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00940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210617131.9
申请日:2022-06-0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合环点综合选取方法,包括:获取配电网参数信息,并将所有备用台区进行编号;根据配电网参数信息,计算并判断各备用台区合环转供电后配电网的运行工况是否符合工况要求;计算并判断待维修供电主台区的节点分别与符合运行工况要求的各备用台区的节点的电压相位差是否符合条件;计算并判断合环后各稳态合环电流是否符合要求;计算各类指标,并结合预先计算的各合环指标的权重得到各备用台区的综合指标;选取综合指标最大的备用台区的节点为最优合环点,并利用该备用台区所选用的合环装置对待维修供电主台区上的负荷进行实际合环转供电操作。本发明能够全面、准确、有效选择最优合环点,提高合环操作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95345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06054.5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配合低压台区智能监测的一体式电压电流采集装置,包括低压监测终端,所述低压监测终端上设置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上连接有检测线,所述检测线上连接有不少于一个带穿刺柔性罗氏线圈互感器,本发明涉及电力监控技术领域,该配合低压台区智能监测的一体式电压电流采集装置,采用一体式电压穿刺采集、电流柔性采集,将电压电流以及温度采集功能都集成在带穿刺柔性罗氏线圈互感器上,结构小巧简单,适应于不同尺寸低压柜接线环境,配合多种电缆线径,数据稳定采集并且支持带电快速安装,使用对扣对拉连接,能够完全密封的包裹电缆穿刺位置,提高了结构密封性,且安装方便快捷。
-
公开(公告)号:CN11929768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67210.1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H01R31/06 , H01R13/62 , H01R13/639 , H01R13/629 , H01R13/6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拔式电缆辅助连接装置,在转接模块上设置可转动的磁性卡块,通过终端模块上的电磁触发机构与其触发,从而进行卡接限位连接,更加方便快捷;这种插拔式自锁结构,加上限位设计,提高对接的效率,相较于传统的人工手动拧紧拧接的操作,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性,也进一步地保证了连接装置和电缆终端的连接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73395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0617137.6
申请日:2022-06-0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动态阻抗补偿的配电网无缝合环转电装置,包括:并联补偿模块、串联补偿模块、动态阻抗补偿模块、合环开关、第一接入开关、第二接入开关以及联络开关;闭合第一接入开关和第二接入开关,将无缝合环转电装置接入配电网,对串联补偿模块供电;根据从第一配电网和第二配电网采集的电压信息调节串联补偿模块输出的电压,使得合环开关两端的电压差逐渐减小为0,闭合合环开关;调节串联补偿模块输出的电压,并调节动态阻抗补偿模块的输出阻抗,使得串联补偿模块输出的电压和输出电流同相;当输出的电流值增加到等于负荷的电流值时,将第二配电网与负荷断开。本发明实现最小的容量配置,降低无缝合环转电装置的成本和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116677012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516746.7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制电缆井盖,包括固定框架、多个盖板;固定框架内设置有可拆卸的防坠落网;盖板包括主盖板和多个从盖板,主盖板与设置在固定框架上的电子锁配合,多个从盖板下端一侧设置有限位板,另一侧设置有压槽;主盖板下端两侧上设置有相应的压槽;主盖板的压槽压设在其两侧相邻的从盖板的限位板上,且相邻两个从盖板中的一个从盖板的压槽与另一个从盖板的限位板为压接配合关系。本发明采用预制结构,从而可以大大缩短安装施工时间,而且通过采用球墨铸铁材料预制而成,从而大大减小了盖板的重量,从而有利于施工;本发明通过主盖板压住两侧的从盖板,从而使得主要开启主盖板后才能开启从盖板;同时配合电子锁,从而实现防盗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000940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17131.9
申请日:2022-06-0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合环点综合选取方法,包括:获取配电网参数信息,并将所有备用台区进行编号;根据配电网参数信息,计算并判断各备用台区合环转供电后配电网的运行工况是否符合工况要求;计算并判断待维修供电主台区的节点分别与符合运行工况要求的各备用台区的节点的电压相位差是否符合条件;计算并判断合环后各稳态合环电流是否符合要求;计算各类指标,并结合预先计算的各合环指标的权重得到各备用台区的综合指标;选取综合指标最大的备用台区的节点为最优合环点,并利用该备用台区所选用的合环装置对待维修供电主台区上的负荷进行实际合环转供电操作。本发明能够全面、准确、有效选择最优合环点,提高合环操作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4712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431885.0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G01R31/327 , G01R19/00 , G01K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低压智能开关的电压电流温度检测告警系统,用于解决现有用于低压智能开关的电压电流温度检测告警技术导致运维人员的运维成本和时间成本过高的技术问题;系统包括设于低压智能开关内的电压检测组件、电流检测组件、温度检测组件和控制器,以及设于低压智能开关上的告警器;电压检测组件检测进线侧的三相电压;电流检测组件检测出线侧的三相电流;温度检测组件检测进出线侧的三相温度;控制器分别根据三相电压、三相电流、进出线侧的三相温度与关联的设定值的比对结果,发出对应的告警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5173395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617137.6
申请日:2022-06-0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动态阻抗补偿的配电网无缝合环转电装置,包括:并联补偿模块、串联补偿模块、动态阻抗补偿模块、合环开关、第一接入开关、第二接入开关以及联络开关;闭合第一接入开关和第二接入开关,将无缝合环转电装置接入配电网,对串联补偿模块供电;根据从第一配电网和第二配电网采集的电压信息调节串联补偿模块输出的电压,使得合环开关两端的电压差逐渐减小为0,闭合合环开关;调节串联补偿模块输出的电压,并调节动态阻抗补偿模块的输出阻抗,使得串联补偿模块输出的电压和输出电流同相;当输出的电流值增加到等于负荷的电流值时,将第二配电网与负荷断开。本发明实现最小的容量配置,降低无缝合环转电装置的成本和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112033494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885188.8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G01F23/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配电房防汛监测系统及防汛监测方法。配电房防汛监测系统包括:配电房防汛监测装置,用于获取配电房所处环境的水位数据信息;水位数据信息包括:多个不同水位深度及水位达到各所述水位深度的时刻;还包括处理装置,处理装置与配电房防汛监测装置通信连接,用于接收水位数据信息,根据水位数据信息判断配电房所处环境是否存在汛情,并在配电房所处环境存在汛情时,发出告警信息。该配电房防汛监测系统能够基于多个不同水位深度及水位达到各所述水位深度的时刻来判断配电房所处环境是否存在汛情,能够根据配电房所处环境的实际情况,自定义防汛告警的功能,并且可以实现同一地点对不同水位深度进行告警,大大降低虚报及误报的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949130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01185.1
申请日:2020-08-1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G06F3/01 , G06F3/0488 , G06F16/957 , G06T13/00 , G06Q50/20
Abstract: 本申请一种场景互动式安全培训系统及培训方法,包括面向培训人员的交互终端和面向管理人员的云服务端,培训人员通过交互终端的第一视角实景画面进行安全培训并形成培训档案,管理人员可通过云服务端对交互终端进行管理,相比较于现场实际操作的培训形式培训方案开发成本更低,且能提供更丰富的培训内容,易于管理人员对培训内容更新和修改;通过云服务端对培训档案集中管理,有效解决培训人员难以调配、授课人员缺乏的管理问题,提高培训效率;本发明的培训系统可提供与现有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培训系统相同的沉浸式体验,但是相比较于虚拟现实技术操作更流畅简洁,培训课程开发成本更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