安装支架;绝缘绳一端与拉线轮固定连接,绝缘绳另一端穿过挂线臂末端孔并通过卡具与拉线轮可拆卸连接;拉线轮固定安装于机器人安装支架一侧,用于收紧或放松绝缘绳将机器人拉升或降落;挂线臂固定安装于机器人安装支架顶端,用于控制绝缘绳通过卡具与拉线轮可拆卸连接。

    一种带电作业机器人独立上下线路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393061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1109742.3

    申请日:2016-1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J5/0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带电作业机器人独立上下线路的装置,解决了目前的带电作业机器人还需要作业人员在上下导线甚至作业过程中与导线近距离操作或者直接接触导线,无法让作业人员完全不接触高压电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包括:绝缘绳、拉线轮、挂线臂和机器人安装支架;绝缘绳一端与拉线轮固定连接,绝缘绳另一端穿过挂线臂末端孔并通过卡具与拉线轮可拆卸连接;拉线轮固定安装于机器人安装支架一侧,用于收紧或放松绝缘绳将机器人拉升或降落;挂线臂固定安装于机器人安装支架顶端,用于控制绝缘绳通过卡具与拉线轮可拆卸连接。

    一种电力作业机器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965486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585812.6

    申请日:2016-07-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J9/00 B25J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作业机器人系统,包括搭载于作业机器人上的、用于进行具体电力作业操作的作业末端;用于移动作业末端的作业机器人;用于采集操作人员的肢体信号的采集设备;与采集设备相连的、用于对肢体信号进行信号转换处理,得到分别对应于作业机器人以及作业末端的控制信号,并发送至作业控制设备的后台控制设备;分别与作业机器人以及作业末端相连的、用于根据控制信号分别控制作业机器人以及作业末端进行动作的作业控制设备。本发明采用动作跟随的控制方式,工作过程中,操作人员仅需根据作业情况摆出不同的肢体动作即可,操作简单,且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一种电弧自动修复及快速成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880797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464172.3

    申请日:2016-06-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9/04 B23K9/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弧自动修复及快速成型装置,包括车体、电弧机器人、电弧机器人控制柜、密封沉箱、载物台和升降装置,密封沉箱为无顶盖箱体,电弧机器人、电弧机器人控制柜和密封沉箱均设置在车体上,载物台设置在升降装置上,升降装置固定在密封沉箱的底部,升降装置托动载物台在密封沉箱中上下移动,电弧机器人的机械臂位于载物台的上方。使用时,电弧机器人的端部固定焊枪,对载物台上零件进行修复焊接,载物台可上下带动零件移动,性能稳定可靠,配合与之配套的自动修复及快速成型软件,可用于金属零部件的磨损、破损或裂纹修复,或进行简单零部件的电弧堆积方式快速成型,从而实现自动补焊或堆焊,并能够进行简单零部件的电弧直接快速成型。

    正弦型最速跟踪滤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383561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93616.9

    申请日:2023-04-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正弦型最速跟踪滤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将输入信号输入至第一减法器的被减数输入端,得到反馈输出信号;将反馈输出信号输入至第一积分器,将第一积分输出信号输入至第二积分器,得到第二积分输出信号;将第二积分输出信号输入至第一减法器的减数输入端,形成闭环反馈;将输入信号和反馈输出信号输入至第二减法器,得到第二减法输出信号;将第二积分输出信号输入至延时器,得到延时输出信号;将第二减法输出信号和延时输出信号输入至加法器,将加法输出信号输入至比例控制器,得到正弦型最速跟踪滤波信号。本发明相对一阶惯性滤波器,有效提高了输出跟踪输入的效率,从而提高了滤波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