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高系统及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1868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06890.4

    申请日:2024-08-1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限高系统,一种限高系统包括:限高组件,包括支撑件,以及设置于支撑件上的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图像采集器和控制器,支撑件沿第一方向延伸,红外发射器能够绕任意方向相对支撑件转动,以向任意方向发射红外光束,红外接收器能够绕任意方向相对支撑件转动,以接收来自任意方向的红外光束,红外接收器和图像采集器均与控制器通信连接,控制器与交互组件通信连接。综上所述,由于本实施例中的限高系统,根据红外接收器接收施工设备所反射的红外光束,以判断施工设备的施工高度是否到达安全施工高度,故即使施工人员的视线被遮挡,也可以有效判断施工设备与安全施工高度之间的距离,限高系统的警示防碰撞效果较好。

    安全带
    2.
    发明公开
    安全带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615613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1042955.3

    申请日:2024-07-3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安全带,包括主体件、护臂件、第一传感器、警示装置与防护组件,主体件用于佩戴于工作人员的身体,护臂件用于佩戴于工作人员的小臂与肘关节,第一传感器设于护臂件并与第一传感器连接,第一传感器能够在检测到护臂件的移动速度达到第一阈值和护臂件的移动加速度达到第二阈值时控制警示装置发出警示信号。主体件与护臂件均设有防护组件,防护组件包括第二传感器和气囊,气囊设有与第二传感器通讯连接的气体触发器,第二传感器能够在安全带的加速度达到第三阈值且第二传感器处的压力达到第四阈值时控制气体触发器启动。该安全带能够在高空作业以及高空悬空回荡时有效地保护工作人员,保证作业过程的人身安全。

    架空线路绝缘包裹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29999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352630.9

    申请日:2024-03-2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架空线路绝缘包裹装置,包括包覆机构和移动机构,包覆机构包括卷料模块、闭合模块和推进模块,卷料模块上用于安装绝缘层,推进模块用于推动绝缘层,以使绝缘层中的部分区域展开,且展开的部分区域的长度方向和裸导线的长度方向平行,闭合模块用于将展开的部分区域压合在裸导线上;移动机构连接于包覆机构,移动机构用于安装在裸导线上,且能够沿裸导线的长度方向运动,以调整包覆机构和裸导线的相对位置。本申请提供的架空线路绝缘包裹装置,可以有效解决高空、狭窄、危险等地方,或山区大跨越地段,人工方式无法开展包裹作业的问题,而且不需要人工作业,不仅提高作业效率,而且降低了人工作业的风险。

    自动修剪树障的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04491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352633.2

    申请日:2024-03-2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自动修剪树障的装置,包括修剪机构和移动机构,修剪机构包括刀片,刀片用于修剪树障;移动机构连接于修剪机构,移动机构能够沿电线的长度方向移动,以调节修剪机构和树障的相对位置。上述自动修剪树障的装置,修剪机构的刀片能够修剪路障,而将移动机构连接于修剪机构,移动机构能够沿电线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带动刀片沿电线的长度方向移动,也就调节了修剪机构和树障的相对位置,进而调节了修剪区域。本申请提供的自动修剪树障的装置,移动机构带动修剪机构沿电线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修剪了电线附近的树障,防止其损害电线的正常运行。而且,不需要人工操作,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了人工作业的风险。

    耐张线夹
    9.
    发明公开
    耐张线夹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477470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97228.1

    申请日:2023-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张线夹,用于架空输电线路中,耐张线夹包括铝管和钢锚,铝管包括压接段,压接段构造有沿着其轴线贯通压接段的安装通道,压接段包括钢锚压接段;钢锚构造有压接凸起,钢锚的一部分能够插入至安装通道内,并与钢锚压接段相对应;其中,钢锚压接段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一定位线,第一定位线位于压接凸起相对应的区域内,第一定位线用于供压接设备定位。如此设置,一方面,使得工作人员在对钢锚和铝管进行压接时,无需划线,从而可提高作业效率,另一方面,可保证压接位置的准确率,从而有效解决漏压问题,从而保证钢锚与铝管压接后的机械承载力,从而提高压接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